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洛
截至稿前,騰訊視頻打造的國內首檔導演選角真人秀《演員請就位》已播出了四期節(jié)目。作為表演類綜藝的首發(fā)彈藥,在行業(yè)內吸引了眾多關注。
首期節(jié)目中,《演員請就位》參加的50位演員根據(jù)戲齡劃分依次出場:0到5年戲齡的是以祝緒丹、董力、沈夢辰、彭小苒等年輕無懼的青年演員為主;6到10年戲齡的是以宋蕓樺、周奇、陳小紜、鄂靖文等具有代表作并渴望挑戰(zhàn)自我的品質演員為主;11到15年以上戲齡的是以明道、炎亞綸、鐘欣潼等被大眾熟知但想打破標簽的成熟演員為主。
戲齡有劃分,競爭無邊界。目前,節(jié)目依然處在演員甄別階段,通過與同組演員或助演嘉賓合作影視劇的經(jīng)典片段來一決高下,最終,“是去是留”這一選擇權在四位導演手中。
回歸綜藝層面,所有的內容最終服務于人的塑造、情緒的梳理和故事的構建。而《演員請就位》如何在一季的節(jié)目中,將眾多演員與導演們的人物形象立定、人物角色理清,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矩陣化的內容閉環(huán),是考驗導演組刻畫人物、整合內容與串聯(lián)故事的功力以及平臺方打造IP的能力。
選擇的與被選擇的
演員自主選擇導演,導演反選演員進組,這是節(jié)目初期的基本賽制。從節(jié)目的綜藝效果來看,每一次演員與導演的“抉擇之前”均是當期節(jié)目的一大高潮點。
節(jié)目第一期的開始,五十位演員擁有自主選擇權,依次出場選擇導演,每一位演員的選擇都牽動著場上人的心,形成了趙薇組多長腿美女、郭敬明組以男生為主等多元化的格局,而一切只是剛剛開始。
在每一段表演結束之后,導演們點評完畢進行選擇階段,對應的導演“多選一”,而其他導演則可以“橫插一腳”來選心儀的演員。導演們大都果斷,直接選擇心中更偏移的一方,但面對二者皆優(yōu)秀之時,反倒是陷入糾結狀態(tài)。
比如陳凱歌導演在面對《海洋天堂》的兩位演員牛駿峰與郎月婷甚至想突破賽制兩位都留下,趙薇在面對《粉紅女郎》的兩位演員沈夢辰和邢菲希望能夠通過抽簽決定,但這一切皆不得果,想要“罔顧賽制”的導演們的初心是出于惜才,堅守賽制的導演組是出于節(jié)目的公平與公正,使得導演們最終只能“罔顧情面”、忍痛割愛中“二選一”或是“三選一”。
在選擇期間,優(yōu)秀的演員們還得到他組導演的青睞,比如,對于原選了趙薇組的鄂靖文,在表演結束后,郭敬明拋出橄欖枝,直言,“選趙薇導演,你是三分之一的機會,選擇我是百分百的機會”;對于原是李少紅組的張哲瀚,趙薇更是直白表示,“我的組里缺男人”。面對其他組導演的邀請,演員們的再次抉擇又是一大看點。
當演員在面對“被選擇”時,有人選擇順勢而為,有人堅守初心,最終有人如愿以償,有人遺憾退場,而在節(jié)目里,演員在選擇與被選擇之間無非就是這幾種結果,而過程卻有千百種反轉和變化,但最終憑著導演們個人的專業(yè)判斷,并無套路可言。
每一個表演片段是一顆顆獨立的珠子,通過“選擇”與“被選擇”兩大元素將其串聯(lián)成為完成的故事線,便是節(jié)目前期的內容邏輯,這樣反復互換主體、進行選擇的內容片段對于綜藝節(jié)目而言,是節(jié)目整期故事線起伏的助推器,在一次次捉摸不定的反轉當中,帶動節(jié)目高潮迭起。
叫座的與笑場的
《演員請就位》每期節(jié)目將近三個小時,一般都只有4-5個表演片段,其中大量的篇幅都在于演出前導演與演員之間的磨合,以及演出后導演的點評與抉擇,囊括了大量關于表演的專業(yè)知識以及導演的個人見地,可以說是一堂面向大眾的在線表演點評課程。
在演員戲齡不一、演技參差不齊這一既定事實面前,《演員請就位》是一面不帶任何濾鏡的鏡子,真實呈現(xiàn)每一位演員的狀態(tài),真實反應了演員的業(yè)務水平。
幾期節(jié)目下來,叫座的與笑場的作品已然涇渭分明,演員實力亦是高下立見,既讓我們看到了趙文浩、薇薇這樣年輕一代95后演員的潛力,也揭露了董力、袁奇峰等跨界演員所存在的不足,以及明道、李濱這樣有著豐富表演經(jīng)驗的中生代男演員也面臨著新一輪的危機。
