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日,美團收購共享單車平臺摩拜的消息成為一大熱點。尤其是《摩拜創(chuàng)始人胡瑋煒套現(xiàn)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一文刷爆朋友圈后,摩拜賣身這一樁普通的并購,被輿論炒熱。
拋開媒體的一些報道,還有一些所謂鼓吹摩拜成功,強強聯(lián)合的言論,冷靜審視一下這樁交易發(fā)現(xiàn):一些真相居然被忽略了。難道,一些炒作別有用心?
押金挪用數(shù)額驚人
在酷騎和小藍單車紛紛倒閉后,押金成為一個高度敏感的話題。此前,曾有媒體問摩拜是否挪用了押金,摩拜官方的回復(fù)是沒有。在摩拜賣身美團后,很多媒體驚訝的發(fā)現(xiàn),摩拜挪用的押金數(shù)額驚人。
援引藍鯨TMT的報道,截至收購那天,摩拜挪用用戶押金60億元人民幣,供應(yīng)商欠款約10億人民幣,債務(wù)總額合計超過10億美元。按照每位用戶交納了200元押金計算,摩拜挪用了3000萬用戶的押金。
去年夏天,摩拜對外宣稱注冊用戶超過1億。現(xiàn)在,居然挪用了三分之一用戶的押金,這確實很嚇人。目前,政府監(jiān)管部門要求共享單車免押金運營,一旦政策落地,摩拜挪用的60億押金是否會打水漂?
摩拜每月虧損數(shù)億
在一些媒體宣傳中,共享單車被譽為“新四大發(fā)明”。殊不知,這個所謂的新四大發(fā)明,是燒錢堆出來的。在美團收購摩拜的解讀中,流出一張摩拜12月的財務(wù)報表。
從報表中可以看出,摩拜每月運營支出超過5億元人民幣,包括運營和折舊。再加上薪酬福利等管理支出1.46億,以及0.8億的減值損失,去年12月摩拜收入僅1.1億元人民幣,最后凈利潤是虧損6.81億元人民幣。
表格中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數(shù)據(jù)——減值損失。這個減值損失,是摩拜單車損壞和丟失成本,按照1000塊一輛單車計算,每個月有8萬輛車壞掉。從財務(wù)報表來看,摩拜不僅每月虧損數(shù)億,還有近10萬輛單車損壞。
共享單車估值泡沫
剛剛過去的一年,大量資本涌入共享單車這個行業(yè)。正因于此,共享單車成為最火爆的共享經(jīng)濟。隨著美團收購摩拜交易的完成,共享單車的估值泡沫被戳破。
多家媒體的報道稱,摩拜以37億美元的總價出售給美團。不過,這37億美元的總價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27億美元的實際作價,美團拿出12億美元現(xiàn)金和15億美元股權(quán);另一部分是10億美元的債務(wù)。
去年10月份,摩拜最后一輪融資,估值40億美元,比美團收購摩拜的估值要小很多。由此不難看出,此前共享單車行業(yè)估值泡沫還是很大的。
寫在最后:在很多人看來,美團收購摩拜后,這是摩拜在共享單車行業(yè)競爭中取得階段性勝利的標志。殊不知,摩拜賣身后,挪用的押金仍然是一巨大風(fēng)險,每月虧損數(shù)億的問題也沒有解決。賣身美團,不過是資本把巨額虧損的包袱甩給了美團,這是摩拜之幸,卻是美團之殤。
請登錄以參與評論
現(xiàn)在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