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零壹
真情實感連追三日,喜怒笑鬧樣樣齊全,讀娛君在觀劇之前很難想到《警察榮譽》的風格會這么接地氣。
畢竟和警察有關嘛,印象里都是心思縝密的刑警和算無遺策的殺手和展開對決,可八里河派出所民警日常卻是:幫村民們勸架、看監(jiān)控查誰偷了尿不濕、幫小女孩送貓、處理鄰里各種奇葩理由投訴……
不僅如此,逢人就叫哥的見習警察李大為和“變臉王”王守一所長更是搞笑擔當,更新沒幾集金句和名場面就貢獻了一堆,社交平臺和豆瓣上網友討論的關鍵詞基本都是“怎么那么搞笑”、“小時候生活劇了”以及大量的“哈哈哈哈哈”。
這部劇自從上線以來,熱度一路飆升。不僅是今年愛奇藝站內內容熱度最快破8000的劇集,在社交媒體也帶動著不少觀眾的情緒:#警察榮譽是生活劇文藝復興吧#、#警察榮譽沉浸式體驗民警生活#等微博話題閱讀量不斷升高。播出后,其在平臺的觀劇氛圍也出奇地好,彈幕區(qū)天然形成了追劇禮儀,結尾時觀眾們都在互道晚安相約“明晚見”。由此可見,不同觀眾群體對這部久違的生活劇各有偏愛。
熱度迅速飆升、社交平臺討論熱烈、題材聚焦煙火市井中的普通百姓日?!毒鞓s譽》有著成為2022年又一部“國民大劇”的底子。
有多久沒看到這么接地氣的劇了?
“你們所群眾滿意度不低啊,百分之九十三點四!”
“全市163個派出所,你們排144!”
劇集詼諧幽默的開篇,瞬間將派出所這個職場小生態(tài)的情況交代了清楚,順勢也引出剛到來的四個新人:碎嘴又逗比的“搭頭”李大為、下基層鍛煉的北大法學碩士楊樹、已犧牲的前所長之女夏潔、態(tài)度積極但有些愣頭青的趙繼偉。所長費盡心思給四個新人安排了四位老警師父,故事基本就圍繞著師徒們組成的人物群像而發(fā)生。
這樣新鮮的“生活流”設定,是《警察榮譽》前期的口碑超出預期一大原因,觀眾的確很久沒有看到這樣觀感愉悅、又如此貼近普通百姓日常的劇作了。有部分觀眾因此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經典生活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更有觀眾稱《警察榮譽》為電視劇版的《守護解放西》,它們同樣的有喜氣、正氣、煙火氣。
那么怎么形容《警察榮譽》?
如果用畫作來比喻,市井百態(tài)就是鋪開的畫布。從第一集第一個鏡頭開始,《警察榮譽》就已經在強調這部劇不是講那種驚天大案和生死對決,而是尋常百姓的普通生活。首個長鏡頭就呈現(xiàn)了場景的煙火氣,從城市上空下降到擺著攤、跑著三輪車的雜亂小巷,跟著警車轉到派出所;所有人設、臺詞,甚至是群演的塑造都多方位營造一種人多事雜的煙火氛圍。
溫暖和幽默是畫幅的主色調。喜劇元素的得當運用,是《警察榮譽》收視開門紅的大功臣。劇中,張若昀飾演的李大為,就總能在各種場合,靠著一張嘴正中“喜感圓心”。
基層警情五花八門,也鬧出不少逗笑場面。有投訴樓上過夫妻生活動靜太大的,被李大為巧妙處理;也有回遷村民鬧事,被王所長用四只雞勸退息事寧人的……
雖然中青兩代民警各有各的煩惱,有的是原生家庭困局,有的因為工作往事而一度寒心,也有經濟或生活上的不如意,但《警察榮譽》并未試圖去強化這些負面情緒,畫面色調多是暖色,搭配或活潑、或溫柔的配樂呈現(xiàn)搞笑日常和民警工作的高光時刻?!毒鞓s譽》整部劇溫暖、可愛的觀感,堪比新時代情景劇。
正向觀念是不變的底色。以樂觀精神去表現(xiàn)平凡日常,并不意味著矮化他們的職業(yè)精神,從活潑喜感的臺詞和情節(jié)中,看到人性閃光的正面。當被迫留守醫(yī)院、照顧靠訛人換取醫(yī)療救治的老人時,李大為一邊貧嘴念叨,一邊細心照顧老人的衣食起居,也經由調節(jié)老人與兒子決絕的父子關系,重視了自己與父親化解不開的矛盾。這群基層民警未必是上天入地的孤膽英雄,但正是我們身邊默默奉獻的平凡英雄們的真實寫照。
煙火民生,平凡日常中的現(xiàn)實力量
對影視劇創(chuàng)作來說,呈現(xiàn)真實社會比拍虛構的故事更有難度。而“真實感”的營造不僅要滿足普通大眾的預期,有時為了客觀呈現(xiàn)也只能超出這種預期。比如《警察榮譽》里五花八門的警情:遛狗不拴還碰瓷的老人、平時不管父母結果一起來爭拆遷款的兒女……一些觀眾甚至會覺得“是不是虛構的、太戲劇化了”。
其實《警察榮譽》里的事件幾乎都能在現(xiàn)實中找到真實案例,編劇趙冬苓老師也在前期深入派出所實地采訪考察,為劇本提煉了豐富真實的素材,這種真實的藝術呈現(xiàn),也引得網友感慨“有過類似經歷很有同感!”
