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看到戰(zhàn)爭的終局的話,做得會更徹底。”坐在懂懂對面的楊浩涌,還是那張娃娃臉,不過眼神中更多了堅毅和果敢。
2015年對于他來講是一個重要的轉折。4月份他創(chuàng)辦了十年的趕集網在資本的力量下,與姚勁波創(chuàng)辦的58同城合并。同年9月,他帶著瓜子二手車獨立出來,二次創(chuàng)業(yè)。那一年,他也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個全馬,自此迷上長跑這項運動。很難說,他眼神中的堅毅,是來自于馬拉松帶給他的變化,還是來自于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磨礪。
趕集網與58在合并前,經歷了三年最為激烈的正面戰(zhàn)役,范冰冰和楊冪兩位代言人應該是這場戰(zhàn)役的受益者,而資本方和創(chuàng)業(yè)者則是這場戰(zhàn)役的收獲者,也是妥協(xié)者。
“我和老姚都有一個判斷:如果可以回頭再來一次,應該是可以消滅對手的。”經歷過血淋淋的商戰(zhàn),又經歷了被資本方強迫停戰(zhàn)的過程,楊浩涌越來越具有終局思維的方式,“如果把我放回到2012年,我是一個經歷過的人,而老姚是一個剛開始的人,我覺得這個競爭格局不會是現在這樣。反之亦然。”
楊浩涌覺得,經歷過的人和沒有經歷過的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終局思維。經歷過的人能夠看到戰(zhàn)爭的終局,做事會更徹底,打法會更兇悍。而沒有經歷過的人,會有猶豫、權衡,甚至是懷疑自己。戰(zhàn)機稍縱即逝,任何的遲疑都會左右戰(zhàn)局的變化。
帶著瓜子二手車再次創(chuàng)業(yè)的楊浩涌,比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時多了經驗,多了底氣,多了終局思維。這有點像跑馬拉松,第一次跑馬的目標只是跑到終點就好,而第二次跑馬時已經知道終點是什么,會更注意節(jié)奏、速度,享受這個過程。
終 局
還是回到2012年到2015年趕集與58之間的戰(zhàn)爭,兩家公司在業(yè)務上急劇擴張,不斷獲得資本的垂青,拼業(yè)務、拼用戶、拼流量、拼資本,而普通用戶看到的則是雙方投入巨資進行的廣告大戰(zhàn)。
趕集與58是中國互聯網史上的一場經典戰(zhàn)役,很多媒體都曾復盤過那個過程。懂懂不再回述細節(jié),只說一說楊浩涌的終局思維從何而來。
在雙方打得最激烈、楊浩涌感覺最困難的時刻,投資人徐新推薦楊浩涌去看一部紀錄片《The Man Who Built America》。19世紀一二十年代,是美國夢開始的階段,所有的行業(yè)都是剛剛起步,完全是野蠻生長。鐵路大王范德比爾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鋼鐵大王卡內基、金融帝國摩根,全是從那個混亂的年代里建立起自己的商業(yè)帝國。那個時代的愛迪生正將世界帶入電氣化時代,福特將世界帶入了有車輪的時代。
所有這些故事的背后,楊浩涌看到的是,他們在競爭的過程中,會采用一些當時看來很瘋狂的舉動,才會有后來接近壟斷的行業(yè)地位形成。
于是,在58一度領先并搶先一步實現IPO之后,曾一度落后的趕集投入了更多的資源和決心到戰(zhàn)爭中去,并在2015年實現反超。戰(zhàn)爭的結果是投資人抗不住了,所以主導了趕集與58的合并。如若不然,或許是另外一個結果。
2015年底,楊浩涌帶領瓜子二手車獨立。在2016年就將這個行業(yè)的廣告投放門檻直接抬到10億元規(guī)模量級。相信所有人在去年下半年,都被各類二手車的廣告轟炸過。
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不考慮廣告的精準投放嗎?為什么二手車的廣告看上去如此野蠻與粗放,錢多到要如此揮霍嗎?深受互聯網思維影響的懂懂,將一串問題拋給楊浩涌。
上一次的合并給楊浩涌帶來過痛苦,他原本認為自己是有機會勝出的,由此也帶來了更多的思考。他不希望這樣的事情再次發(fā)生,要快速確立瓜子的行業(yè)地位,拉開與競爭對手的距離?!耙驗槟憬洑v過,你知道如果不這么做結果會怎樣?”
