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許多新玩家在游戲圈子里看到眼前這條消息時,第一反應也許會比較懵圈。
“寫論文模擬器”?這啥玩意???這也能算是游戲???
游戲不應該是給人帶來快樂的東西嗎?為什么要讓那些原本就已經卑微到不行的研究生們每天在實驗室里鋼完論文之后,還要回到宿舍在游戲里再重復一遍白天的無聊體驗???
果然,在該條微博下方的評論區(qū)里聚集的網友紛紛開始對其進行吐槽。
在他們看來,生活本身已經足夠枯燥無聊了,為何還要把游戲這最后一塊凈土也污染掉呢?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吐槽大軍在該條微博下已經占據(jù)了絕對的優(yōu)勢,但也并非意味著就找不出對于這款游戲的支持者了。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這群從“寫論文模擬器”中找到共鳴的支持者在人數(shù)與點贊量上與“吐槽者”們有著數(shù)量級的差距,可這群人卻在評論的質量上成功地實現(xiàn)了反超。
看看這些飽含玩家真情實感的人生感悟,一時間甚至讓人有些恍惚,仿佛自己正在面對的并非是一群普通的游戲玩家,而是一群看破紅塵大徹大悟的得道高僧。
事實上如果你是一名足夠硬核的老玩家的話,那想必你對于這樣的場面并不會感到陌生——論起從游戲中獲取人生感悟與內心的(裝逼)安寧,這群研究僧們可比那伙“山神教”的諧教教徒差到哪里去了。
作為游戲玩家的核心圈子,Steam上一直流傳著一個“四大名著”的說法。
當然,就像中國高校TOP10往往能數(shù)出二十多家高校一樣,Steam上的“四大名著”其實也能數(shù)出“山、羊、橋、球、車、槍、貓”這7款游戲。
而在游戲圈子里大名鼎鼎的“山神教”,就是從作為“四大名著”之首的“山”這款游戲身上衍生出的一個“諧教”(諧字在此的用法與諧星中的諧類似)。
“山”(《Mountain》)?這款游戲本身其實……非常的乏善可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甚至大可以把它認定為一款屏保軟件。
在進入游戲(姑且還是先這么叫吧)之后,它會先向使用者提出三個問題,然后再根據(jù)你回答的答案來形成一座被添加了不同元素的旋轉山峰,然后再輔以一些光影和晝夜的變化……對了,還有非常非常簡單的鍵盤演奏功能。
之后……就沒有之后了,你只需要盯著屏幕上緩緩旋轉的浮空山脈,開始佛系地一邊聽著背景音樂一邊欣賞日出日落就行了。
如果你愿意的話,當然也可以順便為自己倒杯茶或者泡杯枸杞水,開始坐在屏幕前冥想、發(fā)呆、睡覺、練瑜伽啥的。
順便……這款“游戲”并不是免費的哦,在Steam上售價0.99美刀,折合人民幣要7塊錢左右。
真的是有夠無聊對不對,許多玩家在付費購買了這款游戲后要么認為自己上當受騙了因此怒而退款,要么就干脆當自己花錢買了個動態(tài)屏保就此作罷。
可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偏偏有一群玩家竟然從這個游戲里悟出了一些了不得的東西,開始在游戲里參起禪來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游戲時長高得恐怖的家伙們開始出現(xiàn),大眾對于這些“山學家”的態(tài)度也從最初的嗤笑轉變?yōu)榱税胄虐胍?,開始懷疑起這款游戲是否真的在內部暗藏了玄機。
正所謂三人成虎,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山學家的出現(xiàn)也讓這款游戲的知名度愈發(fā)提高,無數(shù)新人在看了前輩們那飽含詩意與哲理的評價后,懷著“7塊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的想法入了坑。
于是更多的“山學家”開始出現(xiàn),原本零零散散的“山學家”們隨著數(shù)量的提升也開始學會抱起團來,直接導致了Steam吧內的第一大教——“山神教”的出現(xiàn)。
該教派人士致力于宣揚“山”的美好(玩梗)與玄奧(騙新人入坑),不斷地努力從各種角度來論證“山神教”的正確。
(他們把古今中外一切關于山的贊頌
視為山神教悠久歷史的鐵證)
就這樣,伴隨著一句“《山》中有禪意,欲辨已忘言”的教義,“山”成為了Steam史上絕無僅有能夠同時排進無聊游戲排行榜與暢銷游戲排行榜的傳奇作品。
有句古諺語說過,一個人了解的越多,越是能明白自己的無知。
當“山神教”的教徒們開始不斷的在“山”中探索世界的玄奧時,其中的一些修為高深者卻驚恐地發(fā)現(xiàn),原來世界上竟然還有一款出現(xiàn)時間比他們更古老,且在哲思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的游戲——沙漠巴士。
這是一款誕生于1995年的游戲,從資歷上就把Steam上那些所謂的“四大名著”甩開了老遠,但最關鍵的地方在于,這款游戲內部所蘊含的哲理(無聊程度)也堪稱是人類史上的終極哲學思考。
“游戲,就像現(xiàn)實一樣麻木”。
這句話是《沙漠巴士》游戲的開場語,緊隨其后的則是一段開發(fā)者喋喋不休的嘮叨:
“這是世嘉游戲歷史上第一款巴士模擬游戲,你開過了賽車、飛機,甚至潛艇,卻沒人開過巴士這么現(xiàn)實的東西。我們制作這款游戲的目的就是為了反映人生的漫長和無趣。你可能覺得這款游戲枯燥無聊,可如果你真的開一輛車去拉斯維加斯,不也是這個樣子么?”
