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兩輪車能跑通換電模式嗎??」
能讓純電動汽車在短短幾分鐘內“滿血復活”的換電模式,一直被譽為是消除車主續(xù)航焦慮、解決充電難題的補能終極模式,蔚來、吉利、寧德時代等企業(yè)紛紛駛入賽道,并開始布局各自的換電站網(wǎng)絡。
然而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國內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已經(jīng)突破了100萬輛,全國充電基礎設施數(shù)量為391.8萬臺,而換電站的數(shù)量僅有1582座。顯然,有限的站點規(guī)模讓換電模式變得略顯“骨感”。
盡管換電模式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fā)展稱不上順利,但在兩輪電動車領域,卻似乎多點開花,像“阿里系”哈啰、中國鐵塔、豪爵與雅迪共同打造的換換等,都是行業(yè)的主流玩家。
根據(jù)中國自行車協(xié)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1年底,中國兩輪電動車的保有量為3.4億輛。加上新的消防法規(guī)中嚴禁兩輪電動車上樓,各種因素所催生的補能市場,似乎不容小覷。
那么,兩輪電動車換電模式的出現(xiàn),能否徹底改變用戶的補能模式、用車體驗?新能源汽車換電的痛點,是否也會在兩輪電動車換電模式上有所體現(xiàn)?兩者之間,有無經(jīng)驗借鑒的可能性?
「?01?」
兩輪車換電“宜商不宜家”
兩輪電動車用戶,苦充電久已。
相比新能源汽車,兩輪電動車不具備快充能力。因此,充滿一臺續(xù)航約為40公里的兩輪電動車,往往需7~8個小時。如果用戶的通勤距離稍微長一些,基本得每日一充。
“車子只要充電,七、八個鐘拔不了,臨時想出門買點東西都只能走路?!币荒昵?,家住深圳龍崗寶龍的張玫(化名)為了方便上下班、接送孩子上下學,購買了一輛兩輪電動車。
他每天下班回家給車子充上電,第二天早上滿電出行,也還算方便,但后續(xù)發(fā)現(xiàn),小區(qū)里電動兩輪車越來越多,回家能否給車順利充上電全看運氣,“要是睡前還是搶不到空閑的插座充電,第二天就得搭公車了。”
最近,深感兩輪車充電不便的張玫,在出租屋附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換電箱,箱體上“極速換電”的標語深深吸引了她。然而,在掃碼、了解換電流程之后,她卻打了起退堂鼓。
“一個月?lián)Q電20次的話,收費99元。如果是不限次換電,收費299元。”張玫告訴懂懂筆記,相比充電,即便自己選擇最低的99元/20次月?lián)Q電套餐,補能成本并無優(yōu)勢。
即便每天都給兩輪車充電,每次充電8個小時,按照目前深圳大部分300W充電樁收費為1元/4小時計算,也只需要2元。即便日充,每個月也只需要60元。若購買充電月卡的話,30次充電僅需40元,成本更低。
然而,對于她的這種顧慮,一家電動兩輪車換電站的經(jīng)營者張先生卻不以為然,“實話說,換電站的目標,要是錙銖必較的家庭用戶,我們加盟商早就餓死啦,換電站主要的用戶其實是外賣員?!?/p>
他告訴懂懂筆記:即便專為跑單設計、搭配了大容量鋰電池的商用兩輪車,充滿一次電也需要6小時,以續(xù)航 80 公里計算,很難支撐騎手一天的業(yè)務量。有數(shù)據(jù)顯示,外賣員送30單外賣,大概需要跑100公里。
“有很多外賣小哥說,有時跑完午餐,下午就得給車子充電,晚餐再跑。”為了不錯過晚餐的高峰期,不少外賣員只能放棄上班族叫下午茶外賣的小高峰,“至于跑下午茶訂單的外賣員,往往又會錯過宵夜的小高峰?!?/p>
即便有外賣員購買了兩塊電池,一塊用、一塊充,隨時替換,但張先生對此坦言,經(jīng)過幾年的發(fā)展,曾經(jīng)紅極一時的智能充電柜大多長期失修,已經(jīng)影響正常使用。《北京日報》記者曾走訪過8個小區(qū)的智能充電柜,發(fā)現(xiàn)有5個存在“罷工”情況。
可見,兩輪車換電模式的出現(xiàn),讓以跑單、計量決定每天收入的快遞騎手,不再因為充電等待的問題,錯失了賺錢的機會。有幾位使用了換電服務的外賣員也透露,每個月299元的換電費用,對他而言不難接受。
畢竟,一天省下6小時充電時間,外賣員能多跑15~20單外賣,按一單4~6元的外送費計算,每月可多賺2500元左右。是真正意義上的花錢買時間,時間就是金錢。
只是,看似“利好”外賣騎手錢包的兩輪車換電模式,普及、推廣上仍有一定的弊端,而且與新能源車領域的換電模式的弊端比起來,不能說毫無關系,只能說是一模一樣。
「?02?」
迷你版“新能源汽車換電”?