終局思維就是算大帳,不算小帳,在一段時間內要不惜一切代價達到一個目標?!澳憧吹轿业膹V告投放是粗放的,但整體結果是高效的。”一年下來,瓜子的用戶量、線下布點、二手車車源數量,都數倍于第二位的競爭對手。用10億人民幣的廣告投放,做大了規(guī)模,拉開了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并且將估值推到超25億美元?!翱吹竭@樣的結果,投資人覺得很好,這個投入太值了?!?/p>
“在你糾結于局部效率的時候,你其實丟掉的是整個大盤的考慮?!比绻@一年不采用這種兇悍的打法,作為行業(yè)后進場的玩家,等待瓜子的有可能是落后,有可能是被收購,“代價是巨大的。”
規(guī) 模
在2016年的廣告大戰(zhàn)之后,瓜子準備在今年繼續(xù)投入更多的資源到廣告當中。四、五、六、七月是二手車的淡季,更多的“彈藥”要在下半年發(fā)射出去。
“2016年我們的戰(zhàn)略宗旨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做規(guī)模,其它所有的事情都為規(guī)模讓路。”2016年的規(guī)模戰(zhàn)略已見成效,2017年瓜子還將繼續(xù)強化這種優(yōu)勢,在保持規(guī)模的同時,也在騰出手挖深自己的護城河。
為什么楊浩涌會將規(guī)模放在頭等的位置上?這也是一種終局思維?!坝袝r候你不能只享受資本給你帶來的好,資本挑起的戰(zhàn)爭,資本會結束它?!边^來人楊浩涌覺得,現實就是這么殘酷。
在2015年前后,包括趕集和58在內的中國互聯網五大合并,顛覆了所有人的互聯網觀。以致于如今每一個風口上的血戰(zhàn),大家都認為只是合并的前奏而已。2016年五六月份,程維和柳甄都認為合并是團隊的恥辱,但后來恥辱真的就發(fā)生了。
今天,ofo和摩拜兩家創(chuàng)始人總是在說“兩家不會合并”,但旁觀者似乎并不相信他們現在的信誓旦旦。因為共享單車就是資本挑起的戰(zhàn)爭,資本一定會去結束它。
如何才能避免合并的結局?答案是差異化。
趕集和58打到一度程度的時候,雙方在用戶端的應用體驗差別不明顯,用戶去趕集和58,沒什么區(qū)別。在那種情況下,兩家只能靠廣告或是補貼去吸引用戶。滴滴和快的,兩家競爭時也是沒有明顯的差異化。結果是,哪個平臺有補貼,用戶和司機就會跑去哪個平臺。沒有差異化的時候,勝負就靠補貼,補貼的背后其實就是資本。
如果靠補貼,仗是打不完的。當然,燒錢也有一個效果,就是市場上的老三、老四、老五、老六可能會被燒沒。
其實,懂懂認為共享單車目前的競爭就處于這個階段。從用戶體驗來講,ofo和摩拜還沒有明顯的差異化,而這兩家的戰(zhàn)爭最有可能的不是滅掉對手,而是滅掉其他中小玩家。至于這兩家會不會合并,這是后話,因為懂懂認為兩家完全有差異化的可能。
話題回到瓜子,其2016年唯一戰(zhàn)略宗旨就是規(guī)模,楊浩涌更深層的意圖就是通過規(guī)模化形成差異化的第一步。“用戶想買一輛寶馬320,在瓜子上有四輛車可以選,其他平臺只有一輛車。你說用戶會上哪里買?”
