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當你在大雨磅礴的鬼天氣里眼巴巴苦等出租車時,能想到會有網約車嗎?
有人說,這就是創(chuàng)新的力量,更是創(chuàng)業(yè)者的成果。如果沒有這些敢于創(chuàng)新的人,我們依然會看著拒載的的士司機揚長而去,會想著出了地鐵站是坐三輪還是黑摩的,會在饑腸轆轆的時候仍冒著風雪跑去路邊餐館打食……
因此,許多人認為創(chuàng)業(yè)就是要敢想敢為,只要點子新、模式贊,甚至僅有一個概念或奇思,就能在這個資本井噴的年代,獲得投資機構的青睞。
因此,除了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互聯網創(chuàng)新類型,很多令人目瞪口呆、匪夷所思且不為人所知的“奇葩”創(chuàng)業(yè)項目,也在不停地刷新著大眾的認知。
在這些奇葩的項目中,有一小部分拿到了機構融資,更多的卻是倒在離起點不遠的創(chuàng)業(yè)路上。從眾多的案例中,我們匯總了五類最“奇葩”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希望能為大家?guī)聿灰粯拥木尽?/p>
智能水杯:缺乏興趣支撐的“低能”產品
過去這幾年,大健康產業(yè)成了部分創(chuàng)業(yè)者關注的領域。
“有的人賣保健品,有的開中醫(yī)館,有的做線上醫(yī)療?!钡鬃佑X得,這些項目都太平淡無奇,并且缺了些許“科技感”。如今所做的事情不能標新立異,那么創(chuàng)業(yè)將變得毫無意義,“所以,我一開始就和水杯犟上了?!?/p>
他發(fā)現公司許多同事在上班期間,都容易忘記喝水,一天8個小時下來,所喝的水加起來不足兩杯。甚至有的同事直到下班前,都還沒喝完一杯水。
“正常人每天需要補充1500毫升水才是健康的,但目測所有同事這8個小時下來,連500毫升都沒有?!奔鬃痈嬖V懂懂筆記,這樣的喝水量很不健康,不利于新陳代謝,還容易造成皮膚干燥和皮膚老化。
在健康的飲水方式上,甲子似乎看到了商機。于是,他毅然辭職,并在朋友的幫助下,創(chuàng)辦了一家生產特殊水杯的公司。與普通產品不同的是,他所生產的水杯,全都搭載了“黑科技”,每個水杯均植入了監(jiān)測和計算芯片,期望打造成協助用戶健康飲水的“智能水杯”。
甲子告訴懂懂筆記,這款水杯能夠監(jiān)測水溫,提示用戶合適的飲水溫度,當水溫過低時,適當添加熱水。而在上班時間,水杯每隔一個半小時,就會發(fā)出鳴響,提醒用戶該喝水了;用戶單次加水量超過250毫升時,水杯也會有相應的提示,避免過量飲水。
“當水杯連接了APP之后,每天的喝水量都可以查詢?!彼硎荆绻贏PP上設置了“生理期”,那么每個月的那幾天來臨,水杯還會提示其增加喝水的次數和飲水量。而APP通過微信或微博登錄之后,還可以與好友比拼每日“飲水量”,看誰的飲水方式更健康,甚至還能通過飲水量匹配交友指數。
這款售價699元的“智能水杯”,上市之后主要通過電商和微商渠道銷售,但銷量卻十分慘淡。更有購買過水杯的用戶評論說,這就是個加了“溫度計”、“鬧鐘”和“藍牙功能”的水杯,功能無厘頭,價格也偏高。
最終,這款讓甲子引以為豪的“黑科技”水杯,過去半年時間僅賣出了不足100個。缺乏資金回籠,他無奈之下只能宣布公司倒閉,被欠薪工人的工資,也只能用庫存的“水杯”結算。
“有人說這是手機就能解決的問題,難道是我想復雜了?”甲子仍充滿疑惑。
喝水是人的本能,口渴了自然要喝水,即便是專注工作,只要設置了APP提醒功能,自然也能解決飲水不足的問題。至于盲目引用社交模式,把喝水量當成朋友圈比拼的項目,玩法雖然新奇,但卻缺乏實用性,更缺乏用戶興趣的支撐。因此,項目的失敗也只能說是意料之中。
虛擬女友:“窮屌絲”拿來告慰心靈的工具
“每到情人節(jié)、圣誕節(jié),我就覺得很孤單?!?/p>
一到節(jié)日,看著別人出雙入對,康佑就覺得十分羨慕。五年前創(chuàng)立了一家小培訓公司后,他一直以來都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工作上,沒有太多的娛樂的時間,更別提談戀愛了。