“換電真的很方便,但前提是得先換車?!?/p>
廣州一位外賣騎手張旭(化名)告訴懂懂筆記,上周,他在收工回出租屋路上,看到路上有同行騎手,正在換電柜前掃碼換電,了解一番之后,他發(fā)現(xiàn)換電真的能幫他節(jié)省很多時間,跑更多單,賺更多的錢。
然而,電動兩輪車要想通過換電的方式補能,前提是車型支持換電。而他剛剛購買不到半年的商用兩輪車,還是鉛酸電池的。因此,要想換電補能,就必須購買換電品牌指定的車型產品。
“我稍微對比了幾家品牌,續(xù)航百公里可換電車型,基本都要4500元。”至于與新能源汽車類似的租電(車電分離)方案,則裸車價格為2800元左右,每月租電59元,并承諾1~2年在網(wǎng)(保證使用),每月免費換電15次。
張旭坦言,自己尋思著每月15次免費換電,跑外賣完全不夠用,因此,他一開始便放棄了所謂的車電分離方案。并打算賣了現(xiàn)在的車貼錢買臺換電車,“但估了一下價,我還要貼近 1500元,所以還是考慮看看。”
當然,除了相對昂貴的車價之外,導致他“考慮看看”的因素,還有擔心自己買了換電品牌指定的車型之后,相當于“在一棵樹上吊死”——畢竟,不同品牌換電車之間的電池不通用。
- 首先,與新能源汽車換電的現(xiàn)狀一樣,電動兩輪車換電的電池,并沒有統(tǒng)一標準、統(tǒng)一協(xié)議。因此,A品牌的指定的換電車型,往往不能使用B品牌出租的電池,“就像蔚來的車,只能去蔚來的換電站換電,一樣的道理呀?!?/strong>
- 其次,一旦換電品牌倒閉、跑了,自己花錢買的電動兩輪車,日常補能難免會受影響。除此之外,由于換電模式中的電池、渠道缺乏可替代性,品牌自然也就掌控著換電的收費,說漲就漲,買了車的用戶毫無“安全感”可言。
“還有一部分換電品牌,機柜、網(wǎng)點還很少,騎手換電還不一定會方便?!鄙钲隍T手小陳透露,不同區(qū)域同一品牌的換電站,往往不均勻,間隔參差不齊,“咱就說坪山區(qū)吧,有時候方圓 7、8 公里找不到一個換電站?!?/p>
為了驗證他的說法,懂懂筆記下載了好幾款兩輪車換電APP,查看換電站的位置,均發(fā)現(xiàn)布局不均的問題,其中一家承諾宣稱“5公里一個換電站”的換電品牌,不少換電站之間的距離,甚至隔著十幾公里。
“而且,兩輪車換電站,電池調度的手段跟共享充電寶一樣,一切隨緣?!毙£愓f,如此一來,經(jīng)常造成很多換電需求高的區(qū)域,一電難求,而需求低的,大量滿電電池閑置,又浪費資源。
不難看出,諸如電池標準不統(tǒng)一、不通用,換電站數(shù)量有限、分布不均勻等新能源汽車換電業(yè)務發(fā)展的弊端痛點,在電動兩輪車換電模式下,也是同樣存在的。
可即便如此,未來電動兩輪車換電模式的普及與推廣,仍要比新能源汽車換電業(yè)務更為順利。這到底又是為什么?