同時,該劇導演丁黑的功力扎實細膩,為《警察榮譽》打下良好的創(chuàng)作基礎。團隊實景打造出了一個八里河派出所,日常出警去到的街頭巷尾也全部采用實景拍攝。導演調度大量群演和長鏡語言,結合紛雜的背景音,從視聽層面為作品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境。同時,年輕主演們對生活的熱情,老戲骨們對生活的體味等都令這部作品具有充沛的現(xiàn)實主義魅力。
劇集明顯的現(xiàn)實主義風格,也承擔起了更多社會責任。隨著四隊師徒每日“出警”的案件中可以看出,在“有問題找警察”的背后,大多案件都無法一板一眼應對處理。當遇到倚老賣老的遛狗老人,以及鄰里噪音的投訴,更多時候是磨練中積累的生活智慧,調節(jié)核心矛盾,但在面對復雜案情時,楊樹、李大為等年輕一代民警也會有與前輩截然不同的理念和堅持,如在處理遛狗案的過程中,被老頭家人騷擾的小夫妻拒絕調解簽字,楊樹提議他們動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曹建軍則更希望兩方盡快達成和解,師徒理念再次出現(xiàn)分歧。
李大為則在一次出警中不顧師父提前再三叮囑,私自行動徒手抓捕結果手部負傷,李大為還得意洋洋抓住了師父追查已久的嫌疑人,但卻遭到了師父和所長的嚴厲批評,最終才理解了辦案中信息互通,團結協(xié)作的重要性。《警察榮譽》選擇去呈現(xiàn)社會矛盾的真實無奈,讓大眾看到“不完美”或許是糾紛處理過程中的常態(tài),但在理念的沖突和辯證之中,也埋下了關于情感和職業(yè)責任的更多伏筆,后續(xù)的劇情很可能會觸及更深刻的議題。
對于《警察榮譽》蘊含的現(xiàn)實主義價值,愛奇藝高級副總裁、《警察榮譽》總制片人戴瑩認為,重點在于對“相互理解”的號召,當我們站在民與警的不同方位,視角也隨之不同,《警察榮譽》嘗試通過對細枝末節(jié)的描繪,展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和解與包容。
愛奇藝的“國民寬度”
從2021年《覺醒年代》《山海情》等作品收獲超出預期的口碑和熱度以來,長視頻行業(yè)就已經慢慢形成了新的共識:“國民級”將成為行業(yè)頭部內容的真正代表,制作精品化、題材現(xiàn)實化、主流化的國民大劇展現(xiàn)了超越年齡、地域、性別的全民級影響力。
在讀娛君看來,一部劇能稱得上有“國民屬性”,既要覆蓋廣泛受眾,也要有顯著的社會正能量引導價值,用更簡單的話來說,要挖掘出影視劇的“時代價值”所在。今年愛奇藝接連推出的多部國民大劇都有這樣的特征——作品與時代主流群體產生共鳴,也與中國文化和大眾情感訴求同頻共振。
《警察榮譽》不是孤例,2022年以來,愛奇藝的“國民級內容”其實從未斷檔。年初播出的《人世間》以周家三代人視角切入,真實呈現(xiàn)出一幅中國社會發(fā)展變遷的畫卷以及普通百姓自己的史詩,家庭冷暖、理想大義,不同年齡層的觀眾被不同的理由所感動;此后《心居》接檔播出,以對心之居所與幸福關系的討論出發(fā),引發(fā)大眾對家庭、婚戀、都市職場的許多新思考;《親愛的小孩》則以前所未有的真實視角呈現(xiàn)了生命延續(xù)的真諦,最終重新發(fā)現(xiàn)人性純良和陽光向上的力量。
不僅如此,《獵罪圖鑒》《對決》《風起隴西》《暗夜行者》等多元類型劇也在各垂類賽道中走紅出圈,現(xiàn)象級綜藝《萌探探探案》第二季回歸即爆,熱度直登Vlinkage網綜播放指數榜首,多品類的優(yōu)質內容將平臺熱度強勢推高,愛奇藝二季度將接棒一季高熱繼續(xù)在行業(yè)領跑。
*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需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