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詩人弗.斯梅德利說,愛情和戰(zhàn)爭都是不擇手段的。
撰文/白小鴿
排版/GoGo
圍觀群眾吃的每一瓣瓜,可能都是輿論暗戰(zhàn)的引線。
傻白甜李國慶和致命女人俞渝這對夫妻,刀刀見血的互爆指控,目的絕不是為了搞臭對方圖個痛快,歸根結底是為了奪取當當?shù)目刂茩唷?/p>
所以,鯉(李)魚(俞)大戰(zhàn)中,輿論戰(zhàn)只是信號彈,搶公章、奪實權、巨額財富再分配,才是真正目的。
夫妻之戰(zhàn)尚能如此突破底線,競爭對手之間的商戰(zhàn),自然更不用心慈手軟了——當正面對抗贏面不大時,高管的道德瑕疵,自然就是千載難逢的開炮之機。
蔣凡事件的輿論暗戰(zhàn),就相當微妙。
4月17日,疑似蔣凡太太的微博網(wǎng)友,公開喊話知名網(wǎng)紅張大奕,警告對方不要再招惹蔣凡。隨后張大奕風輕云淡的回應“純屬誤會”。
蔣凡雖然身為阿里巴巴最年輕的合伙人,以及天貓、淘寶總裁,但其實本人并不算出圈,吃瓜群眾對其家事的看點兒,多數(shù)也應停留在八卦層面。
但緊接著,輿論走向卻有所異動——蔣凡的瓜,在順藤而上的引導之下,慢慢變成了阿里的鍋:指控蔣凡和張大奕之間可能存在不當利益輸送,質疑阿里價值觀徹底崩塌,倡議阿里盡快辭退蔣凡等話題,一時火熱。
數(shù)據(jù)公司知微事見追蹤了蔣凡事件輿論的走向:“疑天貓總裁夫人喊話張大奕”這一話題,隨著事態(tài)的逐步發(fā)酵,呈現(xiàn)出從單純的網(wǎng)友吃瓜逐步上升至阿里話題,將話題延伸至阿里危機的趨勢。
圍觀群眾在津津有味吃瓜時,也難以排除摸魚者處心積慮丟鍋。
1
瓜熟蒂落,嚴懲蔣凡
4月17日,風波引爆之后,蔣凡即刻主動負荊請查。他在內(nèi)網(wǎng)發(fā)帖表示:因家人在微博上的言論和一些不實網(wǎng)絡傳言,給公司帶來了非常負面影響,深表歉意懇請公司對自己展開相關調查。
很快,阿里巴巴首席人才官童文紅跟帖回應:對于相關傳言,公司會正式進行調查。
今天,瓜熟蒂落,阿里巴巴集團公布了蔣凡事件的調查處理結果。
調查組就阿里集團對如涵電商的投資,以及張大奕所有淘寶、天貓店鋪的入駐、活動、引流、交易等做了全面的內(nèi)、外部調查,最終確認,阿里在2016年投資如涵電商的決策與蔣凡無關;蔣凡對如涵電商、張大奕所有淘寶、天貓店鋪的經(jīng)營活動并無任何利益輸送行為。
調查結果顯示,蔣凡和如涵不存在利益輸送——如果存在,蔣凡可能已經(jīng)被開除,甚至移交司法機關了,這是阿里不能容忍的紅線。
調查果也并不讓人意外——如果不是底色尚算清白,蔣凡估計不會有底氣主動請查。
職務上沒越界,但不代表蔣凡沒錯。蔣凡因個人家事,給公司帶來了輿論危機,犯錯要受罰,因此,調查組決定,即日起取消蔣凡的阿里合伙人身份;職級從M7(集團高級副總裁)降級到M6(集團副總裁);取消上一財年度所有獎勵等;記過等等。
這個處罰力度,圍觀群眾都覺得不小,畢竟,過去,有不少公司高管涉及男女私事、甚至遭到更嚴重的指控時,多數(shù)公司都以“高管家事”為由,進行公私隔離,或者極力否定指控,甚少插足嚴懲。
此番嚴懲蔣凡,說明阿里不是一家護短的公司,無論是誰犯了錯,都要接受嚴懲,合伙人也不例外;同時,阿里也沒有對蔣凡趕盡殺絕,為其保留了天貓、淘寶、阿里媽媽的總裁職務,說明阿里依然很認可蔣凡的業(yè)務能力。
調查結果一出爐,此前“存在利益輸送”的不實猜測,也不攻自破,群眾吃完瓜也可以洗洗睡了。
2
蔣凡的瓜,阿里的鍋?
