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OPPO在成都舉辦了新品發(fā)布會,此次亮相發(fā)布會的新機共有兩款,一是OPPO K5,另一個是OPPO Reno Ace。據說,k5極具性價比,而Reno Ace則是OPPO的“王牌”手機,配置上絕對可以吊打同價位的其他品牌手機。
但僅過了幾天,關于Reno Ace是一加7t“馬甲版”的事情被爆了出來,OPPO這一波“騷”操作,頓時讓不少網友老淚縱橫。萬萬沒想到,躲得過小米的饑餓營銷,卻躲不過OPPO的重換馬甲。
帶著網友被套路后留下的淚水,這期我們就來談談OPPO的換馬甲事件。
換馬甲背后,OPPO難敵清庫存的誘惑
Reno Ace的配置和價格出來后,有細心的網友在和其他品牌機比較時,發(fā)現內有乾坤。按照網友的說法,Reno Ace的原機型其實是一加7T。緊接著,網友拋出了兩款手機的對比。
外觀方面:一樣的曲面屏,同款的90Hz水滴屏,整體設計都偏簡約發(fā)放,機身設計偏輕薄圓潤,外觀沒有帶來任何驚艷的表現。
配置方面:Reno Ace和一加7T均搭載了高通驍龍855 Plus處理器,圖形渲染速度方面要提升15%的性能,測試跑分達到18萬以上。
續(xù)航方面:兩款手機都配備了4000mAh電池+UFS 3.0 雙通道閃存+type C接口,支持65W SuperVOOC超級閃充,5分鐘內能充27%電量,30分鐘可以充滿等效4000mAh的電池,官方宣稱充電5分鐘,開黑2小時。
拍照方面:Reno Ace和一加7T都采用了4800萬超清四攝組合,支持OIS防抖。
從對比結果來看,Reno Ace可以說是一加7T的升級版,當然,價格也比一加7T高上一點。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同場的K5也被網友質疑和OPPO子品牌下的Realme x2配置極其相同。而早在Reno Ace和K5出現之前,OPPO就曾經出現過“換馬甲”事件。
從之前發(fā)布的機型來看,一加一代與OPPO Find5相似度高達99%,特別是Find系列的凱夫拉后蓋,成為后來一加的賣點。一加X與OPPO A30相似度100%。后來的一加5以及一加5T,與OPPO的R11、R11s都非常相似。
坦白來講,按照OPPO推新品的速度和頻率,出現撞機的問題再正常不過,只是以前智能手機市場的消費者,對手機配置性能等問題了解不多,再加上信息沒有現如今的發(fā)達,所以很少有人會去探究。
但夜路走多了難免會碰上鬼。隨著智能手機市場逐漸趨于飽和,人們對智能手機的關注從外觀、價格等因素,逐漸轉移到配置、性能上,再加上網絡的發(fā)展,人們可以從多個渠道進行信息的獲取,OPPO以往百試不靈的“換馬甲”做法自然難逃廣大網友的火眼金睛。
事實上,OPPO “換馬甲”事件層出不窮的原因,很大部分是為了解決庫存問題。
2016年是OPPO輝煌的一年,得益于智能手機行業(yè)的發(fā)展,市場經過普及進入換機期,當時線上渠道還未完全鋪展,OPPO憑借自身線下網點遍布的優(yōu)勢,再加上當時中端的女性市場除了同出一門的vivo之外,再沒有其他強大的競爭者,OPPO的R系列取得巨大成功。
不幸的是,后來華為借鑒OPPO的中端定位成立了Nova品牌,分流了OPPO與vivo的中端市場用戶,兩大手機廠商增速放緩。而隨著華為、榮耀、小米等手機品牌日趨成熟,OPPO的市場被嚴重分流。為了搶奪更多的市場,OPPO采取類似寶潔那樣的打法,分裂出多個品牌,比如一加、Realme等,雖然是不同品牌,但實際上消費者無論買哪個品牌,都是在給OPPO貢獻利潤。
但盡管如此,子品牌也無法挽救OPPO日益下滑的市場銷量。資料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OPPO的國內市場的手機銷量在華為的沖擊下,跌了將近14%。銷量下滑導致OPPO庫存壓力加大,為了清理庫存,OPPO不得不故技重施,通過換馬甲的方式來大量清理庫存。
OPPO旗下子品牌眾多,因此換馬甲的方式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只要在外形、配置上稍作調整,套上不同品牌的名字,就可以在短期內量產出新的產品。而且由于OPPO本身和旗下子品牌的供應鏈基本重合,形成規(guī)模效應后,還能有效降低成本。
而OPPO之所以要清理庫存,一方面是材料成本回收問題,另一方面也是迫于vivo等對手帶來的壓力。
OV相愛相殺
在手機市場中,一直以來都有一個令人十分費解的謎團,那就是OPPO和vivo兩個手機品牌之間到底存在什么樣的聯系?