看到周圍一些朋友熱衷于在某寶上購買“在線女友”服務,卻只是與電話另一端的女子尬聊,他觸發(fā)了新的靈感。于是,他放棄了那個堅持五年卻一直半死不活的項目,重新創(chuàng)業(yè)。
他告訴懂懂筆記,兒時曾經玩過的電子寵物機讓他想到,做一個類似電子寵物模式的“虛擬女友”項目,可以通過日常養(yǎng)成,培育用戶心目中最完美的“女神”形象。
“這產品的潛力,絕對比電子寵物市場大多了。”為了尋找合適的“女神”形象,他開始沉迷在二次元世界里不可自拔,通過大量篩選比對,他精選了六個頗具代表性的日本動漫人物加以改動并復刻。
最終,經過近一年的開發(fā),他和團隊終于將這款“虛擬女友”的APP做了出來,“大家都覺得是手機游戲,但我覺得這是條活生生的生命?!?/p>
在APP中,用戶可以選擇自己喜好的類型,并賦予“虛擬女友”初始人格,有女王、有公主、有柔情、有刁蠻......在和“虛擬女友”的“交往”中,用戶可以通過約會、吃飯的形式,提升親密度。
如果遇到“女友”生氣,用戶選擇不同的解決方法,會有不同的結果,有的會增進感情,有的卻會損害關系。從APP的部分用戶評價中懂懂筆記了解到,這款APP的劇情設定,因為與真實的節(jié)慶假日掛鉤,有不少用戶表示體驗比日本任天堂NDS平臺的《心跳回憶》更有趣。
“這(APP)好不好,看下載量就知道了?!比ツ耆路萆鲜泻蠖潭倘齻€月,在各大應用分發(fā)平臺上(僅有安卓版本),這款APP的下載量就已經達到11.6萬,這讓康佑徹底找到了創(chuàng)業(yè)的成就感,“就這趨勢,可以盡快變現了。”
為了維持項目的運作,康佑在游戲里開始設置收費項目,比如部分“約會”的“高級餐廳”、買給“女友”的“名牌衣服”,都要額外充值才能購買。有了這些“奢華”體驗,用戶與“女友”之間的關系也將更加“親密”。
“但真正愿意花錢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玩積分的屌絲用戶。”為了讓更多用戶付費,團隊甚至提高了APP內容的付費門檻,連普通的“衣服”,也需要充值才能購買,“結果,變現不成功卻把日活拉下來了。”
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康佑,為了慰藉自己而創(chuàng)造的“虛擬女友”,在短暫的輝煌之后,成了另一個半死不活的項目,僵尸用戶堆積,變現也遙遙無期。
許多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者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都喜歡以自己的愛好為出發(fā)點,不考慮市場需求以及受眾群體。隨著項目雛形建立起來之后,卻發(fā)現受眾群體消費能力低,產品叫好不叫賣,最終造成了項目變現難的困境。
極限直播:把“事業(yè)”和“生命”捆在一起
直播行業(yè),在過去一年造就了不少“成功人士”,一些才藝能力出眾的個人,因為直播的火爆而獲得了財富。正因為通過“直播”創(chuàng)業(yè)如此簡單,所以大量的年輕人也紛紛進入直播行業(yè)。他們通過平臺的曝光,有的淘到屬于自己的金礦,有的則過了一把“名人”癮。
然而,人多了自然就形成了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弱肉強食的競爭。于是,曾經各自安好的主播們,也不得不各出奇招應對競爭,甚至不惜“拼了命”也要搶占流量。
懂懂筆記曾在《極限運動主播:為什么我在用“命”博君一笑》一文中,介紹過這樣一位“玩命”主播。
曾經憑借精湛的競技技術,插科打諢的講解形式,收獲不少粉絲關注的游戲主播冷俊,在短暫輝煌后,在滿屏的“長腿酥胸”里敗下陣來。心灰意冷的他發(fā)現,自己已經離不開主播這一行,為了尋找獨特的競爭壁壘,他放棄了游戲,當起了一名“極限主播”。
在下決心搶占直播領域里的“最高點”后,他開始做起了“高空跑酷”的直播,全然不顧生命危險,只為博得粉絲一贊。
