文| 林不二子
“我真的服了,愛奇藝那個《萌探探探案》第一期為什么這么多熱搜,而且都很有意思?”在某社交平臺上有網友這樣說道。
《萌探探探案》首播的熱度確實“嚇人”。5月28日播出當晚2小時,就有數條相關條目沖上微博熱搜,第二天微博熱搜上又新出現嘉賓互動環(huán)節(jié)的相關話題,而隨著節(jié)目話題的發(fā)酵,節(jié)目的影響力還在繼續(xù)擴散。
據貓眼專業(yè)版數據顯示,上線3天《萌探探探案》就沖進了貓眼全網熱度綜藝榜TOP3,第四天登頂貓眼全網熱度綜藝榜;在云合數據的網絡綜藝霸屏日榜中,5月30日節(jié)目則以34.01%的正片有效播放市場占有率稱霸榜單,第二名的市場占有率僅為14.17%。
《萌探探探案》開播就爆的成績,顯然是大眾市場被觸動到的結果,進而,讀娛君也想探尋那位網友的疑問,為什么《萌探》首期就能有如此的熱度,它戳中的到底是什么?
在綜藝里看別人玩“劇本殺”是種什么體驗?
“我知道你是平民,弟弟,我就是流著淚也要把你斃了?!卑殡S著沙溢在節(jié)目里的“痛苦”話語,彈幕上滿屏的“哈哈哈”飄過。
這是《萌探》首播第二期的一幕,也是整期節(jié)目的最高潮。孫紅雷、黃子韜、沙溢、楊迪、宋亞軒、那英、楊紫七位明星嘉賓坐成一排,互相用證據和推理說服彼此尋找出當晚的臥底,而由于黃子韜不明就里的堅持,讓沙溢、楊迪二人急到想要讓黃子韜閉嘴,這一幕不僅促成了笑點的誕生,也讓#黃子韜憑一人之力逼瘋楊迪沙溢#沖上了熱搜。
在《萌探》引發(fā)的社交話題中,除了明星認識彼此過程鬧出的笑話外,就是嘉賓們在節(jié)目劇情中表現出的亮眼片段。
在網友因明星、熱度看到節(jié)目內容后,關注密室、推理類游戲的人很可能就會發(fā)現《萌探》的制作邏輯其實是當下火熱的“劇本殺”娛樂模式,這也可能為節(jié)目吸引到粉絲之外的用戶觀眾。
“劇本殺”是一種線下體驗式推理游戲,玩家通過選擇人物,閱讀人物對應劇本,搜集線索后找出游戲里隱藏的真兇。在《萌探》中,“劇本殺”的形式用“IP管理局”的設定包裝起來,面對出現問題的影視IP,明星嘉賓們需要進到不同的IP內容中,找到問題的“根源”以修正、拯救原本的IP劇情,這一設定不僅讓《萌探》比“劇本殺”多出了“追劇式”的看點,也因真人秀與“劇本殺”的融合,讓明星“玩家”有發(fā)揮演技、藝能的空間,嘉賓之間“殺”瘋了,觀眾看得過癮也笑得開心。
比如第二期中黃子韜對孫紅雷“平民”分身的十足確信,就是因為孫紅雷的刻意“針對”,先是用假道具騙取黃子韜的信任,后又一次次用自己的推理說服黃子韜,這已經超出了“劇本殺”中玩家隱瞞線索的常規(guī)套路,而是制造假線索以實現“忽悠”的目的,這也才使得《萌探》讓觀眾在追懸疑劇的觀感之外有了爆笑的熱度,#萌探探探案 笑死#這個3.9億閱讀、6.4萬討論的熱搜條目足夠說明這一點。
鑒于“劇本殺”這一娛樂形式的快速發(fā)展,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知道并體驗了這一玩法,不過在讀娛君看來,《萌探》還是給觀眾帶來了新的“參與”視角,讓“看別人玩劇本殺”成為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一方面,綜藝的真人秀形式能夠快速讓觀眾形成代入感,關注明星在劇情中的一舉一動,跟著嘉賓一起參與到劇情的推理與推進中,像是在《萌探》中“那英的直覺很準”、“難道不是孫紅雷和黃子韜嗎”這樣的彈幕,就說明了觀眾沉浸在這個游戲中;
另一方面,因為有鏡頭的觀察,觀眾又能“跳脫”出游戲,從全局的視角觀察每個人物的行為以及他們的行動邏輯,看到更多明星在“劇本殺”中的操作細節(jié),這則是親自玩“劇本殺”不能有的體驗,因為親身下場玩“劇本殺”,是看不到其他玩家小動作的,這也是觀眾在看《萌探》第二期高潮部分產生既緊張又好笑等多個情緒的原因。
