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IoT產業(yè)明顯提速。
華為在低調布局Hilink智能家居戰(zhàn)略三年后,通過產品的不斷打磨,技術與戰(zhàn)略逐步成熟,于今年實現了9款智選產品落地、3000家體驗店改造完成,以一個全新的姿態(tài)開始提速IoT戰(zhàn)略。
華為一向都不是冒進的企業(yè),無論是企業(yè)級、手機、公有云,哪個領域都不是最早進入。但當華為決定入局的時候,一定是這個產業(yè)已經真正到了爆發(fā)的時間節(jié)點,并且華為自身在技術、產品、戰(zhàn)略上都做好了準備。
可見,IoT真的來了。
智選落地,新零售升級,華為IoT明顯提速
華為消費者BG是在2015年底啟動Hilink智能家居戰(zhàn)略。HiLink是華為開發(fā)的智能家居開放互聯平臺,目的是解決不同品牌廠家智能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問題,從而讓接入平臺的各廠家設備能以“普通話”進行溝通。
正如我們所知,華為的最強項在于連接。在Hilink發(fā)布之后,三年時間里,國內Top50 的家電廠商基本上都已經與華為展開了合作。華為已經積累了2000多萬用戶,接入50多個產品品類、覆蓋到 300 多款產品,接入 HiLink協議的 WiFi 類智能家居設備目前也達到400萬臺左右。
萬物互聯的“全連接時代”,入口是圍繞多樣應用場景發(fā)展起來的移動智能終端設備。但移動終端僅僅是萬物互聯的橋梁,要想真正獲得自然交互和人性化服務,還需要基于不同的場景對內容和服務進行優(yōu)化。據目前華為公開的全場景戰(zhàn)略構想,大致會是兩個方面的突破:
第一是硬件的全場景突破。華為將打造三個圈層的生態(tài),以手機為主入口,以 AI音箱、智能電視、平板、PC、穿戴、車機等為輔入口,加上泛 IoT 硬件,包括照明、安防、環(huán)境、清掃等,構建全連接數字世界,為消費者提供全場景智能生活體驗。
第二是AI,即在內容、服務上突破。服務上的突破,需要借助全場景終端設備(手機、音箱、平板、PC、車機等)的多種硬件,如觸摸屏、攝像頭、mic 及各種傳感器件等,通過采集的信息對用戶行為進行感知;通過華為智慧引擎的分析、計算對用戶需求進行預測;再將各種信息送入服務云,結合各分場景模式下的業(yè)務特點,開啟 AI精準時代。那個時候,智能化將從現在的人找服務過度到服務找人,服務無處不在。
華為的構想,正好符合業(yè)界對于IoT兩個階段的認知:第一階段是連接,第二階段是AI應用。從今年行業(yè)發(fā)展情勢來看,所有廠商的發(fā)力點仍在全場景的硬件突破上,即連接。
通過三年時間的探索,華為發(fā)展IoT的思路也越來越清晰,在今年形成了“1+8+X”的布局思路?!?”是指手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手機還將是IoT的核心入口;“8”則是輔入口,包括音箱、耳機、平板、手表等產品形態(tài);“X”則是萬物,所有可以連接的產品。這也是前面講到的硬件的三個圈層。
對于“1”,華為已經很強,今年手機銷量超過2億,市場份額超過蘋果,華為手機龐大的用戶基礎已經形成強大的入口。在“8”的領域,華為的筆記本、平板、音箱、手表等產品布局都已經完成?!癤”方面,華為已經取得了知名家電品牌以及一大批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的支持,均加入到Hilink的大家族中。
其中,為了加速“X”的發(fā)展,華為在今年年初還發(fā)布了“智選”品牌。智選產品是華為與專業(yè)領域的TOP級廠商強強聯合打造的“樣板”,品牌的Slogan是“華為智選,品智生活之選”。華為會深度參與到智選產品的研發(fā)當中,前期與廠商一起洞察用戶需求,在產品功能設計、ID設計方面都是共同進行,在軟件上則會接入華為智能家居APP,實現統(tǒng)一控制。
總而言之,智選的產品就是要讓用戶享受到高品質硬件功能,同時形成統(tǒng)一的、便捷的、智慧的生活體驗。
華為IoT戰(zhàn)略提速的另一個方向是在渠道上的布局。產品已經有了,但要觸達到更多的用戶,就需要更多的觸點。
今年,華為已經完成線下3000多個體驗店的改造,用戶在這些店面可以體驗到智選的產品。而5個智能生活館則完整地展示了華為的技術與產品,給用戶深度的智能體驗。從線上渠道來看,這些智選產品已經進入到華為商城、華為天貓旗艦店,華為還與京東形成戰(zhàn)略合作,雙方將在IoT領域展開更多的聯動。
