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花唄”要出來了。
據(jù)相關媒體報道,騰訊將其暫定名為“分付”,預計今年第四季度上線。
“分付”的相關規(guī)則和支付寶的花唄、京東的白條相似,都是先消費后付款的信用支付模式。
這個消息一出,網(wǎng)友們紛紛炸了鍋。
從評論區(qū)可以看出,大部分網(wǎng)友都十分害怕“分付”上線,害怕“負債”。
而這一切,都源于花唄。
支付寶之前發(fā)布過一組《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在中國1.7億90后中,開通花唄的人數(shù)超過了4500萬,有近四成的90后把花唄設置了支付首選。
這意味著,每四個90后里面就有一個在使用花唄,“先消費、后付款”的生活方式,早已成為部分人們的日常。
人們在聊天的時候,若說自己沒用過花唄、白條,別人可能還會覺得你是個不順應潮流的奇葩。
甚至之前流行過一個梗:“你是不是想笑死我,好繼承我的螞蟻花唄?”
在這種消費理念下,一些原本消費不起的物品,也漸漸變得唾手可得,這是比毒品,更讓人上癮的東西。
更甚者花唄是有利息的,延期還款、交易分期等服務費都算利息。
眾人總是花明天的錢來過今天,不知不覺便背上了不能輕易償還的債。
而這些債,全部都會納入個人的征信系統(tǒng),如果出現(xiàn)數(shù)次逾期不還,那么便會被記錄不良征信。
這將是伴隨著人一生的記錄,所以在使用花唄前一定要思考清楚,量力而行。
有知乎網(wǎng)友曬出自己用花唄的歷程:
@笛笛笛AND
我作為一個已經(jīng)用了一段時間花唄,且目前比較后悔的學生來講一講吧。
因為是個沒用的大學生,平時都是靠爸媽給生活費來維持開銷,不算多,但吃吃喝喝,偶爾買點東西還是夠的。
去年剛步入大學,就總想著周末出去吃點好的,看看電影啥的。
這些本來也不是大問題,可加上我還喜歡逛淘寶買莫名其妙的東西......總之,一個月總有那么幾天沒錢花......
之前沒滿十八歲開不了花唄,就一直找爸媽要,但自己又覺得羞恥,媽媽也偶爾會責罵,所以之后就盡量把控一下花銷。
自從開了花唄,從某一個月不小心多買了東西還去旅了游開始,就陷入了用下月生活費來還這個月欠的花唄的死循環(huán)里......
這不是個例,而是當代年輕人的現(xiàn)狀,賺的不多,花的很多,透支著未來的金錢,滋潤著現(xiàn)在的生活。
當代年輕人總愛說“要在這么好的年紀享受生活”,然后就會欠了還、還了欠,陷入死循環(huán)。
要知道,享受生活不是建立在隨意透支的前提上,表面的風光和灑脫,只能讓你體會到一時之樂,但而后伴隨的將是日日夜夜的焦慮與不安。
為什么用花唄會上癮?僅僅只是因為自控力差嗎?
其實不然,除此之外還有幾點很關鍵性的因素。
①全社會都在不遺余力的助推消費主義。
在社交平臺無孔不入、肆無忌憚的煽動下,消費被與身份、階級、品味、甚至智商聯(lián)系在一起。
《心情三分靠打拼,七分靠shopping》
《聰明的女人,舍得為自己花錢》
《20歲的衣服,40歲穿上已沒有了任何意義》
等直戳人心的標題,讓人們頭腦發(fā)熱之下沖動消費。
還有天貓在微博上祭出的三觀炸裂的口號“沒有一個姑娘會因為買買買變窮,尤其是漂亮的姑娘”。
所以還真不能怪年輕人們抵抗不住花錢的誘惑,畢竟這個社會把花錢的理由和花錢的渠道都給人準備好了。
②社交購物模式,簡而言之就是虛榮心。
國際環(huán)保綠色和平發(fā)布的報告指出:
在中國,82%的采訪者表示,看到別人穿好看的衣服自己也想買一件;72%的采訪者表示,看到社交網(wǎng)絡上的穿搭圖會引發(fā)自己購買的欲望;49%的采訪者表示,會因為偶像代言產(chǎn)品而沖動的購買一些不需要或不合適的東西。
這些人在欲望和消費刺激的慫恿下,選擇名不副實的消費,殊不知,購物越瘋狂,后面的生活就會越痛苦。
消費一時爽,還時火葬場。
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因為一個口紅、一件衣服、一個手機,就讓自己大好的人生,為一時的沖動買單。
有一本很出名的書,叫《斷舍離》,是一位日本女孩寫的,講的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清理環(huán)境和內(nèi)心。
但還有一本書,有的人可能沒聽過,叫《低欲望社會》,著名學者大前研一撰寫。
他在書中感嘆:“日本年輕人沒有欲望、沒有夢想、沒有干勁,日本已經(jīng)進入了低欲望社會”
現(xiàn)如今,不婚、不生、不買房,是日本年輕人的普遍狀態(tài)。
*吃飯是為了填飽肚子那怎么吃都隨意,吃飽不就行了?
*買車是為了方便出行,但公交車、共享單車也可以,何必自己買呢?
*結(jié)婚是為了生孩子滿足情感需求,那單身更容易達到目的,何必被家庭束縛呢?
這些日本所存在的問題,在中國其實也存在。
不過要換一種方法解讀:不婚(結(jié)不起)、不生(養(yǎng)不起)、不買房(買不起)。
歸根結(jié)底就是一個字——窮。
這么看來,中國現(xiàn)如今不正是“被迫”進入低欲望社會嗎?
年輕人們用花唄、白條來滿足自己的高欲消費,但這些是要還的。最終結(jié)果無外乎是身無分文亦或負債累累。
如果你不敢于戒掉刺激消費的欲望,拒絕盲目跟風消費,那最后你只會被欲望所奴役。
請登錄以參與評論
現(xiàn)在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