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寫/魏一然、萬天南
編輯/陳紀英
林宇從沒想過,他人生中第一次買房,便遭遇了滑鐵盧。
他幻想過幾百次購房成功的場景:簽合同、取鑰匙、搬家、入住。
然后拿著魂牽夢繞的紅色房產證,跟朋友講講買房的成功經歷。
遺憾的是,這次購房過程太過驚險,結局也沒有皆大歡喜?!拔也坏珱]買到房子,還差點損失了1270萬”。
林宇的經歷并非孤例。
一房兩賣,惡意欺詐,遭遇兇宅,水電暖氣物業(yè)欠費等等,類似房產交易事故不斷“爆雷”。
年初,還有一條新聞報道,柳州有300多人買房被騙。消費者用巨額損失,換來一次次血淚教訓,結果卻是無力回天。
林宇的“購房記”險象環(huán)生,很多購房者都曾遭遇。
但“峰回路轉”的結局,卻并非所有人都幸運擁有。
峰回路轉,1270萬損失有人替他“扛”了
如果選錯了中介,買房已經失敗了一半,這是購房入坑者的慘痛教訓。
買房踩“雷”的林宇,卻比他們幸運得多,他的1270萬元巨額損失,有人替他“扛”了。
2019年,林宇看中了上海市一處市場價1320萬元的房屋。
人生第一次買房,且金額巨大,林宇非常謹慎,幾經對比,最后選擇了鏈家。
當時的他,還未預料到,就是這么一個小小的選擇,讓他躲過了日后的天降大禍。
都說買房看“眼緣”。林宇第一眼看見這套房子就極為喜歡。對于賣家的要求也是全盤接受——賣家要求不能貸款,必須支付全款,為此,愿意把房價調低近百萬。
其實,執(zhí)意全款交易的賣家,早在此時就已經把“坑”挖好了 ,只是對這套房子有著執(zhí)念的林宇,當時還渾然不覺。
4月12日,賣家和林宇簽訂《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一直到正式簽署《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林宇陸續(xù)按照賣家的要求,前后三次共支付了1270萬元的房款。每次賣家催要房款的理由都是,要趕緊還清銀行貸款,盡快解除房產抵押,盡早過戶。
對于上述說法,林宇也未曾懷疑。
可收到錢之后,賣家突然變臉,拒不履行合同。
原來,賣家在收到房款后,并沒有按照此前約定,用于還貸,而是將房款挪作他用。
他還惡意隱瞞了房屋除銀行貸款外,還有其他高額抵押貸款的事實,重復抵押借貸之下,這套房屋的殘值已經所剩無幾。
而且,按照法律規(guī)定,銀行貸款救濟權利更為優(yōu)先,換句話說,即便走上訴訟之路,林宇的房款也難以追回。
1270萬就這樣打了水漂了?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把林宇徹底砸懵,他整夜整夜失眠,每天惶恐不安。
最初,林宇不甘心,他與鏈家經紀人溝通,希望能強制執(zhí)行,將房屋過戶給他。
鏈家對所有風險評估之后,勸告林宇與賣家解約。很顯然,這就是業(yè)主設計好的一場騙局,同一房產多次重復抵押,業(yè)主用這套已經沒有多少殘值的房子,套出了1200多萬。
同時,林宇也十分擔心,如果不放手,他就會陷入到無止境的官司里,拖上幾年,不光買房一事會被擱置,自己的全部身家更是不知何時才能追回。
與此同時,鏈家通知林宇,會先行賠付給他已經支付的1270萬房款。
林宇震驚了,失而復得的巨大驚喜沖擊著他,他主動跟經紀人說,“要不你們先給我墊付一部分房款吧,別全部給我,萬一你們要不回來這筆錢,或者,我沒有及時配合出庭作證,怎么辦?”
親歷風波的林宇非常清楚,身背巨額債務的賣家,早已無償還房款的能力。是鏈家給風險進行了兜底,這才讓他渡過買房中的困難,最終買到了一套自己滿意的房子。
買房遭遇一房二賣
孫小雨,鏈家房產經紀人。從最初在新樓盤售樓,再到鏈家做經紀人,90后的她,在這個行業(yè)摸爬滾打八年。
“鏈家沒有套路,話術也很簡單,給客戶提供真誠的品質服務就好”。
很多人都以為,房產中介是高薪工作,但少有人知道,一套房子交易成功,需要多少人付出努力。
孫小雨曾在朋友圈發(fā)文:我們成交一套房子要工作1000多個小時,要帶看幾十次,而您看不見的背后,還有無數個服務者,歷經數十個環(huán)節(jié)的通力合作。
每次帶看,核實房源,拉產調,她都不敢懈怠,害怕稍有差池,便會給客戶帶來不可預估的損失。
這不僅僅是孫小雨自下而上的自覺,也是鏈家自上而下的要求。
去年11月26 日,鏈家對外發(fā)布了《綠金服務標準》,對帶看、房源信息、溝通響應、風險告知30多個服務觸點均有嚴格規(guī)定,也是目前行業(yè)內首個經紀人服務規(guī)范。
鏈家COO王擁群解釋說,此舉是為了“讓鏈家的服務盡可能的標準化,減少經紀人與經紀人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服務方差?!?/strong>
可即使孫小雨如此謹慎小心,依然也遭遇了一次惡意欺詐。
2020年2月25日,80后的退伍軍人宋巖,從其他經紀公司,看到了上海一套作價335萬的兩居室房屋。
宋巖有點兒不放心,便前往鏈家咨詢。
負責接待的孫小雨憑借職業(yè)敏感提醒他,這套低于市場價幾十萬的房子,可能背后有貓膩。