前不久,華為宣布手機全球銷量超過2億,在懂懂看來這對于華為也意味著到達一個拐點:華為消費者BG的戰(zhàn)略已經從手機這個戰(zhàn)略重點,上升到將IoT作為下一個戰(zhàn)略重點。以前是通過手機為消費者帶來智能體驗,而未來將為消費者提供擁有極致體驗的全場景智能生態(tài)。
從連接到AI,IoT需要平臺賦能
正如前面所說:IoT發(fā)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連接,需要統(tǒng)一的連接標準。第二階段是AI應用,所有終端連接起來之后數據打通,然后將一個個AI服務提供給用戶。說起來簡單,但其實這里面包含了一個非常復雜、艱難的過程。
2018年,我們看到市場上大多數家電產品都可以實現聯網功能,但是用戶買回去以后啟動網絡功能的比例非常低。第一是因為不好聯接,第二是因為聯上了沒有智能應用。
家電的智能化已進入高速路,智能家居進入到千家萬戶只是時間問題,這個進程會越來越快。但現實中的尷尬是,不同品牌的產品無法“對話”,更加無法形成統(tǒng)一的體驗,AI也就更加無從談起。
IoT跑得越快,對于平臺、生態(tài)的需求也就越迫切。
舉一個例子:用戶在開車回家的路上,可以通過車上的中控系統(tǒng)與家里的設備連接,用戶發(fā)出指令,讓格力的空調開始制冷,讓美的的加濕器開噴霧,讓飛利浦的燈都點亮……這里面需要車載系統(tǒng)與不同品牌的家電進行連接,空調的溫度與房間內的溫度要達到平衡,燈光的亮度要與室外的光照強度相適應……
讓所有這些設備智能的互動起來,并不是一個連接標準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不同的團隊協同一起開發(fā)。就好比華為智選系列產品,都是品牌方與華為一起研發(fā)完成的。在這個聯合開發(fā)的過程中,華為開放了軟硬件底層能力,提供技術標準,各種技術的自動化測試平臺,并一起定義應用、搭建場景,并經過反復測試,才使得這些產品能夠完美呈現,并且實現真正的智能互動。
2018年我們看到IoT產業(yè)明顯提速,但同時也更迫切需要一個開放的平臺,賦能不同的品牌商,形成一個真正統(tǒng)一的、閉環(huán)的完整體驗。華為在過去三年的摸索中也深刻體會到,IoT的推進非常難,沒有任何一個企業(yè)可以以一己之力完成一個生態(tài)。
懂懂筆記認為,華為通過自己的平臺賦能智選系列產品之后,會將這個平臺的能力放大,開放給全行業(yè)的合作伙伴,推進IoT加速發(fā)展。
作為未來IoT的平臺,為什么華為適合去做?這里面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華為有作為平臺賦能給其它品牌的技術實力。
無論是設備商,還是開發(fā)者,都需要強大的平臺賦能,提供基礎的標準、技術接口、平臺,幫助他們實現連接到AI應用,華為擅長的就是連接與平臺。而智選系列產品的成功,已經證明了華為作為平臺有賦能給伙伴的能力。
第二是華為是一家值得信賴的企業(yè)。
華為進入任何一個行業(yè),都會清晰地界定自己的定位,做好“底座”,不與合作伙伴爭利。比如去年進入云計算市場,一開始就明確上不碰應用、下不碰數據。此前,華為在提及IoT戰(zhàn)略的時候,也明確只做“1+8”的入口部分,而華為多年積累的技術和平臺的能力,都將開放給合作伙伴,讓合作伙伴一起搭建萬物互聯的世界。所以,華為進軍智能家居市場一定不會自己做家電,而是幫助傳統(tǒng)家電廠商快速轉型。
【結束語】
這一年,華為所有業(yè)務線上的主題詞似乎都是“AI賦能”。
比如企業(yè)級業(yè)務,不僅發(fā)布了昇騰人工智能芯片,還發(fā)布了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將平臺能力開放,為廣大AI應用開發(fā)者提供強大、經濟的算力,低門檻的應用開發(fā)平臺。
在終端業(yè)務上同樣是以AI賦能為主題,自從去年發(fā)布了麒麟970第一代移動端AI芯片,今年又發(fā)布了HiAI平臺,華為將AI的能力向全行業(yè)開放,并大力扶持開發(fā)者。
那么,AIoT時代已經開啟了,華為對IoT的AI賦能,將會以什么樣的姿勢開局呢?大家不妨期待一下。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yè)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fā)布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tài)鏈戰(zhàn)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請登錄以參與評論
現在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