在開播后短短一個多月時間里,冷俊的人氣就急劇回升,每次直播都有近十萬粉絲同時在線觀看,轉眼間,他就成了一個知名網紅,收入增加、名氣漸長。
漸漸“膨脹”起來的他,開始嘗試在相鄰的大廈和樓宇之間徒手跑酷,卻因為一次意外,整個人都懸在了高樓外,差點沒了命。慶幸的是,他被巡檢的大廈保安救起,撿回了一條命。但卻從此放棄了直播事業(yè)。
在吳詠寧事件之后,有人說這些“賣命”的極限主播沒有家庭責任感,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妻兒。然而冷俊卻告訴懂懂筆記,許多極限主播的初衷,卻是為了對得起生活,對得起窮困的家人,方才鋌而走險,把事業(yè)和生命捆綁在一起。
這樣的“事業(yè)”并不值得推崇,而在“創(chuàng)業(yè)”路上拼命的主播們,很多行為也確實令人唏噓。搏命得來的財富,還要有命來享受。一旦失手,那些曾經的掌聲和鮮花會迅速將其遺忘。
網上靈堂:互聯網改變不了資源壟斷下的殯葬業(yè)
互聯網+金融、互聯網+停車、互聯網+外賣......
如今,無論什么傳統產業(yè),只要在互聯網+的加持和包裝下,搖身一變都會顯得無比高大上。既然有人敢拿“命”創(chuàng)業(yè),那自然也就有人敢做“生死”生意?;ヂ摼W+殯葬業(yè)雖耳熟能詳,但想觸及這個行業(yè)卻需要太大的勇氣。
此前,懂懂筆記曾在《“死了么”從業(yè)者獨白:在嘲笑里創(chuàng)業(yè),也在自嘲中反思》一文中,介紹過這樣一位“特殊”的創(chuàng)業(yè)者老梁。
因為詬病傳統殯葬產業(yè)收費高、不透明等現象,老梁想利用互聯網思維,打破傳統殯葬產業(yè)的信息壁壘,并利用電商模式,讓殯葬產業(yè)的消費透明化,使更多人不再談“死”色變。
“我做了這么多年IT,開發(fā)網站和移動端應用就跟玩似的。”辦事風格雷厲風行的老梁,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與團隊開發(fā)出了基于殯葬業(yè)優(yōu)化的電商平臺+APP,并在2016年底開始上線。上線后,雖然往生者的家屬能夠通過網站和APP,了解、購買到一些價格實惠的墓地,但平臺卻始終無法擺脫“中間商”的身份。
老梁告訴懂懂筆記,為了讓平臺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他帶領平臺和團隊,開始涉足白事風俗業(yè)(花圈、葬禮、場地、法事等)。為了減輕家屬負擔,免去大量繁瑣的流程,平臺整合了大量相關服務提供商,并在儀式上為往生者和家屬提供“一條龍”服務。但由于不熟“業(yè)務”,老梁和團隊意外的將一場葬禮搞砸了。
因為這一場“事故”而聲名狼藉的老梁,只能轉戰(zhàn)互聯網殯葬的增值業(yè)務,建起了付費使用的“網上靈堂”,供往生者親友吊唁。但這項大受家屬歡迎的增值服務,卻因為管理上的漏洞,造成一些好事之徒通過平臺肆意謾罵往生者,為家屬帶來無法彌補的二次傷害。最終,老梁不得不將公司關閉。
雖然許多標新立異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因為取巧所以更容易引發(fā)眼球關注,但在資源壟斷下,殯葬行業(yè)里的那堵“灰墻”或許不是用互聯網技術和思維就能輕易破除的。所以,從創(chuàng)業(yè)伊始,老梁的項目就已經注定了失敗,他和他的“死了么”APP也因此成了大家茶余飯后的笑談。
“火星”房產:這不是創(chuàng)業(yè)而是“龐氏騙局”
如今,一提起房價,幾乎所有人都會搖頭嘆氣。房價高企不下,成為很多年輕人的心病。當然,這其中不包含早些年就投資房產的土豪。
“投資房地產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資金積累。”在畢業(yè)之后就來到深圳打拼的嘉宏,原本是一名房屋中介公司的普通業(yè)務員。他發(fā)現自己每個月六千塊錢的工資,別說創(chuàng)業(yè)或投資買房了,就連生活都過得捉襟見肘,“整天就想著怎么賺外快,多賺點錢?!?/p>