其實,蔣凡事件一引爆,最想搞清楚蔣凡是否和如涵存在利益輸送的,就是阿里。
但令人疑惑的是,在調查結果出爐之前,就有文章直接把蔣凡事件指向了商業(yè)賄賂。
據(jù)AI藍媒匯統(tǒng)計,這篇名為《馬云牛皮吹破,天貓總裁蔣凡婚內(nèi)出軌網(wǎng)紅張大奕是接受性賄賂?》的文章,在多個賬號上多次轉發(fā)推送,不排除有煽風點火之意。
文章作者顯然非常了解阿里的價值觀——在價值觀為上的阿里,商業(yè)賄賂絕對是不可觸碰的紅線。阿里對于不當獲利、以權謀私的高管,也從未手軟過。
2012年,包括前聚劃算總經(jīng)理在內(nèi)的多名員工,就曾因為商業(yè)賄賂,被阿里免去職務,且移交警方。
可以合理推測,這篇套路嫻熟的文章,也許是有意把蔣凡的瓜,牢牢扣在阿里頭上,變成阿里的鍋。
最終的目的,其一,把蔣凡的個人事件,上升到阿里價值觀層面,降低阿里的公眾形象,其二,通過制造話題,引導輿論,施壓阿里換人、逼迫蔣凡下課。
無獨有偶,知微所見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則顯示,在4月17日下午5點左右,微博上不少加V用戶同時上線發(fā)表微博,關注點從狗血八卦,轉向了阿里:蔣凡和如涵控股之間的利益鏈,以及發(fā)出蔣凡會不會被開除、阿里會不會調查等話題。
百度指數(shù)同樣出現(xiàn)了異動。
從4月18日-4月19日的24小時之內(nèi),張大奕的資訊指數(shù)從10322278下降到9508770;蔣凡的資訊指數(shù)從6540519攀升至9290350,前者下降7.9%,后者飆升42%。
令人疑惑的是,到了今天,證明了蔣凡“不存在商業(yè)賄賂”的調查結果出爐,但蔣凡資訊指數(shù)卻沒有明顯提升,降到低位。
所謂資訊指數(shù),以百度智能分發(fā)和推薦內(nèi)容數(shù)據(jù)為基礎,將網(wǎng)民的閱讀、評論、轉發(fā)、點贊、不喜歡等行為的數(shù)量加權求和得出,也就是自媒體號內(nèi)容和網(wǎng)友評論。這是否意味著,某些資訊號偏愛傳播“蔣凡是否調離天貓”、“阿里太子難立”、“張勇?lián)]淚斬馬謖”等話題,不屑傳播中立客觀的調查結論?
最懂彼此的李俞傷害對方最深,最了解軟肋的人往往是對手,最想干掉蔣凡的是誰?
群眾吃瓜一時爽,渾水者丟鍋不嫌多,通過移花接木操作輿論的做法,從古至今并不罕見。胡適說,歷史有時候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最近,六神磊磊就頗為感嘆蕭峰命運的不公。
在雁門關下,蕭峰為了保護大宋疆土,奮力阻止了遼軍南侵,然后拿了半截斷箭插進胸膛,氣絕而死。
但蕭峰死后,鎮(zhèn)守雁門關的大宋守將卻給朝廷打了一個報告,吹噓自己率軍浴血奮戰(zhàn),大敗遼軍,而且“格斃遼國大將南院大王蕭峰”,立了大功。朝廷大喜,重賞,隆重慶賀。
至此,原本是忠心守衛(wèi)大宋的蕭峰,被蓋棺定論,坐實了是大宋的叛徒、侵略者,悍然率軍入侵雁門關,被大宋手將英勇?lián)魯馈?/p>
因為蕭峰父親是遼國人,所以就可以理直氣壯顛倒黑白,指控蕭峰是為遼國賣命的大宋叛徒;因為蔣凡身陷瓜田李下,所以就必然存在商業(yè)賄賂等等。
不實輿論的傷害性,有時堪比刀槍。
3
吃瓜背后,暗戰(zhàn)洶涌
可疑的輿論引導,與其說要干掉蔣凡,倒不如說是要通過逼走蔣凡,來對阿里業(yè)務形成干擾。
出生于1985年的蔣凡,2014年,因其創(chuàng)辦的友盟賣于阿里,得以入職阿里。
把蔣凡定義為阿里太子,不免有捧殺的成分,70后張勇還正當年,談接班人為時過早,而且阿里的接班人,都要由合伙人推選產(chǎn)生,誰來當接班人要走程序,不是隨后一說就能內(nèi)定;但以業(yè)績而論,說蔣凡是阿里猛將,并不虛美。
六年來,蔣凡一手主導了阿里電商主業(yè)的移動化轉型,也是阿里巴巴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合伙人,一人執(zhí)掌三大業(yè)務單元,淘寶、天貓、聚劃算、阿里媽媽事業(yè)群,重任在肩。如今風頭正旺的直播電商,就是蔣凡于2016年一手推動,最近兩年,蔣凡開始主導阿里電商業(yè)務的下沉,搞得風生水起。
美國詩人弗·斯梅德利說,愛情和戰(zhàn)爭都是不擇手段的。面對密不透風、如火如荼的阿里業(yè)務,正面發(fā)動戰(zhàn)爭并不容易,也不明智,而蔣凡的大瓜,自然就成為了難得可乘的逼宮之機。
歷史上,這種對手的離間逼宮之計,也有成功先例。楚漢之爭中,劉邦的謀臣陳平,就通過計謀,成功離間西楚霸王項羽和其亞父范增,引導項羽逼辭范增,范增歸鄉(xiāng)途中病死,而項羽垓下被圍,兵敗劉邦,無奈之下,烏江自刎。
如果不是陳平離間,如果不是項羽聽聞讒言,實力一直碾壓的項羽,早就取下了劉邦項上人頭。
同理,蔣凡此次的過錯,自然也成為了商戰(zhàn)的引線,不管結果如何,這也可以理解,為何蔣凡的家事私事,被引導向聳人聽聞的阿里高管腐敗、阿里價值觀危機等層面。
但瓜,終究是個瓜,很難成為鍋。
請登錄以參與評論
現(xiàn)在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