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不二子
李藝彤再次坐在了人氣總決選的冠軍寶座上,但這次她沒有那么激動。
“之前拿到第一就是唯一的目標,現(xiàn)在的話,第一雖然也是目標,但沒有那么那么重要了,相對來說會為自己的未來考慮更多一些。”
李藝彤之所以會在今年覺得第一的位置不再那么重要,一個是因為她很可能會追隨鞠婧祎的腳步,成為公司的明星級藝人單飛發(fā)展,另一個原因就是今年的總決選競爭不像曾經(jīng)那么激烈了。
在7月初第六屆總決選中報公布時,就有媒體發(fā)現(xiàn)一直緊隨李藝彤其后的黃婷婷,以及馮薪朵、趙粵等人氣選手都未出現(xiàn)在top48排名中,這些老成員在今年打投期間都未發(fā)起集資活動,她們的消極參賽讓李藝彤的粉絲不用花費太多資金在投票上,因而今年的總決選,也首次出現(xiàn)了TOP3未拉開巨大差距的結果。
而這種結果,再對照上“排名就是一切”的SNH48成員成長游戲規(guī)則,則顯示出這個團體,或者說這個團體背后的公司絲芭傳媒,都正在面臨著極大的危機。
粉絲“逆反”
今年對于絲芭傳媒來說,最首要的危機就是粉絲群體可能不再那么認同SNH48的游戲機制了。
第一點證據(jù)是粉絲的付費意愿明顯下降。
從總決選的投票數(shù)來看,今年相比以往出現(xiàn)了極大的提升,第三名段藝璇的115萬票遠超2018年Top3的票數(shù)之和,然而實際上,今年每張票的單價相比去年下降了10倍。據(jù)明星資本論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1680價位的EP包含48張票,但到了2019年同價位EP包含了480次投票權。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去年的付費投票標準,今年李藝彤的148萬票只值去年的14.8萬票,還不及去年第三名的馮薪朵,更別提其自己打下的40萬票成績。
從李藝彤粉絲應援會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來看也是如此——2018年李藝彤應援會在總選中眾籌979.1萬元進行投票,而2019年僅籌429.3萬元投票。頭部藝人的粉絲付費熱情下滑如此嚴重,那么非頭部的也就可想而知。
粉絲投票統(tǒng)計圖
對于絲芭傳媒來說,每年總決選粉絲的付費投票,是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它是一年來公司對旗下藝人花費時間和資金培養(yǎng)后的一個統(tǒng)一商業(yè)收獲,同時這個收獲也可以向外彰顯公司的實力,以及藝人的粉絲號召力。因而粉絲付費意愿的下滑,絕對是一個不小的壞消息。
而除了付費意愿之外,粉絲對于公司的執(zhí)行力也越來越不認同。
SNH48的游戲規(guī)則是每年人氣總決選排名越靠前的成員,就能獲得更好的資源與曝光度,進而吸引更多粉絲關注,有更大的發(fā)展機會。
但規(guī)則是這么寫的,可公司玩起來頗為費力。
曾獲得第二屆總決選冠軍的趙嘉敏,在登頂冠軍后并未得到匹配的資源,沒上過大綜藝也沒有代表作,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完全沒出圈,她想要在表演上進修重新發(fā)展的思路也沒得到公司的認同,因而最終一紙公文把絲芭傳媒告上法庭尋求脫身。