聽聞投資房地產很賺錢,但苦于沒有積蓄,他只能羨慕那些家底厚實并早早買房的同事。在一次大學同學聚會上,抵不住相互攀比的氛圍,嘉宏便“吹噓”自己在深圳關外擁有兩套房子,竟然引來所有人羨慕的眼光。他還發(fā)現,無論如何吹噓,都不會同學會較真考究這件事情的真假。
“所以,我覺得這是個創(chuàng)業(yè)的機會?!弊砸詾槁斆鞯募魏辏_始參加各種創(chuàng)業(yè)培訓,并迷上了眾籌。一番琢磨之后,他開始在自己的朋友圈、微博曬自己的“房產”,而這些看似真實的圖片,卻是他帶客看房時拍攝的。他曬出這些“房產”的目的,就是為了吸引眾籌資金,“很多想投資房產的人跟我一樣都缺錢,但眾籌的投資方式,就可以減少資金的投入?!?/p>
他告訴懂懂筆記,所謂眾籌房產投資,就是將房產所有權人為的分成若干份,每一份價格均攤,然后由若干投資者認籌。由于每份的金額不高,對于那些想要投資房地產卻苦于缺少資金的人而言,簡直就是福音。倘若房價上漲,那么所有認籌的投資人,都可以按照購買的份數,按比例分得收益。
這種眾籌投資房地產的模式,看似沒有什么硬傷,但是嘉宏采取的卻是欺騙方式。更要命的是,當真的有人被朋友推薦找上門來,想要投資認籌房產的時候,名下無房的嘉宏,只好以帶客戶看房的形式,讓有意向的投資客 “實地考察”一番,再用各種理由推脫無法出示相關房產證明。
為了面子和圓謊,他還花錢在威客網上雇人設計了一個所謂的房產眾籌平臺“火星房產交易所”,甚至偽造了一些行業(yè)證書和房產證明,用以增加客戶的信任。
前來認籌的投資客,在熟人的介紹下也多了起來,資金越滾越大。但此時,他卻沒有拿這筆資金購置房產,而是投資了銀行的高風險、高回報理財項目,“只要能增值,投資人能拿到錢就不會慌。如果有著急要錢的也不怕,最多就先給他變現,信任度和口碑依舊還在?!?/p>
然而,打了一手如意算盤的嘉宏卻萬萬沒想到,整個項目因為投資理財項目的跳水而迅速失控。最終,他所期待的“事業(yè)”也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龐氏騙局”,在拆東墻補西墻為部分同學、親友退款后,他只能通過向親戚、銀行、小貸機構借款,結清了所有認籌投資人的款項。
所幸的是,及時醒悟的嘉宏并沒有釀成大錯。而欠下近600萬債務后,他只能重回打工者的生活,下班后去開網約車(還兼職家教),以求早日還清欠款,“要不是為了爹媽,我估計早就選擇結束生命了。”
追逐紅利,追逐風口,在這個最好的創(chuàng)業(yè)時代,涌現了大量躊躇滿志的創(chuàng)業(yè)者。無論是菜鳥還是老炮,不走尋常路成為一部分人的共識,大量奇葩的項目層出不窮。
這其中,有些是真想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有些就是想搏一把資本“痛點”,抱著僥幸心理套點融資。
創(chuàng)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但創(chuàng)業(yè)者盲目創(chuàng)新或是心存投機,就有可能造就出“奇葩”項目。俗話說的好: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也許,這些奇葩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都只是個案,但每一個都足以讓人活久見。
對于那些腦洞大開,空有一番想象卻沒有摸清楚市場需求、應用、模式、資源的創(chuàng)業(yè)者,造奇葩真不如腳踏實地打份工。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yè)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fā)布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tài)鏈戰(zhàn)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請登錄以參與評論
現在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