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第二阿累
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主題曲《涼涼》,上線僅不到三個月,在QQ音樂上的播放量破億,韓劇《太陽的后裔》的數字專輯于播出當年僅在酷狗音樂,就賣出了千萬元銷售額。如今我國影視行業(yè)發(fā)展進入存量期,如何充分運用影視音樂,重新打開影視增量市場就顯得更為重要。
6月15日,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簡稱上影節(jié))正式在上海拉開序幕,海內外影視圈人士、公司齊聚于此,共襄為期十天的行業(yè)盛事。
每年的上影節(jié)除了給圈內人士提供交流機會,還給大眾、市場提供了新鮮電影血液,最重要的是,它還是影視行業(yè)的風向標——今年,上影節(jié)就在“工業(yè)化標準體系”、“新文旅新消費”、“電影科技未來”、“影音共聲”等方向給出了新的指引。
尤其作為新領域新方向的“影音共聲”,是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首次將影視音樂作為單獨方向提出,一方面說明影視音樂在影視行業(yè)中得到了正視,一方面也體現出影視音樂已進入到了新的階段。
論壇嘉賓合影
接軌國際的目標,意在刺激影視音樂規(guī)范化
其實,一直以來音樂在中國影視行業(yè)中的存在感并不算強,雖然所有影視劇都會有相關的插曲、主題曲、配樂等音樂內容,但從業(yè)者在這方面的重視度并不夠。在影視行業(yè)發(fā)展較為成熟的歐美地區(qū),影視音樂的投入一般占比達到總投入的8%-10%左右,而在中國,這一比例卻僅僅只有1%。
這個簡單的數據,說明了我們的影視行業(yè)對音樂的資金投入不夠,與此同時,在影視音樂制作的相關方面,也同樣存在不重視的情況。
而國外在影視音樂與劇本創(chuàng)作上會給予同樣的重視,一般在開機前就有相關團隊入場。好萊塢知名電影音樂制作人Brian Tyler就曾介紹,他基本都是在影片概念開發(fā)階段就開始作曲,并且經常會去拍攝現場與劇組、演員交流相處,在為《新木乃伊》制作音樂的過程中,他甚至提前幾年就開始配樂。而反觀國內,影視制片方往往都是在項目作品成型后才開始找配樂師配樂,大多還都抱著一曲熱歌捧紅影視劇的心態(tài)。
相比起音樂制作入場的滯后,國內一些影視出品方對于影視音樂的認知也還不夠,他們大多把它當作“一次性”利用的工具,不顧適配性,找當下最具流量的藝人演唱歌曲,在影視上線前宣發(fā)一下就了事兒,沒有考慮它的長尾效應。
而對于韓國的OST音樂團隊,他們往往在制作完歌曲后會選出符合歌曲的歌手,以第一、二、三位的順序排列歌手陣容,然后再開始聘請。在排列歌手陣容過程中,韓國的專業(yè)團隊主要考慮人選與音樂和電視劇的匹配度,像《制作人》就邀請了和女主人公的演員IU聲音相近的Ben來演唱《撲通撲通》,就是為了讓OST與劇情內容更相融。
同時,歌手方面也會慎重選擇邀約,因為在他們看來OST的題材會讓歌手形象定型,而且會讓觀眾經?;叵氲接耙晞≈械闹匾獔鼍?,因而考慮到觀眾的感情投入,他們大部分要間隔3個月才會再接新的OST邀約,從這里就可見海外影視領域成熟的工業(yè)體系。
反觀國內,在重視程度不夠、資金投入失衡的情況下,音樂制作人往往會以最低成本去完成影視劇的配樂,侵權、盜版的情況也就難免發(fā)生。而在影視工業(yè)體系相對完善的歐美,早已形成了一整套從知識產權保護到質量監(jiān)管的完整體系,既能防止音樂侵權,又保障了制作人收入的豐富性,包括制作費、版稅收入、唱片、演出等等。
可以說,我國當下影視音樂的發(fā)展,與海外相比還處于初期階段,不過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在“影音共聲”的峰會上,卻提出了一個頗具戰(zhàn)略眼光的目標——提升中國影視音樂的數量與質量,向國際水準看齊。
當日峰會上,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副總裁及內容合作&版權管理部總負責人潘才俊就在現場放出了重磅信息:“騰訊音樂娛樂要推動本土影視音樂服務規(guī)范化,未來將有望打造比肩國際水準的中國影視音樂”。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副總裁及內容合作&版權管理部總負責人潘才俊
是什么讓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有如此大的信心與動力?