“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這是李誠儒對于《悲傷逆流成河》和《仙劍奇?zhèn)b傳》這兩個作品的綜合評價。尤其是在《仙劍奇?zhèn)b傳》這一表演片段過程中,讓觀眾出戲發(fā)笑。節(jié)目播出之后,網(wǎng)友對于演員的表演和導演們的點評再一次進行討論與解讀,引發(fā)了極高的關注,而事后祝緒丹、董力等演員也在微博上發(fā)表了相關的個人感悟。
其間也有一些作品的細節(jié)處理存在爭議,演員與導演們在現(xiàn)場進行了探討,比如郭月在演戲過程中出現(xiàn)美瞳掉落的情況,陳小紜和張云龍的作品《情深深雨濛濛》中關于書桓一角是否為渣男等等,這些都是考察演員包括對于角色的理解在內的基本素養(yǎng),亦是整個影視行業(yè)的縮影,所反映出的問題值得引發(fā)行業(yè)思考。
當然,也出現(xiàn)了不少好的作品。沈夢辰和邢菲的作品《粉紅女郎》讓一向嚴厲的李成儒罕見給與好評;阿嬌在作品《阮玲玉》中將阮玲玉這一角色刻畫得入木三分,引得全場稱贊,牛駿峰和郎月婷合作的《海洋天堂》亦是讓導演們贊嘆不已,最終選人時也讓陳凱歌導演萬分糾結,甚至萌生打破“二選一”節(jié)目規(guī)則的想法。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演員們所有的努力與經(jīng)驗的積累全部在舞臺上呈現(xiàn),無論作品是叫座還是笑場,都是演員自身實力的展現(xiàn),所收獲的掌聲與批評亦是演藝生涯路上一次寶貴的財富。
在《演員請就位》的舞臺上,回鍋肉與小鮮肉對決,跨界者與初學者探索,沒有人不想贏,可是總得有人輸,而在輸贏之間,有著甘心與不甘。
佛系的與狼系的
《演員請就位》中共有50位演員來參與,真人秀與電視劇本質區(qū)別在于,電視劇僅僅能夠讓觀眾記住了演員演繹的角色,但真人秀將臺前幕后的內容一一呈現(xiàn),提供更多讓大眾了解演員的空間,逐步讓觀眾了解、喜歡甚至被記住演員本身。
節(jié)目已播出四期,初期甄別也進入到了后半場,也有不少演員因其個人真性情而被記住,比如,因表演了《天下無賊》里劉若英飾演的王麗一角而得到肯定的包文婧哭著說:“薇姐,你不選我沒關系,因為我今天能夠在臺上演完她,我就覺得自己特別特別棒,我一定要讓我女兒看這個節(jié)目?!?/p>
每個演員來到《演員請就位》這個舞臺,都帶著各自的目的,在表達方式上的差異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標簽與符號。
演員的心態(tài)大概分為兩種:
一面佛系。入行十八年、戲齡十八年的阿嬌,是希望通過節(jié)目找回演戲的自信;出演過電影《過春天》的黃堯抱著學習的心態(tài)而來,希望能夠被導演們認識而來到這個節(jié)目;明年要參加藝考的周奇希望導演們不吝賜教。
一面狼系,將個人的“野心”公開在大眾面前。“我沒學過表演,我不是過來學習的,但我來這兒就是為了拿冠軍?!薄岸尾┪脑诠?jié)目首期這一自信言論讓不少人印象深刻,潛意識地被貼上了鮮明的性格標簽。盡管段博文在一眾演員中知名度并不高,但就因為這一句“我來這兒就是為了拿冠軍”,直到第四期他出場時,場下的演員都還記得這個梗。不管最終能否得冠軍,但立的這個flag足夠讓他在一眾演員中被記住。
角色之內全新塑造人物,角色之外做回真實自己,極致有棱角的人物性格容易在真人秀中出彩,也容易引發(fā)爭議。在第三期節(jié)目中,于小彤與黃堯、趙文浩共同演繹了《紅塵》,三人合演相對二人PK,個人戲份減少的確是不爭的事實。
在對于戲份分配的溝通過程中,陳凱歌用“不滿足”來評價于小彤,而在之后于小彤也是直言自己的不滿,對著鏡頭說出來很多演員不敢說的話,比賽就是為了贏,什么輸贏不重要就是來學習的,你信嗎?這樣的人物沖突亦成為了當期節(jié)目的一大話題。
在一個演員相對集中的公共載體里,《演員請就位》利用其節(jié)目IP矩陣,通過極致的對比,盡可能豐滿地刻畫人物群像,將演員這一職業(yè)、角色這一類別以及人物個性本身三位一體合力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包括作為演員業(yè)務能力的考核,又涵蓋了個人的真實性格,聚焦在明星的光環(huán)之外,還原了一個個最真實的人。
*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需注明出處
請登錄以參與評論
現(xiàn)在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