正如以前人們認可玩游戲是有意思的,在直播興起后市場發(fā)現看別人玩游戲也是有意思的一樣,《萌探》的出現不僅展示出“劇本殺”本身的趣味性,也讓觀眾感受到了看別人玩“劇本殺”的樂趣,這是《萌探》開播就爆的原因之一,同時也說明《萌探》挖掘出了“劇本殺”更多的娛樂性,戳中了當下市場對這一娛樂形式更多維度的體驗需求。
經典IP新“解法”,滿足觀眾看戲的情緒價值
《萌探》是好笑又好看的,好看的點不僅是看別人“玩劇本殺”,正如前文所說,也因為節(jié)目中融入了經典影視IP,讓觀眾有了追懸疑劇的體驗,這則是《萌探》另外的巧妙之處。
從內容來看,《萌探》不是把IP簡單地拿到節(jié)目里,甚至也做到了原IP的場景還原、演員還原,第一期末尾當七位嘉賓進入到IP后,楊迪問出“現在是哪一年”的問題,那英“這也太酷了”的感嘆,都說明了《萌探》對還原影視IP帶給嘉賓們的沖擊力,這也是讓嘉賓、觀眾能快速進入到游戲劇本中的原因。
具體來說,在初進“劇情”時嘉賓們還帶有參觀的心情,但當他們走到自己的崗位參與到劇情中后,每個人就有了更明顯的參與互動行為。為了推進劇情他們需要給站長送禮,但因為太主動所以送禮人物從站長跑偏到了副站長、在聽到關鍵人物被困在舞廳時也主動提出去舞廳。在穿梭于多個場景并與劇情人物互動后,嘉賓們也更深入到了劇情中。
并且在這一過程中,經典IP演員的現身也帶動了嘉賓們的真感情??吹皆凇稘摲分泻献鬟^的龍?zhí)籽輪T白利衛(wèi)時,孫紅雷第一瞬間就伸出了手,那一場景的任務本是由楊紫完成的,但作為參與過《潛伏》的演員,孫紅雷止不住地與白利衛(wèi)聊了起來,談到對那些合作過演員的思念,談到老演員這么多年的堅持,談到歲月的變化,引發(fā)的不僅是現場孫紅雷與白利衛(wèi)的“回憶殺”,也有眾多彈幕表示被感動到了。
經典IP的融入,不僅是讓《萌探》有了更優(yōu)秀的游戲劇本,也會喚起觀眾們對經典影視內容的回憶與情懷,重新感受優(yōu)秀國產影視IP的魅力。從節(jié)目透露的內容來看,《慶余年》《家有兒女》《武林外傳》等經典IP都可能會被《萌探》重現,這無疑會從內容角度拉近與觀眾的距離,讓觀眾在熟悉的內容中找到曾經追劇時的快樂與共鳴,也會通過新的游戲劇情給觀眾帶來新的IP觀看視角與體驗。
提到新的游戲劇情,也不得不說《萌探》中“IP管理局”的設定,因為要拯救出問題的IP,讓節(jié)目沒停留在搬運IP的階段,更是到了“玩IP”的進階。
也就是在《萌探》中,觀眾會看到熟悉的劇情,同時也會因IP出現了問題看到新的劇情,而嘉賓們拯救IP的過程也是再造新的情節(jié),在原IP的基礎上促成了“番外”的形成,這也是讓《萌探》好看的一點,相當于給原IP觀眾帶來了“老片新看”的體驗,很多人正是沖著這一點才打開了《萌探》。
其實,當下年輕人對經典老IP有著極大的熱情,在網絡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老IP的二創(chuàng)內容火出圈,《三國演義》《亮劍》《讓子彈飛》等都因為年輕人的二創(chuàng)有了二次生命,這是年輕人對老內容的愛在支撐。而《萌探》在融入經典IP時,也用“拯救IP”的玩法進行了二創(chuàng),就是在用年輕人喜愛的強創(chuàng)作性形式,來滿足年輕觀眾對內容娛樂的需求,這則是在形式上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內容與形式都讓觀眾感受到親切,并且都能調動觀眾對追劇、創(chuàng)造劇的熱愛與熱情,也是《萌探》的亮點。換言之,《萌探》戳中了觀眾對經典IP“新看”的情感需求,這也是在好笑之外能有超高熱度的原因。
沖進“劇本殺”,《萌探探探案》創(chuàng)新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萌探》中既有“劇本殺”的元素,又有經典IP的嵌入,多個元素的集合自然不是單純?yōu)榱颂魬?zhàn)平臺自身的內容制作力,這一創(chuàng)新有著更底層的邏輯。