為了規(guī)模化,瓜子2016年的打法非常激進,公司從1000人擴張到8000人,10億元廣告對消費者進行洗腦,甚至多拿了經緯數千萬美元的投資?!捌鋵嵨覀儺敃r錢是夠的,但為了這個唯一的目標,我愿意不惜代價,多融一些錢?!?/p>
楊浩涌判斷,現在自己的用戶數和車輛數都幾倍于同行業(yè)第二名的規(guī)模,使得競爭對手很難追趕,而且對于用戶來講,也已經形成明顯的差異化體驗,與此同時,領先者規(guī)模的馬太效應也會顯現,領先者會逐漸擴大優(yōu)勢。在上到一定規(guī)模之后,瓜子就有時間和空間去做更多的精細化的工作,讓差異化更一步趨于顯性。
效 率
規(guī)模與效率是相輔相成,而一切商業(yè)的本質都是對于效率的追求。
沃爾瑪創(chuàng)始人有一個重要的發(fā)現:女褲理論。一條女褲,如果每條降價2美元,銷量翻了三倍。三倍的規(guī)模,分攤運營成本的時候,你會發(fā)現,你的成本更低了,效率更高了。
在瓜子剛剛獨立的時候,團隊用財務模式做推算:如果一年成交1萬輛二手車,巨大的運營成本導致公司一定是虧損的。但如果一年成交4萬輛二手車,那么所有的成本都可以被分攤掉,包括10億元的廣告費用,也會覺得“好便宜”。
所以當2016年瓜子的規(guī)模達到預期之后,在規(guī)劃2017年10億元廣告投入的時候,他們根本不覺得有任何壓力,“到年底應該是可以實現贏利的。”
在沒有到一定的規(guī)模下,你去追求效率其實是個偽命題。在達到一定規(guī)模之后,再追求效率就可以通過對商業(yè)流程的再造,更深層次地提升效率。
業(yè)界有一種觀點認為:二手車電商是個偽命題。二手車的交易都是在線下進行,互聯網只是一個信息的平臺,存在的價值并不大。同時,在二手車電商這個領域,還存在著C2C、B2C、C2B的模式爭辯。
而楊浩涌考慮的不是誰的模式能夠勝出,而是如何重造二手車的商業(yè)流程。“如果只做信息的撮合,只是一個連接器,那是做不大的。”
亞馬遜是楊浩涌極為推崇的一家公司,在他看來亞馬遜就不僅僅是一個電商平臺,它是通過大規(guī)模采購,通過自建物流倉儲,通過一系列技術手段以及會員的機制,提升效率,最終是消費者受益。
“它是把這個行業(yè)都捏碎了,重新組合起來,并不是簡單要依托于之前的商業(yè)鏈條,所以商品的流轉更高效?!?/strong>他現在思考的就是在二手車行業(yè),如何捏碎后重新組合,如果做到這一點,才能真正實現差異化,才是一個真正的大市場。
去年年底瓜子達到8000人,今年年底預計會達到1.4萬人,深入到200多個城市。在外界看來,瓜子的模式越來越重,越來越不像一家純粹的互聯網公司,“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深入下去,把產業(yè)鏈端到端的流程梳理一遍,去掉不合理的部分、或者降低一些流程的成本,讓這個鏈條更高效?!倍@樣做帶給消費者端的體驗變化就是更快速,更便利,更超值、更多的服務。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同一輛二手車,傳統(tǒng)的做法是去4s店置換,或者去二手車市場賣掉,中間無疑增加了很多環(huán)節(jié)。瓜子打通買家賣家,賣家價格可以賣得更高一些,買家可以買得更便宜一些,雙方都是受益的,這就是效率的體現。再比如,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海量的買家賣家匹配,可以縮短交易周期,這其中節(jié)省的成本和時間,都會讓用戶受益,這也是效率。
所以,在楊浩涌看來,二手車的競爭剛剛開始,沒有必要糾結于是B2C、C2C、C2B哪種模式,用終局思維,跳出競爭來看,根本不是這幾種模式之爭,而是商業(yè)鏈條重造的過程中,誰能夠主導未來的方向。
打 仗
為了追求規(guī)模,瓜子以連續(xù)兩年10億元的廣告投入掀起了二手車電商的戰(zhàn)爭?;乜礂詈朴康内s集,也經歷過中國互聯網最激烈的一場戰(zhàn)役。
從趕集到瓜子,楊浩涌似乎都是那個主動發(fā)起戰(zhàn)爭的人,有人評價他,一張娃娃臉,卻是互聯網領域最擅長巷戰(zhàn)、打法最兇悍的人。對此,他解釋,一方面是因為終局思維,另一方面他認為打仗是最好的帶隊伍的方式。
“商戰(zhàn)的本質其實是戰(zhàn)爭。戰(zhàn)爭是流血的,商業(yè)是以另一種方式在流血,失敗的結果就是公司倒閉或滅亡?!?/strong>楊浩涌是經歷過的,他深深知道,一旦弱勢就很難再有機會領跑這個行業(yè),競爭就是這么殘酷。
