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直聘、馬蜂窩、優(yōu)信二手車等等品牌,因為廣告魔性洗腦且創(chuàng)意缺乏,著實把球迷們的眼睛辣得不輕。甚至,一貫走高逼格的知乎,其廣告也吸引了不小火力。但若真要在這堆瘸子里面挑將軍,那也是有的。比如黃軒代言的貝殼找房,看上去還頗為正常。
等等,“貝殼找房”,這個名字怎么聽起來熟悉又陌生?他是什么來路?相信有不少人都會在心里打出一個問號。
較之于BOSS直聘、馬蜂窩、優(yōu)信二手車、知乎等,貝殼找房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品牌與他們共同出現,確實略顯違和。但當得知其幕后是鏈家在做支撐,也就解釋通了為何一個新生品牌能夠成為央視世界杯轉播贊助商。
那么問題也隨之而來。鏈家做得好好的,左暉為什么要花大手筆推廣貝殼找房這個新平臺?鏈家的中介屬性和貝殼找房的平臺屬性,二者能否共存?這番攪局是要再造一個鏈家?還是另有所謀?
文:彬彬(熊出墨請注意)
“升級”還是“翻版”?
“今天,我們正式發(fā)布一個全新的平臺,Ta的名字叫貝殼找房”,4月23日,網上流出一篇《貝殼找房CEO給伙伴們的一封信》,署名為貝殼找房彭永東,這是貝殼找房的第一次正式亮相。
信中說到,貝殼找房將繼承和升級鏈家的各種能力。從其他公開資料也能夠得知,貝殼找房的定位就是鏈家的升級版,并且很明顯,貝殼找房還擔負著引領鏈家走向互聯網化、平臺化的使命。
愿景十分美好,然而,卻也有不少人對鏈家和貝殼找房提出了質疑。質疑主要集中在一點,鏈家莫非是要自己革了自己的命?
首先從鏈家和貝殼找房的定位出發(fā),二者都在強調“真房源”這個詞。關于鏈家,眾人都比較熟悉,重點來看貝殼找房。其在央視投放的幾支廣告,內容如出一轍,都是在表達貝殼找房“真房源”這個主題,與鏈家一致。
然后是在內容上,打開鏈家和貝殼找房兩個APP,不用多說也很容易判斷出這二者師出同門。同樣是二手房、新房、租房、海外、旅居這幾大分類,同樣是熱門主題、二手精選、新房優(yōu)選、自在旅居、海外置業(yè)等等推薦。
唯一一點不同,可能就是貝殼找房上多出了一個貝殼指數,這在其官網也被作為一大服務給單獨列了出來。但這一點卻也禁不住細看,原來鏈家APP中也有“貝殼指數”,點進去內容也是完全相同,只不過在鏈家APP中這項服務被命名為“市場行情”。
對比之后,網友不禁發(fā)出感慨,“看來CEO在那封信中說的沒錯,貝殼找房確實繼承了鏈家網的各種能力”。甚至有媒體直言,這不是“升級版”,更像是“翻版”。
“掏空”鏈家是為何?
那么鏈家和貝殼找房到底有何不同?貝殼找房就此問題給出回應稱,核心區(qū)別在于貝殼找房上除了鏈家外還有其他品牌的經紀人提供服務。也就是說,貝殼找房是一個將鏈家收錄在內的平臺。
這就牽出了一個更為深刻的問題,左暉為什么不在鏈家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擴張?而是選擇重新從零開始?或許從外界流傳的故事我們能夠窺得這其中些許奧秘。
在鏈家簽發(fā)的人事調整文件中,左暉把鏈家的核心人力資源都轉移到了貝殼找房。比如鏈家集團CEO彭永東,同時擔任貝殼找房CEO,另有多名鏈家區(qū)域總經理前去貝殼找房擔任區(qū)域COO。
就此,自媒體“包郵區(qū)”發(fā)出名為《感覺鏈家被掏空》的文章,“以左暉為首的鏈家管理層玩起了金蟬脫殼”的說法也在業(yè)內廣泛流傳。
更有好事者將貝殼找房背后的主體公司天津小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給扒了出來。天眼查給出的股東信息顯示,天津小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最大股東為左暉,其出資比例占到了94.38%。
并且,在推出貝殼找房之前,鏈家金融旗下另有一名為貝殼的產品——貝殼金控,沿著貝殼金控繼續(xù)追溯,能夠看到北京博恒泰和廣告有限公司、天津高通商務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而幕后最大股東,也正是左暉,其持有天津高通商務咨詢有限責任公司99%的股權。
但是回到鏈家,隨著不斷發(fā)展,萬科、融創(chuàng)、新希望、騰訊、百度等外部資本瘋狂涌進。天眼查給出的股東信息顯示,目前北京鏈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已經有37個股東,大股東左暉手中所持股份已經從最初的93.1%倍稀釋到現在的38.88%。
鏈家不再是原來的鏈家,左暉卻還是那個左暉。
從一手遮天到前后受限,這似乎也為他孵化貝殼找房給出了一個較有說服力的理由,不過是為自己準備一條后路罷了,換作旁人,或許也會做出相同之舉。
另外,公開資料顯示,貝殼找房在業(yè)務開展過程之中為合作方在按揭、金融方面提供一條龍的支持。在實習僧招聘網站上,貝殼找房也發(fā)布出金融專員職位的相關招聘信息。
到這里,有業(yè)內人士給出了推斷,此前鏈家時期左暉就一度想往互聯網金融方向發(fā)展,將房租租賃、過橋貸款作為主要業(yè)務,但奈何有關部門監(jiān)管過嚴未能實現。而現在透過貝殼找房、貝殼金控等這些表象,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張無形的互聯網金融之網正在鋪開。
持不同意見者則表示,貝殼找房的出現其實是為鏈家后期的上市鋪路,畢竟競爭對手我愛我家已經成功上市。然而這一說法卻被左暉本人給以否定。
