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17年最熱的游戲,《絕地求生:大逃殺》(俗稱“吃雞游戲”)的火爆,不僅壓掉了《王者榮耀》,也讓昔日游戲界的無敵IP《魔獸世界》有些黯然失色,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吃雞”現(xiàn)象。然而,要來的遲早要來,在騰訊宣布代理國服的同時,關于外掛這個跗骨之蛆導致整個游戲出現(xiàn)若干個千手千眼的神佛、動輒手臂伸長若干倍、長出透視墻壁的千里眼等等神跡。
20余個賬號中就有1個‘“開掛”,最早一批外掛的制作者、一個月利潤不下百萬……諸如此類,曾在十多年時間里,在若干個熱門游戲里出現(xiàn)過的話題,再一次完成了在《絕地求生》這款游戲上的“重播”。
《絕地求生》會被外掛折騰至死嗎?這不是我們要討論的話題方向。這一次,咱們不妨看看,一直被詬病、一直很暗黑的外掛,其實也也可以帶來陽光。
請注意,是帶來,而不是制造。對于創(chuàng)意行業(yè)來說,這里面的水很深,也可以很甜很多金。
?有多少游戲公司,因外掛而賺了個盆滿缽滿
本質上說,外掛是指利用電腦技術針對一個或多個網絡游戲,通過改變軟件的部分程序制作而成的作弊程序。而外掛的盈利模式,則大多是通過收取玩家費用來達成。
人都有好逸惡勞的因子,所以外掛也就從來不缺乏生存土壤。
但換個角度想想,在游戲中娛樂,本身每個玩家的需求不同,外掛的出現(xiàn),有時候也是一種對游戲的某些功能的完善。
暴雪公司算是游戲產業(yè)里,對外掛打擊最為猛烈地領軍者。但在面對外掛上,它并非只有封號和封殺這兩個手段。更多的時候,它在讓外掛為它所用。
這場套路里的關鍵詞就是“UI接口”。所謂開放式的UI接口,就是《魔獸世界》可以讓用戶自由安裝各種插件,包括按鍵自定義、宏命令自定義等。這些設置可以讓用戶的自由度得到發(fā)揮,例如,一些插件集合軟件能夠讓用戶更加方便地上手游戲。UI接口是暴雪官方開放給玩家的、能讓玩家自行編寫游戲面板程序代碼而作出的工具。暴雪官方并未直接提供現(xiàn)成的UI插件給玩家使用,暴雪的立場是鼓勵玩家自行研究和編寫。
說白了,就是官方提供“漏洞”,等你來開發(fā)外掛,也就是所謂的插件。為此,暴雪提供了各種便利,比如在官方論壇中提供接口程序和界面操作的函數庫,用來幫助玩家制作相應的插件。
“歡迎來改”的結果,就在游戲里形成了一場“眾包”?!赌ЙF世界》制作總監(jiān)肖恩·戴比瑞還說過一個更離譜的玩法:有些因UI設計而產生的改變會被保留,有些會在以后的版本中被限制,有些甚至會在游戲正式推出后整合在游戲中,現(xiàn)階段我們鼓勵大家設計UI,從而幫助我們測試并確定下來什么是可允許的、什么是禁止的。
換言之,除了暴雪許可范圍內的輔助性程序統(tǒng)統(tǒng)不算外掛外,暴雪還在招安外掛,即我沒想到的,你因為玩游戲而想到了。感謝你,我就采納你的合理化建議,做到我的游戲里。獎勵就是你的創(chuàng)意進了游戲,就不發(fā)獎金了。
150人的魔獸研發(fā)團隊,之所以創(chuàng)造出十年陳釀的精品,或許這就是成功的秘密之一。讓全球的外掛作者,一起義務勞動學雷鋒。
?