第三、四屆的總決選冠軍鞠婧祎,在公司有了前車之鑒下盡可能為她安排了更多內(nèi)容資源,不過粉絲也仍不認可公司的執(zhí)行力,直接喊話要求公司給鞠婧祎配備專業(yè)的經(jīng)紀人,提供好的宣傳機會,以及活動中的安全保障。
有意思的是,在2018年8月鞠婧祎粉絲的這次喊話后,同年9月,獲得了2018年總決選冠軍的李藝彤粉絲也通過微博對公司提出疑義,要求提高藝人個人宣發(fā)團隊的建設與運營效率,安排合理的曝光,以及提供相應的優(yōu)質資源。
公司對于藝人發(fā)展的許諾或者說獎勵,實際上也是對粉絲們所付出心血的回報。到目前為止,SNH48這個容納了上百人的偶像團體中,真正實現(xiàn)出圈,或者說獲得了匹配粉絲上百萬資金支持的藝人,只有鞠婧祎一個,這種情況也會進一步打擊粉絲參與的熱情。
要知道,去年《偶像練習生》決賽期間,蔡徐坤粉絲在owhat平臺上的籌資才不過200萬,而SNH48成員們的發(fā)展與如今蔡徐坤一做比較,SNH48粉絲的熱情不減才怪。
參與SNH48這個游戲的粉絲,最大的愿望無非就是看著自己喜愛的偶像越來越好,在自己的支持下被扶上一個個巔峰,可目前SNH48的影響力天花板太過明顯,在小圈子里拿了第一在圈外也還是從頭做起的新人,這對于粉絲來說無疑是一個打擊,這可能也正是今年粉絲付費投票意愿大幅度下滑的一個原因。
頭部藝人越多越難行
粉絲對于公司的不認同,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對公司運營藝人沒有多大的信心,畢竟就像前文說的,到目前為止也只有鞠婧祎還算是在大眾中有一定知名度,并且,鞠婧祎的出圈多多少少離不開最初“4000年一遇美少女”的炒作。
在鞠婧祎逐漸通過綜藝、影視劇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時,人們總會因為“哦,她就是那個4000年美女”有了基礎印象,隨后再通過她的內(nèi)容作品去記住她,這就與當初范冰冰因“范爺”標簽扭轉形象有異曲同工之效。
所以說,鞠婧祎確實是絲芭傳媒一個不錯的運營案例,但從某個角度來看,鞠婧祎的成功可能也會給公司帶來一些麻煩。
在今年總決選前,鞠婧祎還是絲芭傳媒中唯一的明星級藝人,公司可以把自身能接觸到的所有好資源都傾斜于她,但隨著今年總決選落幕,李藝彤也邁入明星殿堂,就意味著公司至少也要給李藝彤同等級的內(nèi)容資源與曝光,但這可能正是絲芭傳媒難做到的。
如今絲芭傳媒的董事長王靖在一篇報道中的標簽是“一直從事文化、內(nèi)容領域的創(chuàng)業(yè)者”,但我們無從查詢到其創(chuàng)業(yè)內(nèi)容及公司,而建立絲芭傳媒的王子杰則是做游戲起家的,這兩人的經(jīng)歷很可能說明了絲芭傳媒在影視、綜藝等文娛領域的資源掌控會有一定欠缺。
這種優(yōu)質資源的欠缺會隨著更多頭部藝人的誕生而更加緊張。
我們可以看到,在鞠婧祎未單飛前參演了《九州天空城》,主演了《熱血長安》《蕓汐傳》,彼時視頻平臺們的網(wǎng)絡劇制作處在初步階段,網(wǎng)絡小說改編劇也還沒達到如今的火熱,因而在那個時期敢于先一步嘗試的絲芭傳媒有了與企鵝影業(yè)、愛奇藝合作的機會,這也讓鞠婧祎沾上了IP改編劇的光。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傳統(tǒng)影視公司參與到了IP改編劇領域,積極與視頻平臺們合作,這就擠壓了絲芭傳媒繼續(xù)在這一領域發(fā)展的空間,2019年鞠婧祎主演的《新白娘子傳奇》和《請賜我一雙翅膀》都沒能在劇集市場有足夠的熱度,像是與愛奇藝合作正在制作中的《云上學堂》,如果有合適的檔期播出有可能在2019為鞠婧祎貢獻一定的熱度。
