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機漸漸淡出我們的視線,以蘋果、三星和華為為代表的手機品牌,正不約而同的漲價。不久前,三星Note 9發(fā)布,512G版本售價1250美元,這款手機在三星官網(wǎng)的售價為9499元。
去年,蘋果推出了第一款全面屏手機iPhone X,售價也拉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高配版本售價9688元。相比之下,華為的價格拉升速度更快,與保時捷合作的華為Mate RS最高售價12999元,入門版本也要9999元。至此,智能手機行業(yè)迎來一波漲價熱潮。
智能手機這波漲價有點猛
在高端手機領域,剛剛站穩(wěn)腳跟的華為,在漲價上卻是最大膽的一個。盡管很多人不看好華為Mate RS過萬的售價,但這款手機剛上市時仍然一機難求。類似的一幕,也出現(xiàn)在蘋果身上,iPhone X發(fā)布時9000多元的售價先是讓網(wǎng)友吃驚,爾后被網(wǎng)友吐槽,這依然無法阻擋果粉搶購的熱情。
在蘋果和華為的高端手機相繼漲價后,三星掀起了又一輪漲價潮。一年前,三星Note 8發(fā)布時,其售價還只有6988/7388/7988元。作為三星手機2018年旗艦的Note 9,硬件配置沒有太大的提升,除了S-Pen增加了藍牙功能,最高配置的版本售價高達9499元,比上一代產品的售價高了1511元,這完全可以買一部國產品牌的安卓手機了。
相比之下,華為Mate系列的價格上漲幅度更猛一些。自華為Mate 7一炮走紅后,經歷了幾個版本的更迭后,華為Mate 10售價已經突破了5000元的價格區(qū)間,而保時捷定制版的華為Mate 10,最高配置售價8999元。同樣,作為定位時尚娛樂的P系列,華為P20的起步價也被鎖定在4000元,華為Mate RS被拉升到萬元以上的區(qū)間。
除了華為外,蘋果手機最近兩年也在不斷漲價。自從庫克執(zhí)掌蘋果帥印后,蘋果手機的價格就在不斷上調,這傷了很多資深果粉的心。在喬布斯時代,蘋果手機的售價都在6000元以下。搭載了大屏幕的iPhone 6 Plus發(fā)布,蘋果手機的售價一路上揚,iPhone 7 Plus最高售價逼近8000元,iPhone X的售價則逼近萬元。
事實上,除了蘋果、三星和華為外,很多國產手機也在漲價。以小米來說,最早搭載高通旗艦處理器的機型,售價1999元;眼下,搭載了高通845處理器的小米MIX2S售價3299元。同樣搭載高通驍龍845處理器的一加6,售價3599元;OPPO Find X售價5999元。兩年前,國產手機品牌的高端機型,售價還徘徊在3000元以下的區(qū)間。
不得不說,智能手機這波漲價潮有點猛。分析今年上市的新產品售價還會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手機都在漲價,1萬元或許是這輪漲價潮的起點。兩年前,兇猛的價格戰(zhàn)嘎然而止,殘暴的漲價潮隨之拉升序幕,這著實讓人費解。
是什么催生了智能手機漲價潮
進入2018年后,全球手機銷量開始小幅下滑,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在這樣一個市場環(huán)境下,手機廠商紛紛漲價,這絕非偶然。更何況,隨著技術的成熟,手機元器件的價格也趨于穩(wěn)定,所有手機卻紛紛漲價,這是為何?
查閱一些手機廠商的財報不難發(fā)現(xiàn),過去曾經是高端領域壟斷者的蘋果和三星,其市場份額正在被對手蠶食。以三星來說,雖然出貨量第一的寶座并沒有丟,但業(yè)績已經滑坡。IDC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的出貨量排名上,三星仍占據(jù)首位。然而,三星手機的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發(fā)生了比較顯著的滑坡,市場份額由去年的22.9%下降至20.9%。
作為三星老對手的蘋果,手機銷量也在下滑。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第三財季,蘋果共售出4130萬部iPhone,比去年同期的4102.6萬部增長0.067%。盡管蘋果手機銷量幾乎沒有增長,但來自手機的營收達到了299.0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37%。也就是說,在銷量幾乎相當?shù)那闆r下,蘋果手機營收實現(xiàn)了20%以上的增長。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那就是蘋果手機售價上漲,是業(yè)績逆勢增長的原因所在。
另據(jù)業(yè)內人士透露,三星Note 9手機漲價,也是出于業(yè)績壓力的原因。一方面,三星手機銷量出現(xiàn)滑坡;另一方面,三星手機的研發(fā)費用和營銷費用急速攀升。根據(jù)歐盟委員會發(fā)布的2017年企業(yè)研發(fā)費用排名情況,2017年三星電子在研發(fā)上投入的總資金居然超過122億美元,華為的研發(fā)費用為606億元。來自韓國媒體的報道稱,三星去年的營銷費用大約在103億美元。正是因為在研發(fā)和營銷層面的高投入,才讓三星手機的利潤大幅下滑。
在全球手機銷量下滑的背景下,三星手機要實現(xiàn)利潤增長,漲價或許是最有效的策略。眾所周知,蘋果在iPad、Mac等硬件銷量大幅下滑的情況下,業(yè)績和利潤屢創(chuàng)新高,市值突破了萬億美元。有蘋果這樣一個成功的例子,三星手機勢必想通過漲價來改善利潤。不過,以華為、OPPO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品牌,漲價的初衷又是什么呢?
在國內市場,蘋果和三星是公認的高端品牌,與國產手機品牌相比,蘋果和三星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價格高?;蛞蛴诖耍A為才選擇用高價撬動高端市場?,F(xiàn)在看來,華為已經成為的躋身高端手機市場,與蘋果和三星齊名。當然了,過硬的手機品牌,是華為能夠用價格杠桿進入高端市場的基礎。今年,OPPO和vivo推出售價4000元以上的旗艦,也是要復制華為沖擊高端的路線。
寫在最后:為了利潤,蘋果手機不斷漲價,蘋果也成為一家市值萬億美元的巨無霸。同樣,受爆炸門影響的三星,也試圖通過漲價來改善業(yè)績。相比之下,諸如華為、OPPO和vivo等國產手機品牌,則是通過高價杠桿撬開手機高端市場的大門。由此來看,1萬元或許是這輪漲價潮的起點,而不是終點。說不定幾年后,2萬元的手機已經隨處可見。
請登錄以參與評論
現(xiàn)在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