從內掛到物理外掛,這里面要得就是腦洞
在國內的游戲研發(fā)里,類似這樣的玩法其實也不少,只是往往偏于簡單。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在2006年前后,許多游戲自己本身就推出了可以解放玩家雙手的內掛,比如自動尋路、自動打怪、自動補紅和藍等等。
不讓玩家太累,成為了游戲廠商的一個共同訴求。話說這背后其實也有個小背景:從2000年前后開始興旺起來的網游,它的第一代玩家中,有一部分進入了游戲公司,然后本著對無限的“打怪升級”機械式耗時的痛恨,將自己的外掛使用心得放在了游戲里。
很快這個腦洞被挖開,營銷大師史玉柱發(fā)現(xiàn)了金礦。既然玩家們有需要,又樂意為外掛這種東西付費,不如自己把這個生意做了。于是乎,從保健品跳槽到游戲圈的史老板在2006年推出了一款名為《征途》的游戲。
游戲的玩法、畫質乃至故事都很老套,唯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模式——免費游戲、道具付費。前4個字顛覆了過去網游通過點卡收費的方式,后4個字告訴你,外掛能提供的,我游戲里的付費道具也可以提供,無論是經驗加倍還是無限續(xù)命,或是神級裝備,花錢就能得到。
結果,免費游戲在之后成為了全球主流,盡管依然無法遏制能提供更為變態(tài)需求的外掛,但游戲廠商卻不像過去那般把外掛視為生死大敵了。
之后有的游戲廠商還和外掛團隊攜手,由廠商檢測后認定其外掛可以安全、穩(wěn)定的給玩家服務,之后授權公開售賣或下載使用,形成了游戲圈里有趣的“授權外掛”風景線,只是這樣玩的還是比較少,目的也不僅僅是賺錢,而是換個法子招安外掛而已。
誠然,都快成“衣食父母”了,還怎么恨??!盡管這樣的結果,讓游戲的生態(tài),變成了人民幣玩家的世界。
把外掛的創(chuàng)意用起來的,還有許多游戲外設廠商。
這里不得不說道“物理外掛”,比如說在《絕地求生》里,玩家沒有撿到瞄準鏡。沒關系!可以坐在電腦前、手持放大鏡去替代一下;覺得視野不夠開闊?花點錢,換個32:9的大顯示器。
要不怎么說,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呢?就在2016年AR游戲《精靈寶可夢go》火爆全球的時候,美國就出過這么一則新聞——134人因為使用“物理外掛”去滿世界撿口袋妖怪而受傷。
啥物理外掛不僅作用于游戲,還能在現(xiàn)實中給予殺傷力呢?答案是汽車,一邊開車一邊撿怪,這能安全嗎?
物理外掛其實早就變成了一種商機,比如需要幾個熱鍵來組合操作,游戲手柄或游戲鍵盤就給你提供“一鍵操作”的快捷鍵……
這不,這次騰訊代理吃雞游戲,一開始就宣布了鼠標宏、連點器之類的物理外掛,也要消滅。只是不知道,它是不是也會順路出點有此類功能的外設周邊產品。
?
正確認識外掛,就能創(chuàng)造更多的創(chuàng)意市場
話說,小時候在紅白機上玩《坦克大戰(zhàn)》,為了省事,我也曾用夾子卡住射擊的那個按鈕,然后解放雙手嗑瓜子的說。
這可以看做是外掛作弊,也可以看作是創(chuàng)意腦洞,看怎么去研判。而在創(chuàng)意產業(yè)里,針對很多產品的不完善或用戶需求的多樣性,外掛總在不斷推動著創(chuàng)意的進化。
這個過程,可能是先是大量的奇葩小眾作品,然后其中一小部分成為了大眾商品。而其中間形態(tài),或許我們更習慣叫它創(chuàng)意產品。
就一個帽子,都可能衍生出若干“外掛”:常見的如街頭環(huán)衛(wèi)工人在雨天用的雨傘帽子、夏天用的風扇帽子;特定場景的如在沙灘上有人把遮陽帽和飲料罐捆綁,享受陽光沐浴的同時,直接用吸管享受冰飲。剛順手在淘寶上查了這種懶人飲料帽子,還真有銷售,且月銷量不錯。
在智能硬件領域,這樣的外掛就更是數不勝數了。先別說那些高端大氣上檔次,就一個遙控器,許多年前就有小工坊根據“家里遙控器多到經常找不到”、“壞了不好配”之類的剛需,開發(fā)出沒有任何家電廠商授權的萬能遙控器,這其實恰恰是智能家居的一個開端,至少現(xiàn)在可以語音、可以遙控全房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tǒng),說白了也就是這玩意的升級版。
此外,過去用電飯煲,總要用手表、鬧鐘之類的“外掛”來卡時間,避免把飯燒糊了;現(xiàn)在的智能電飯煲,不僅外掛變內掛,自帶時顯,還能智能識別各種食材的種類和烹飪時間……
眾多的極客產品,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而外掛作為一種輔助性工具,某種意義上就和自動駕駛被定義為輔助性駕駛一樣,主要看是否變態(tài)和是否讓生態(tài)變得不那么平衡。而外掛作為腦洞的輔助性工具所存在的價值又在哪呢?
如之前所述,每個人好逸惡勞的基因、解放雙手的欲望、追求個性化和存在感的欲求,既是外掛的生存土壤,其實也是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關鍵金礦。
請登錄以參與評論
現(xiàn)在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