為了進一步在影視劇領域積累,絲芭傳媒也建立了絲芭影視,不過目前來看這家影視公司在行業(yè)中幾乎沒有什么動靜,只有一部出品電影《那時,可愛的她們》,但這還是原定于2017年上映卻到如今還沒和觀眾見面的內(nèi)容,因而與其說絲芭傳媒是要在影視劇領域拓展,不如說只是為了保住發(fā)展的基本盤。
再看綜藝側,絲芭傳媒的藝人確實上過一些有話題性的綜藝,像是《快樂大本營》《極速前進》《吐槽大會》《國風美少年》都有過SNH48成員的身影,但在這些綜藝中SNH48藝人都只出現(xiàn)了幾期,不是穩(wěn)定的曝光渠道,所以對于這些藝人來說,綜藝只能算是錦上添花,如果本身話題度不夠曝光度不夠,借助一期節(jié)目在大眾中留有深刻的印象很難。
并且,無論是參與影視劇還是綜藝,其實都很考驗公司的項目挑選眼光,是有一定回報風險的,如果讓藝人花費很長時間拍攝了影視劇作品或綜藝,最終內(nèi)容糊了,那么損失的不只有在項目上的投入,粉絲也還會認為公司沒有給到藝人良好的資源。
所以說,隨著越來越多明星級藝人的出現(xiàn),絲芭傳媒在能夠給予的曝光度和優(yōu)質資源上會愈發(fā)緊缺,這會影響到整個偶像團體運營的根基,這無疑也是絲芭傳媒要面對的另一個危機。
一場“豪賭”
在今年總決選落幕后,絲芭傳媒官宣SNH48確定參加《青春有你》第二季,這是公司面對第三大危機的一種應對手段。
自從去年兩檔偶像綜藝火熱后,中國的偶像產(chǎn)業(yè)再次進入發(fā)展階段,偶像團體又一次噴薄而出,這無疑會影響到SNH48的發(fā)展。
盡管不可否認的是目前中國的偶像市場被擴大了,但SNH48的整體影響力仍然被困在小圈子中,眼開著圈外有一大票可能對自家藝人有興趣的粉絲,卻怎么也觸及不到,絲芭傳媒自然很著急,因而有了參與《青春有你2》的決定。
那么《青春有你2》能幫助SNH48擴大圈子嗎?
從《青春有你》的影響力來看,這檔節(jié)目并沒有脫離粉絲圈,也就是說,SNH48加盟了《青春有你2》有機會接觸到更多人,但很可能也只是局限于粉絲群體,要在并不大的粉絲圈中與各家偶像爭市場,競爭仍然很激烈。
從一直以來SNH48的粉絲號召力來看,這些女孩子們的吸粉能力不容小覷,而參與到偶像節(jié)目后,藝人經(jīng)紀暫時歸屬于平臺方,也可能為這些參賽者帶來更多的機會與內(nèi)容曝光,這可能正好彌補了絲芭傳媒的資源不足,所以說,登上《青春有你2》確實是個穩(wěn)賺不虧的決策,關鍵就要看成員們的表現(xiàn)。
關于這一點還有需要注意的,原本在SNH48中有較高人氣的老成員,基本都是2012年或2013年簽約絲芭傳媒的,八年的合作到今年已經(jīng)走到了尾聲,如果不續(xù)約這些老成員很可能就不會參與到《青你2》的錄制中,那么新成員的競爭力就要畫個問號。畢竟SNH48一直不以唱跳等專業(yè)技能訓練為第一位,要想在觀眾審美和評判眼光愈加嚴格的情況下贏得認可,可能真的需要找“錦鯉”楊超越拜一拜了。
所以整體來看,SNH48參與《青春有你2》很可能是現(xiàn)在危機局面的唯一好消息,像是今年初絲芭傳媒主動關閉多個分團,讓旗下藝人從偶像“轉職”到主播或者說網(wǎng)紅,已經(jīng)顯露出了公司發(fā)展上的窘迫,如果在這次節(jié)目錄制后還是沒有足夠好的結果,那么絲芭傳媒很可能在將來只會成為一個擁有眾多小網(wǎng)紅的MCN了。
*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需注明出處
請登錄以參與評論
現(xiàn)在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