在讀娛君看來,一方面騰訊音樂娛樂已經在影視音樂上做出了不少嘗試,積累的經驗與成果讓其有了繼續(xù)助推發(fā)展的基礎;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騰訊音樂娛樂希望借影視音樂向國際化靠攏的目標,為中國影視音樂行業(yè)注入新的動力,刺激國內影視音樂制作的標準化和行業(yè)規(guī)范化,讓新老玩家重新了解影視音樂的重要性。
2018年8月,騰訊音樂娛樂就宣布成立了“影音+”聯盟,聯合影視音樂雙方資源提供聯合出品、投資制作、整合宣發(fā)三種合力為一體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在這樣的思路下,“影音+”打造出了《知否知否》《雪落下的聲音》等一批爆款影視音樂,讓音樂與影視劇實現了勢能共振。而騰訊音樂娛樂對于影視音樂的重視度本就值得肯定,此前,大熱韓劇《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OST就上架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的音樂平臺,正版化思路也讓這張OST進入了付費收聽的行列,最近韓劇《春夜》《請搜索關鍵詞:www》在豆瓣等平臺上評分、口碑都爆表,其高水準的OST據悉也將在騰訊音樂娛樂的三大平臺上線。相信再過不久,這幾部OST的評論區(qū)也將會成為劇迷們的“追劇社區(qū)”??焖俑M以滿足劇迷需求,這種反應速度也說明了騰訊音樂娛樂在推進影視音樂發(fā)展上的誠意。
“影音+”部分合作項目
從這里就能看出,對于騰訊音樂娛樂來說,能夠參與合作的,就盡早介入項目為后續(xù)發(fā)展做鋪墊,除了在音樂制作環(huán)節(jié)匹配適合的人才,在后續(xù)宣發(fā)上也可以利用騰訊音樂娛樂的三大音樂平臺與社交娛樂體系,進行影視音樂的影響力擴散;而像海外的項目,就隨時保持機動性,配合好內容服務本土用戶需求,拓展影視音樂的更多可能性。
無論是哪種情況,都需要對影視音樂保持持續(xù)的投入與關注。正如潘才俊在峰會中所提到的:“不要指望憑借一兩首爆款歌曲就能帶火影視劇,高質量的影視劇應與高質量系統(tǒng)化的影視音樂相配?!?/p>
確保高質量系統(tǒng)化的影視音樂制作鏈條,就是“影音+”聯盟的根本目的,在過去一年。通過整合影視和音樂資源,“影音+”聯盟依托騰訊音樂娛樂旗下各大音樂平臺的數據資源,打破音樂創(chuàng)作、影視作品、專輯制作等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邊界和壁壘,已然實現了音樂與影視的共贏,這很有可能刺激本土影視音樂進一步規(guī)范化發(fā)展。
而對于今年接下來的發(fā)展,潘才俊也在專訪中表示:“‘影音+’即將全新升級為‘影音+’2.0,未來會致力于推動中國影視音樂向國際規(guī)范化標準看齊?!?/p>
“影音+”2.0,致力于打造中國影視音樂精品
何為“影音+”2.0?它又真的能助力中國影視音樂接軌國際嗎?