把一個團隊拉到急行軍的狀態(tài),一天要跑50公里,并且要糧草供給順暢,這是對團隊整體配合的考驗。只有急行軍才能夠發(fā)現問題在哪。讓一個團隊長期處于打仗的狀態(tài),團隊會成長得更快,凝聚力也更強。
同時,打仗也是公司文化建立最好的方式。灌輸企業(yè)文化,談一個遙不可及的愿景,不如設定一個階段性的目標,打一場勝仗來得酣暢淋漓。
團隊的能力和價值觀,能在一場場戰(zhàn)役中形成,那么未來如果碰到從另外一個跑道上跑過來的更強大對手的時候,就可以爆發(fā)出更大的競爭潛力。
“在外界看來,我們是在打仗。其實內部我們叫做‘設挑戰(zhàn)性目標’,以此來激發(fā)團隊的潛能,然后通過實現一個個目標去構建融入到每一個員工日常工作的企業(yè)文化?!?/strong>
跑 道
前些天,王興接受《財經》雜志采訪的時候,談到邊界和核心的話題。隨后,引起關于多元化與專注化的行業(yè)大討論。其實,在互聯網的下半場,已經不能用多元化和專注化對企業(yè)做劃分。楊浩涌更愿意用“跑道”來比喻互聯網的發(fā)展路徑。
“可能一開始你的對手,都不是你未來的對手。瓜子真正的對手,可能還沒有進場?!?/strong>
王興的美團就是最好的例子。千團大戰(zhàn)的時候,誰能想到美團多年后最大的競爭對手是阿里呢?美團從團購出發(fā),那是一條很窄的跑道。當他站穩(wěn)腳跟后,從團購開始向個人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軍,瞄準的則是千億美元的跑道,跑道變寬,與阿里的“重疊”越來越多。
美團、滴滴、今日頭條,全都是這樣的局面。今日頭條開始遭遇BAT的圍剿,也是這個原因。小米的智能家居正在從一條彎道上包抄BAT,誰知道BAT是不是該開始實施“反圍剿”了呢?
“你早期跑的時候,可能看到眼前的幾個競爭對手。你要是有能力跑到后期,你會發(fā)現突然某個時刻,新的競爭對手從其他跑道過來了。而你的優(yōu)勢與他的優(yōu)勢完全不同,戰(zhàn)事又會發(fā)生變化。”
二手車電商剛剛起步,現在大家都在從傳統(tǒng)的線下去拿份額,并且對二手車電商的交易鏈條進行重造,有的在增加新車交易業(yè)務,有的在增加保險、貸款,新業(yè)務的嘗試越來越多?!叭绻愕呐艿雷銐驅捔?,一定會踩到別人的跑道里去。”
今天,半個互聯網都是王興的敵人,其他從小做大的企業(yè)不也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嗎?從終局思維出發(fā),楊浩涌覺得自己真正的競爭對手還沒有出現。
尾 聲
在終局思維的指導下,楊浩涌似乎更清楚什么階段做什么事。2016年用一年時間猛跑,現在已經確立了一個相對安全的行業(yè)領先地位,然后就有時間和空間去做差異化和拓寬跑道的事情。
2017年已經過半,相比于2016年一切以規(guī)模為宗旨,楊浩涌今年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精細化運營、內部管理、提升用戶體驗方面,更要通過技術的能力去重塑二手車行業(yè),建立一個更完整、更有競爭力的體系。
同時,瓜子絲毫沒有放慢節(jié)奏的打算,按照楊浩涌的計劃,10億廣告的投放將在下半年二手車的旺季密集投放,繼續(xù)強化現有的優(yōu)勢。
雖然在外界看來,二手車的戰(zhàn)爭正酣,但進入楊浩涌視野的,并不是目前的競爭對手,而是未來面對數萬億市場的大跑道上,有可能遇到的更強大的對手。今天,瓜子用打仗鍛煉隊伍,邊跑邊調整,自己折騰自己,更是為了將來應對市場、對手以及跑道的變化。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yè)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fā)布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tài)鏈戰(zhàn)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請登錄以參與評論
現在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