要想理清兩者的關系,不得不提創(chuàng)辦了步步高的段永平。上個世紀90年代,段永平大學畢業(yè)后進入家鄉(xiāng)的鄉(xiāng)鎮(zhèn)小廠,這家小廠就是曾經風靡一時的“小霸王學習機”的前身。經過段永平三年的努力,小廠憑借著小霸王學習機年產值達到10億元,從此,小霸王成為段永平身上的一個縮影。
1995年,段永平離開小霸王后,在東莞成立了廣東步步高電子工業(yè)有限公司。一開始,步步高的主營產品是學生電腦和電話機,很快,段永平就將小霸王的成功路線復制到了步步高身上。到了1999年,步步高的業(yè)務范圍不斷擴大,視聽、通信等業(yè)務隨之增加。而這時,段永平作出了拆分業(yè)務成立三家不同的公司,讓大家各自獨立發(fā)展的決定。沈煒負責通訊業(yè)務;黃一禾負責教育電子業(yè)務;陳明永負責視聽業(yè)務。
2001年,在段永平的撮合之下,三家公司共同斥資成立了現如今的OPPO。不過當時沈煒與黃一禾無意投身OPPO,于是陳明永買斷了OPPO的股權。2011年,手機行業(yè)進入智能時代后,步步高因市場需求推出了vivo,沿用步步高最早之前的渠道進行發(fā)展。后來步步高經營不善,vivo被分裂了出來,而原來步步高的幾百名員工投身OPPO,OPPO的手機業(yè)務以及發(fā)展渠道,開始與vivo重合。
分家重整是時代發(fā)展變革的必然結果,但由于深受步步高的影響,兩個品牌無論是在產品定位上,還是發(fā)展渠道、宣傳手段上都極其相似,而這種相似在市場發(fā)展的早期并沒有太大的影響,因此雙方之間的關系能很好的保持在互不干擾的溫和狀態(tài)。
然而這種平靜的狀態(tài)很快就被打破,雙方仍難逃同行皆是冤家的宿命。隨著智能手機市場逐漸趨于飽和,手機品牌的市場份額之爭越演越烈,定位相同的OPPO和vivo之間的競爭也不再如此前那樣溫和。
前段時間,OPPO旗下的一加公布了來自三星研發(fā)中心畫質分析部的行業(yè)首個90Hz實驗報告,此次報告實驗對象為一加7 Pro,實驗結果顯示,一加7 Pro的90Hz流體屏,采用了三星AMOLED最新技術,其動態(tài)畫面響應速度相比之前的60Hz提升了40%,能給消費者帶來更為流暢和舒適的顯示效果。
但有趣的是,vivo的高管曾經發(fā)過一篇微博,說2K屏和90Hz流體屏其實更像數字黨,實際上沒有什么性能表現,只是徒增耗電而已。表面上看,這雖然是在暗諷一加,但其實仔細一想,難道不也是在諷刺OPPO?
而早在vivo高管暗諷之前,OV雙方已經開啟了激烈的競爭模式。華為一馬當先,小米遠在后頭,只有OPPO和vivo的市場份額處于咬緊狀態(tài)。于是,為了爭奪老二的地位,雙方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在上演你追我趕的激烈競爭。
在2018年之前,OPPO的市場份額排名一直都在vivo之上,然而2018年第二季度,vivo推出性價比手機Z1后,出貨量迅速增長了三成,到2018年第三季度,vivo首次超越OPPO占據老二寶座。緊接著,2018年第四季度,OPPO對標vivo的Z1、小米等性價比手機,推出了K1。之后,OPPO再次以微弱的優(yōu)勢領先vivo,成為老二。
不過可惜的是,進入2019年,OPPO不僅被曾經的小伙伴vivo迎頭趕上,還開始大幅落后于華為的子品牌榮耀。2019年Q3報告顯示,國產手機品牌市場占比排名中,華為憑借20.24%的占比高居榜首,其次還是華為的子品牌,榮耀以14.21%的占比位居第二,而在2018年與華為有著一步之遙的OPPO,以11.25%的占比排在第四。
或許是有鑒于對手們帶來的壓力,OPPO急需在短期內增強競爭力,以便縮短彼此之間的市場份額差距,防止被對手,尤其是與自己定位相同的vivo進一步蠶食現有的市場份額。但關鍵在于,智能手機屬于高科技產品,行業(yè)本身的發(fā)展已經進入成熟期,想要研發(fā)出新的技術并應用到產品上,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顯然,OPPO等不起。為此,OPPO不得不在產品上做一些折中,通過換馬甲的方式,在短期內迅速推出可以量產的新品,好提高銷量,縮短與對手之間的市場份額差距。坦白說,OPPO的這種打法的確打不過競爭對手,但對其銷量的提升還是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基本可以緩解一下困境,穩(wěn)住陣腳。不過,OPPO真正的危機并沒有因此解除。
最后結語
自三大運營商和中國廣電發(fā)放5G商用牌照后,5G就成了智能手機行業(yè)無法繞過的一個話題。在步入5G商用元年之際,華為、vivo、小米等品牌相繼打響了5G手機市場爭奪戰(zhàn)。華為、中興、小米率先發(fā)布了5G手機,緊接著,vivo也不甘示弱,接連推出了兩款5G手機,并將5G手機的價格拉低到4000元以下。
面對即將來臨的市場紅利,這些智能手機品牌都在保證自己的核心技術不被落下,為此,各大廠商都在竭盡全力,盡一切努力擴寬市場的占有率,增加自己手中關于未來的籌碼。而反觀OPPO,在其他手機廠商都推出5G手機后,OPPO也發(fā)布了 Reno Ace和K5,不過這兩款都不是5G手機。盡管有傳言OPPO的5G手機將在12月份推出,然而面對本就實力強夯,又早已推出5G手機搶占了部分市場的對手,OPPO未來仍道阻且長。
請登錄以參與評論
現在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