「?03?」
將來兩輪車只買可換電的?
“相信我,以后除了外賣員以外,換電的用戶會越來越多?!?/p>
聊及電動兩輪車換電的話題,在深圳西鄉(xiāng)經(jīng)營電動兩輪車店的小趙,始終透露出對換電模式前景的滿滿自信。他告訴懂懂筆記,今年三月,他在了解電動兩輪車換電模式之后,便果斷轉型成為了換電專門店。
換句話說,他目前店里所有的電動兩輪車,均是可以換電的。即便在轉型之后的幾個月里,不斷有顧客質疑,兩輪車換電最終能否成為主流,他都仍然認定換電將是兩輪車補能的終極模式。
“目前,換電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以及兩輪車的迭代頻率都讓我看到希望?!?/p>
小趙解釋道,很多消費者可能覺得換電很方便,但目前自家兩輪車還能用,換掉實在太浪費,同樣是“下次一定”——將來買電動兩輪車再考慮購買可換電型號。至于換車的節(jié)點,往往不會讓車企等待太久。
有專家認為,當前電動兩輪車的自然更替周期為3~5年,甚至有不少用戶,只使用了1~2年,便會出于對更長的續(xù)航、更好的行駛品質、更高的智能程度,選擇更換一臺新的電動兩輪車,迭代周期比新能源車短多了。
艾瑞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中國兩輪電動車累計銷量達成4100萬輛。浙商證券的分析則認為,在電動兩輪車保有量和自然更替周期的推動下,行業(yè)未來年銷量預計約6000萬輛。
“只要換電模式足夠便利,使用的人漸多,價格趨于實惠,廠商宣傳得當,很有可能在3~5年的迭代節(jié)點,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選擇購買可換電的兩輪車?!倍?,小趙強調,換電的車型,不會比同級別、同續(xù)航鋰電車貴多少。
目前,顧客覺得換電車貴,絕大部分是拿可換電的車型,去對比傳統(tǒng)鉛酸車型的價格。畢竟,花大幾千元購買一臺可換電的電動兩輪車,相信不少用戶都能承受得起。但花幾十萬買一臺可換電的新能源車,消費者就得想一想了。
此外,由于電動兩輪車電池容量低、成本低,設置換電柜的場地要求較小。因此,普及電動兩輪車換電需要的投入不會很高。街角、便利店、社區(qū)空地處,都可以設置兩輪車換電柜,操作采取自助形式,也無需人工成本。
“電動汽車上的電池要十幾萬元。兩輪車即便是能跑100公里續(xù)航的便攜鋰電池,價格也才小幾千塊錢,機柜成本也才幾千,很多企業(yè)都敢出手押注換電業(yè)務?!毙≮w表示,目前,兩輪車換電領域里的玩家,既有生產企業(yè),也有中小創(chuàng)業(yè)者。
【結束語】
正是因為電動兩輪車需求大、迭代快,換電硬件、場地成本投入并不大,電動兩輪車換電模式,難免比新能源車領域的換電業(yè)務,走得更快,也更順利,市場前景也更加廣闊。
至于行業(yè)標準不統(tǒng)一、電池不通用的問題,不少業(yè)者也希望行業(yè)內有廠商牽頭,制定一系列的標準、規(guī)范,讓電池通用、通換,從而從根本上打消用戶的顧慮——畢竟新能源汽車的換電標準不統(tǒng)一,恰恰是其發(fā)展中最大的攔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