所以一切又回到前面的推測,“掏空”鏈家到底為何,貝殼找房、貝殼金控到底是誰在主控,細思極恐。
遭行業(yè)圍攻
“翻版”鏈家,股權結構暗藏“貓膩”,圍繞著貝殼找房的非議可遠不止這些。貝殼找房在行業(yè)內也是掀起了不小的波瀾,遭到了其他競爭對手的聯合圍攻。
6月12日的“全行業(yè)真房源誓約大會”,58集團CEO姚勁波、我愛我家董事長集團謝勇、以及中原地產大陸區(qū)主席黎明楷、21世紀不動產中國副總裁吳起等等業(yè)內重磅的房地產服務機構代表人物都湊到了一起。
有意思的是,鏈家作為業(yè)內重要玩家之一,卻缺席了此次行業(yè)會議。而會議開始之后,鏈家卻又接連出現在同行的發(fā)言之中。且多是以“某一家企業(yè)”、“有些企業(yè)”等代稱出現。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直言“為什么有人沒來?各位私底下都明白,臺上說的含蓄,站隊”。
之所以要站隊,謝勇說出了其中原因,“經紀公司需要的是真正的平臺。如果一家自稱是平臺的企業(yè),既做線下,有做線上,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這在商業(yè)倫理上和操作邏輯上是絕對不能被接受的。”
《中國企業(yè)家》在報道此次會議時甚至用到了“謝勇橫眉立目”的描述,并給出了“從此,中介市場被分成了鏈家系和非鏈家系”的結論??梢?,推出貝殼找房這一平臺之后,鏈家已經成為行業(yè)公敵。
并且,鏈家系和非鏈家系的戰(zhàn)火還延伸到了私人之間。誓約大會當天下午,左暉發(fā)布了一條朋友圈說到“此時的北京,烏云密布,有會解天象的嗎”。隨后姚勁波給出回復“相由心生,我看到的是陽光明媚”。見此狀,左暉也不含糊地回懟“老兄慧眼,烏云中的確有陽光。不知為何下午突然打了一會雷,應該是有人賭咒發(fā)誓了”。
互懟過后,6月28日,左暉在中國房地產經紀年會上就“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這個問題給出了回應,稱“鏈家要做的是球場”。相信此言一出,定會再次引來非鏈家系聯盟成員的反感,因此在左暉上臺演講之前,主持人笑稱希望聽眾保持冷靜,或許指的就是坐在臺下的謝勇、黎明楷等人。
利益是最大驅動力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鏈家系也好,非鏈家系也好,說到底都是企業(yè),眾所周知,企業(yè)所做出的多數決定其實都是為了利益。而恰好房產服務市場又迎來了不可多得的時代機遇,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貝殼找房的出現以及非鏈家系的共同反抗就都變得合乎情理。
早在去年的時候,易觀在《中國移動房產服務市場專題分析報告2017年H1》中就指出房地產已經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進行轉換,房產市場總體上進入了存量房黃金十年階段。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監(jiān)測的長租房市場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全國范圍內的長租公寓品牌達到1200多家,房源規(guī)模超過200萬間,長租房市場呈現出了井噴的態(tài)勢。
另外是政策方面的利好,去年7月份時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同國家發(fā)改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fā)了《關于在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fā)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選取了廣州、深圳、南京、杭州等12個城市進行試點,現今該項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
還有就是市場需求旺盛,最明顯的一點,現在恰逢畢業(yè)季,大批應屆生流入社會,無論到任何一個城市之后住房都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所以對于鏈家、58集團、我愛我家、房天下等等房產服務機構來說,就像是有一個巨大的蛋糕擺在眼前,人人都想上前去切下一塊。
而此時鏈家選擇先下手為強,卻因“吃相不雅”引來圍觀群眾的不滿,方才有了這樣一出精彩的站隊大戲。
此外,關于另一種聲音,也就是左暉“掏空”鏈家全力去做貝殼找房,若真如傳言所講那樣也并不為奇,因為背后最大的驅動力還是一致的——利益。
所以,萬事說穿,“都是錢鬧的”。而為了能夠將自己的利益做到最大化,相信貝殼找房和非鏈家系聯盟也僅僅是一個開始,面對誘惑,指不定還會有花甲找房、非58系聯盟等等出現。
換句話說,房產服務市場,或許正在醞釀著一輪新的風暴。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熊出墨請注意」,文:彬彬,轉載請注明來源并保證文章完整性
請登錄以參與評論
現在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