在此前的愛奇藝世界大會上,負責綜藝版塊的愛奇藝高級副總裁陳偉就曾表達過,愛奇藝在兩年前就關注到了“劇本殺”這一形式并開始做布局,所以讀娛君認為,現在我們看到的《萌探》就是對當下年輕人在這一娛樂形式上熱情的延伸,把年輕人喜愛的內容做一個線上的呈現。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劇本殺”市場規(guī)模就突破100億元,2021年將突破170億元,想來支撐起這一市場規(guī)模的就是年輕人對“劇本殺”形式的喜愛。年輕人喜愛“劇本殺”,不僅是因為能親自體驗到推理的樂趣,也因為過程會促成濃厚的社交氛圍,讓年輕人能邊娛樂邊交友。
所以,愛奇藝做《萌探》更應該是看好內容背后指向的年輕人消費趨勢,畢竟,這不是愛奇藝第一次做類似的事情,《潮流合伙人》就通過內容把潮流消費文化融入其中,帶動了年輕人群體中潮流文化的流行。
當然,從無到有做文化是需要過程的,所以愛奇藝目前提出了“迷綜”的布局,《萌探》想來就是其中的第一步,而其目的也可能是更普世化地推廣“劇本殺”娛樂這一形式。在此前的愛奇藝世界大會上,陳偉對媒體介紹,“《萌探》不在探在萌,是為了降低(劇本殺)門檻、提高知名度,正常去玩劇本殺不會有這么大年齡跨度的對比,現在變成了你帶著全家去玩的這種感覺”。
也是因為想要在更大眾市場推廣“劇本殺”,我們看到了《萌探》中明星嘉賓從60后到90后的多年齡層構成,包括經典IP的融入也是將這些大眾熟知的內容作為“敲門磚”,方便更大眾化的市場簡單、直接地了解到“劇本殺”的魅力,所以好看、好笑就是《萌探》的最主要目標。這也是愛奇藝在看好“劇本殺”未來的市場發(fā)展?jié)摿ο?,為推動“劇本殺”娛樂打下的基礎。
從這個角度而言,在讀娛君的理解中,愛奇藝在“迷綜”中布局的后兩檔綜藝《奇異劇本鯊》與《最后的贏家》,就應該會在“劇本殺”的深度上進行挖掘與創(chuàng)新,把因《萌探》開始關注“劇本殺”的觀眾,轉化為對“劇本殺”有更強烈體驗欲望的玩家用戶,這也就帶出了愛奇藝在“迷綜”上布局的邏輯——線上線下融合的文化產業(yè)拓展。
“劇本殺”作為新興的產業(yè),在快速發(fā)展中逐漸暴露出了許多不足,比如劇本質量、劇本的豐富度、體驗場景的質量、體驗深度等多個方面的質量都參差不齊,沒有一個行業(yè)標準,就很難讓更多人成為玩家投身到“劇本殺”中;并且,沒有標準沒有標的也讓資本不好入局,資本的缺失會減緩產業(yè)發(fā)展的速度。
所以作為對潮流文化十分敏感的平臺,愛奇藝做“迷綜”應該不只是在內容層面挖掘新的方向,更有可能是通過布局為產業(yè)定下一個標準,好的“劇本殺”是什么樣?“劇本殺”還能怎么深入的挖掘?回答了這些問題,就可能帶動更多熱錢進來,推動整個“劇本殺”產業(yè)的發(fā)展。
回過頭來說,近些年愛奇藝在綜藝上的邏輯就不再是局限于單一內容,《新說唱》系列、《潮流合伙人》等節(jié)目都針對潮流文化賽道,《萌探》背后的“迷綜”布局則在開發(fā)新潮流社交賽道,一個是針對消費文化,一個是針對情緒的社交文化,都在圍繞青年人的生活娛樂出發(fā),這可能也是其總能生產出優(yōu)質原創(chuàng)精品內容的原因——其底層邏輯是青年文化的延伸。
這也讓我們對《萌探》之后能在綜藝市場,及娛樂消費領域樹立更多成果有更大期待,對節(jié)目及后續(xù)“迷綜”內容保持持續(xù)跟進與觀察。
*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需注明出處
請登錄以參與評論
現在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