暫不論是否能成功比肩國際水準,先來看“影音+”2.0的概念—— “‘影音+’ 2.0是聯合音樂平臺、影視片方、音樂制作人三方資源,以更專業(yè)化的團隊,為合作伙伴提供更系統(tǒng)化、整體化的全案定制、線下活動、專案營銷、數據支持、IP開發(fā)、歌手合作、品牌聯動、口碑傳播這八大服務。從影視IP創(chuàng)作初期介入,以提升中國影視音樂的質量和數量為目標,打造中國影視音樂精品。”
與升級前相比,升級后的“影音+”2.0更加重視數字音樂平臺的角色,全新的影音八大服務比之前更加豐富,目標也更為清晰。
其實,“影音+”的出現正是對標上述所言的環(huán)境的結果——首先它化解了影音跨行業(yè)合作的難題,通過騰訊音樂娛樂平臺的大數據,匹配到報價合理、風格一致的音樂人參與制作,讓其從影視IP的創(chuàng)作前期介入,并找到適合的演唱者來演繹,讓工作更高效,成績更有效。
如去年“影音+”與大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深度合作,就匹配到胡夏、郁可唯這兩名實力唱將,創(chuàng)作出的歌曲《知否知否》也在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播放量超10億,并拿下了三平臺15個榜單64次榜首的成績。
其次,影視音樂的重要性再次被強調,一是“影音+”聯盟的介入,讓音樂制作人和歌手的工作前置,能夠最大化發(fā)揮效能,讓音樂人與影視方在創(chuàng)作上碰撞出火花,從而助力影視方更好地打磨劇情、畫面等細節(jié),使最終劇作效果更加精品化。這也是爆款音樂誕生的關鍵。
二是重新定義了影視音樂,將其從單純的營銷工具,變?yōu)榫哂虚L尾效應、收益的IP作品,如付費數字專輯、IP開發(fā)、品牌聯動、線下音樂演出活動等,使得音樂作品擁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命。而這對影視作品、音樂人、音樂制作人而言無疑是重大利好。
在騰訊音樂娛樂大平臺的加持下,影視音樂IP的流量、曝光度、數字專輯銷售,以及反哺影視作品的效果,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酷狗音樂副總裁陳英烽在會上也談及了音樂平臺對于影視音樂的流量加持作用,他提到酷狗音樂擁有豐富的社交玩法,能在影視劇宣發(fā)的中后期反哺影視劇口碑,進一步擴大作品影響力。例如在《前任3》電影中,一首《體面》就獲得了超過150萬的用戶評論,既捧紅了演唱者也捧紅了電影。
酷狗音樂副總裁陳英烽
“音樂平臺還能依托其大數據資源,為影視作品提供定制化音樂制作及宣發(fā)方案?!盦Q音樂總經理胡琛指出,“在《后來的我們》宣發(fā)期間,QQ音樂上線歌曲故事征集H5,并獨家首發(fā)了《后來2018》萬人合唱MV,采用多場景、多渠道、定制化和新玩法等方式,多維度觸達人群,并最終為電影實現了高曝光和高轉化,形成了絕佳的影音聯動。”
QQ音樂總經理胡琛
應該說,“影音+”聯盟的成立,解決了影視音樂行業(yè)的難題。而如今的再升級,“影音+”2.0所覆蓋的服務將更為全面,相信它在未來能持續(xù)挖掘并培育出如《涼涼》《知否知否》等足夠數量、質量的優(yōu)秀音樂內容,增加中國音樂內容的“厚度”,達到國際化的標準。
再加上騰訊音樂娛樂長期布局全球化,具備深厚的國際化運營經驗,在未來,騰訊音樂娛樂會通過自身全球化的布局,積極拓展中國音樂影響力的廣度。
有“影音+”2.0帶來的內容厚度,還有騰訊音樂娛樂全球化運營的影響力廣度,中國影視音樂要達到接軌國際的目標,其實并不難。而到那時,具有中國特色的影音之聲或許早已出海,我國影視音樂體系也已實現成熟化、專業(yè)化和規(guī)范化。
尾聲:
騰訊音樂娛樂提出的“影音+”2.0不只是簡單的概念,它將加速國內影視音樂行業(yè)的發(fā)展,為影視行業(yè)提供新的宣發(fā)思路,讓音樂制作行業(yè)找到新的突破機會,且在競爭激烈的數字音樂行業(yè)中,為騰訊音樂娛樂平臺構建新護城河。
*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需注明出處
請登錄以參與評論
現在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