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汀
“后浪”們的確有了后浪應有的勁頭。
在五四青年節(jié)前一天,B站發(fā)布了獻給新一代的演講視頻《后浪》,國家一級演員何冰的臺詞功底,再加上足夠龐博大氣的配樂,確實能夠讓每個看視頻的人都泛起熱血。不過有意思的是,與B站上滿屏幕“奔涌吧,后浪”彈幕相對應的,在B站之外有關這個演講的討論聲并不那么友好,指責其僅是一碗雞湯的聲音不在少數(shù)。
年輕人中有人愿意為一個熱血視頻干杯,也有人會思考一個視頻的欠缺及其所帶來的影響,這樣能夠有自主選擇、主動思考的機會與能力,其實恰好也符合了《后浪》中想要傳達的核心思想——新一代年輕人更值得被看好。
盡管B站這份送給年輕人們的視頻禮物,沒能討好到所有年輕人,但圍繞這支視頻的討論也確實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當代年輕人的思考,這大概也正是《后浪》這支視頻會出現(xiàn)的原因。
1
不可否認的是,《后浪》不是一個純粹的禮物,它在為年輕人打氣加油的同時,也是一張B站遞出的名片,30多位UP主視頻素材穿插其中,支撐“你所熱愛的就是你的生活”論點,無疑是在向更多年輕人招手,歡迎他們的到來。
當然,外界對這支視頻的不滿也多來自于這些UP主的素材,因為其中所展示的內(nèi)容大都不夠普通,高空跳傘、環(huán)游世界、穿漢服跳舞、電競捧杯……這些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內(nèi)容都太過美好,因而大量的聲音在諷刺自己是被淘汰的后浪。
誠然,這支視頻中最搶眼的內(nèi)容都足夠夢幻,離大量中國普通年輕人都很遠,但B站用戶仍比較接受,并非是因為B站年輕用戶都過上了這樣的生活,而是因為他們的熱愛被看到、被肯定了,這就和粉絲看到了偶像有了更好的番位、更大的舞臺而高興一樣,B站年輕人的歡呼,更多是歡喜于自己身處的文化社區(qū)正在變得更包容。
某一天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在B站上還可以學習、可以看財經(jīng)分析,這樣的結果是用戶和B站都不一定想象到的,而這種變化也讓更多人成為了UP主,更多年輕人參與到表達中,共同造梗,把文化社區(qū)的邊界不斷擴大。B站當下所能對外呈現(xiàn)的超出普通的美好,很大一部分來自于用戶們的自我創(chuàng)造,這才是B站用戶激動的一點。
回過頭來說,當下能夠制造出這樣一支出圈的宣傳視頻的平臺并不多,一個明顯有平臺宣傳意味的內(nèi)容還能夠被用戶簇擁,無疑說明了B站用戶對小破站確實愛得深沉,演講人何冰的選擇、文案中對用戶創(chuàng)造的肯定,都更符合了B站用戶的期待,如果這支視頻被定位于送給B站的年輕人,那么想來外界對其的消極討論聲很可能會減弱許多。
2
B站這一次的動作,確實有明顯的不足之處。在這樣一個有1.3億年輕人的文化社區(qū)中,過著平凡生活分享普通人生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外賣小哥、工地女孩也都是活躍在B站上的年輕人,但B站沒有選擇展示他們,確實是對所謂“青年宣言”的重量看得太輕了。
而也正是這份“輕視”,讓視頻出圈后引來了更多青年的不滿。大部分對《后浪》不認同的聲音,基本都出于視頻無視當代青年所面對的社會大環(huán)境的憤懣,擁有選擇權的并非是所有年輕人,能夠把熱愛變成生活也不是所有年輕人的能力,這些來自外界的反饋都完全正確,不過在讀娛君看來,有發(fā)聲權的人為沒有選擇權的人發(fā)聲,這本身就讓我們感受到了當代青年身上的閃光點。
時代的車輪要如何轉動,并非是一個文化社區(qū)所能左右的,不過在這其中被裹挾的青年們,確實比上一代年輕人擁有了更便利的信息獲取與表達場地,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能夠看到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中的另一批人,去試著與他們共情,這本身就是這一代青年所展現(xiàn)出的善良。
因為一支視頻引發(fā)當代青年的思考,這可能也是《后浪》給年輕人們提供的另一種價值。
其實,在五四青年節(jié)這個節(jié)日,如果摒除掉那些“前浪”與“后浪”的潛在對比,當代青年確實也值得一場肯定。因為他們的樂于分享,讓更多人看到了自己不可能經(jīng)歷的人生,因為他們的敢于表達,讓更多人感受到了人與人的溫情,因為他們的創(chuàng)造,讓更多人讀到了、看到了一個個精彩的故事,這些都值得我們給予鼓勵與肯定。
“后浪”或者說年輕人自然永遠是一個社會發(fā)展的希望,而通過這一次的討論我們也確實看到了當代青年迸發(fā)出的光亮,雖然《后浪》這支視頻有一些不足,但不妨礙讀娛君想對所有年輕人說一句:我們一起奔涌吧。
*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需注明出處
請登錄以參與評論
現(xiàn)在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