她勸告宋巖,一定要慎重,自己則去拉產調,各種調查核實。但結果顯示,房子沒問題。
2020年2月29日,宋巖支付10萬元定金,并陸續(xù)支付了150萬元房款。原本雙方約定2020年6月10日過戶,孫小雨在6月7日拉產調,房子依然顯示沒問題。
可出乎意料的是,賣家開始以各種理由拖延過戶時間,并拒絕見面詳談。
6月22日,在經紀人幾次斡旋之下,終于約定了三方面談,此時,賣家依然在找借口拖延。
所有人都覺出了事情不妙。果不其然,孫小雨再次拉產調,房子已經顯示被查封。事后才知道,賣家面簽時,拿的是偽造身份證,為的是一房二賣,騙取房款。
而宋巖支付給賣家的150萬房款,后者也無力償還,他焦慮、憤怒、寢食難安。
為此他準備維權,特意加入了一個微信群,有群友痛訴交了房款之后,房屋被查封,好幾年都無法過戶。聽聞這些案例,宋巖更是絕望。
然而,鏈家的做法,卻讓他徹底卸下了壓在心頭的巨石。
鏈家告訴宋巖,會先行賠付給他150萬房款,并協助其進行訴訟維權,追究賣家的違約責任。
如今,拿到鏈家先行墊付的150萬后,宋巖讓孫小雨再幫他找套房子,有了信任的基石,這套房子很快順利成交。
在鏈家,1萬以內的賠付客服就可自行決策,5萬級別賠付的決策權則在經理級別,10萬上升到總監(jiān)級別。權限的下放,也是為了提高賠付速度,鏈家最快的一筆安心賠付,僅僅用了3個小時。
孫小雨說,鏈家的安心服務承諾體系,不僅能讓客戶安心,也讓房產經紀人更有底氣更有安全感。
累計賠付超25億,鏈家選擇“主動吃虧”
房產消費,大多數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大宗交易,要花費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積蓄。
而房產交易的低頻、高額、復雜、非標等特性,卻注定了買房于購房者來說,是一場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冒險,信息不對稱尤為嚴重,各種風險暗藏其中。
因此,越來越多的購房者,對“交易風險”的關注程度,早已高過對“交易價格”的關注。
一直與購房者打交道的鏈家服務品質中心總經理張春蘭,對此知根知底,”在現有體制下,沒有哪家公司能夠杜絕房產交易過程中的所有風險。而我們從嚴格把控人員的統(tǒng)招本科入口、入職后的專業(yè)知識培訓、到最后的兜底保障,不斷完善服務環(huán)節(jié)中的每一個觸點,就是希望消費者可以更安心的選擇鏈家?!?/p>
2013年,從打破行業(yè)潛規(guī)則的“真房源”開始,鏈家推出安心服務承諾體系,已從最早的4項服務內容,迭代升級到34種,覆蓋了房產交易服務的全場景。
安心服務承諾屬于行業(yè)首創(chuàng)。這些承諾也并非“放煙花”,已經真金白銀的履行。
截至2021年2月,安心服務承諾已累計賠墊付145246筆,支付安心保障金已達25.31億元。
“對鏈家來說,25億的賠墊付金額不少,但能讓客戶規(guī)避風險,購房交易安心,鏈家的賠付就沒有上限”,張春蘭說。
她入職鏈家多年,公司高管從來沒在賠付金額上有過猶豫,“1000多萬不是小數目,對于客戶而言更是不堪重負”,張春蘭說。
了解鏈家的人都知道,鏈家有個“億元賠付保障基金”,這是鏈家承諾兌現的基礎。
它的由來,源自鏈家創(chuàng)始人左暉的堅持,“只顧賺錢,而不考慮消費者利益的企業(yè)不會長久”。
鏈家內部有一個衡量客戶保障健康度的標準,即各城市鏈家向客戶支出的安心保障金不低于城市GMV的萬分之五。賠付額超過萬分之五不一定會被問責,但如果哪個城市某年的賠付額低于這一標準,就一定會被詢問,是否賠付承諾沒有到位。
有些城市甚至還處于虧損的狀態(tài)下,鏈家也會積極賠付。張春蘭透露,有些城市的賠付額已經達到GMV的萬分之十左右。
鏈家為什么要“自帶枷鎖”、"主動吃虧”?一方面,是為了業(yè)主和購房者可以享受“萬無一失”的服務;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此倒逼公司上下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專業(yè)水平,靠品質構建企業(yè)發(fā)展的正循環(huán)。唯此,上述“賠付”才不會成為壓垮鏈家的不可承受之重。
為此,鏈家不僅重視“事中把控”以及“事后救濟”,還重視“事前沉淀”——將品質沉浸到日常管理、人才招募、業(yè)務培訓中。
表面上看,主動提高標準的鏈家似乎一直在“自討苦吃”,“自找麻煩”,誠如左暉所言,“鏈家會干什么活,不會干什么活,我們非常清楚。第一,我們會干難的活,第二,我們會干累的活,第三,我們會干慢的活?!?/p>
但正如經營之神稻盛和夫所說“自利則生,利他則久”,自利者快,利他者久,利他而共贏,才是長青之道,左暉心知肚明,鏈家主動而為。
(文中所涉客戶均為化名)
請登錄以參與評論
現在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