這款游戲的操作極其簡單,玩家可以使用左右方向鍵控制方向,用上下方向鍵控制巴士的速度,而空格鍵是打喇叭,回車鍵是確定。
而在游戲的進程當中,玩家需要駕駛這輛巴士從美國亞利桑那的圖森市,開到賭城拉斯維加斯。
到這里為止這款游戲的設定似乎還中規(guī)中矩,真正(無聊)關鍵(折磨人)的地方在于,由于現(xiàn)實中從圖森到拉斯維加斯全程一共有 580 公里,而巴士的速度恒定為72 km/h。
這就意味著從出發(fā)一直到抵達目的地,一共將需要整整8個小時的時間……而這款游戲用1:1的比例還原了這一部分現(xiàn)實。
沒錯,玩家需要駕駛這輛巴士在空無一人的公路上,一直往前開上整整8個小時的現(xiàn)實事件。
別指望中間會發(fā)生點什么有意思的事情,除了在游戲進行到一半時會有只飛蟲“啪嘰”一聲撞上巴士的擋風玻璃,然后綻開成一坨惡心的綠色汁液之外,游戲再不會發(fā)生任何其他的插曲。
甚至連一條岔路、一個拐彎都不存在。
游戲開發(fā)者為了防止玩家耍小聰明,比方說找個東西壓住方向鍵自己溜號,還特地設定這臺巴士的底盤存在一點問題,導致這臺巴士會時不時的開始向一邊打滑,必須要玩家過來手動糾正。
如此牛逼(惡心)的設計,也讓這款游戲被許多玩家制造其開發(fā)的目的就是用來惡心人,甚至是在報復社會。
但游戲開發(fā)者顯然并不這么想,還記得他們在游戲一開始提到的那句話嗎?
“我們制作這款游戲的目的就是為了反映人生的漫長和無趣。你可能覺得這款游戲枯燥無聊,可如果你真的開一輛車去拉斯維加斯,不也是這個樣子么?”
如果開發(fā)者的目的就是為了證明“游戲,就像現(xiàn)實一樣麻木”,那么很顯然,他成功了。
對了,即便真的有人以極大的毅力忍受住了這一切,那么當他把巴士成功開到拉斯維加斯時也并不會得到什么驚喜。
終點沒有旅店,沒有賭場,更沒有美女,甚至連獎勵都只有一個簡簡單單的“+1分”,之后玩家將有幾分鐘的時間進行選擇,是退出游戲還是選擇再花8個小時把巴士開回圖森。
不用想,返程路上的風景與來時是完全的一模一樣,甚至連撞上那只大青蟲的時間點都分毫不差。
理所當然的,這樣一款獨立特行,偏偏讓人細細一琢磨卻又好像確實隱喻了一些人生本質真相的游戲,自然也引來了一群粉絲。
甚至是在國內,你也依然能找到一些“靠玩沙漠巴士升華人生、凈化心靈”的大佬。
噢對了,由于當年的這款《沙漠巴士》在玩家群體中好評如潮(并不),游戲開發(fā)者們決定在近期推出最新的《沙漠巴士 VR》版本……
一切都還是曾經的原汁原味,唯一的改變在于現(xiàn)在你可以在8小時的旅程中用360度的視角,去細細品味一下這個枯燥而又麻木的世界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一直相信“無聊”是一種大敵,為了逃避無聊,人類不惜發(fā)明了電視、游戲、小說等無數(shù)娛樂手段來讓我們消磨掉那一段又一段百無聊賴的時光。
但諷刺的地方在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其實無聊就像空氣和水一樣,是一種對于人類而言必不可少的剛需。
2013年2月,NRK(挪威廣播公司)電視臺在黃金時段播放了一期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無聊的電視節(jié)目——直播一堆柴火從燃燒到熄滅的全過程。
在長達8個小時的直播過程里,攝像鏡頭沒有發(fā)生任何移動,從始至終都以一個固定角度拍攝著那堆燃燒中的篝火,忠誠地記錄著那一束火苗的每一次搖曳。
這中間唯一會發(fā)生的變化,就只有攝像師英格麗·海特每隔一段時間伸進來添柴的胳膊。
最夸張的地方在于,在這檔節(jié)目的直播期間里既沒有解說,也沒有背景音樂,唯一發(fā)出的聲音就只有那因為木材干濕不均勻而在燃燒時產生的“嗶嗶啵?!甭暎?/p>
有人認為這樣無聊到爆的電視節(jié)目一定壓根不會有觀眾會看。
可事實上,這場從當天夜里8點一支持續(xù)到第二天早上8點的直播,卻在總人口500萬的挪威收獲了高達20%的收視率,創(chuàng)下了該電視臺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這意味著至少有100萬挪威人,花了整整一晚上的時間啥也沒干,就坐在電視機前靜靜看著那堆火在燒。
在這檔節(jié)目播出之后,無數(shù)挪威人激動地跑到電視臺的網站下留言,對這檔無聊至極的節(jié)目大為贊揚。
“不知為什么,節(jié)目真是既撫慰又激動人心”
“我激動得睡不著,他們什么時候添新柴火呢?我好不容易逼自己離開電視不去看的時候,他們一定是把煙道打開了,因為火焰突然竄高了一點呢?!?/p>
這樣無聊卻又深受好評的電視節(jié)目其實并非孤例,在更早之前該挪威電視臺還錄制過各種諸如全長7小時14分,把從沃斯到奧斯陸一路的鐵路風景全程拍攝一遍的紀錄片《卑爾根鐵路》。
還有一部長達18小時、用來記錄三文魚逆水而上產卵繁殖的超長無聊電視節(jié)目,結果竟然因為“節(jié)目時間太短”的理由而遭到了許多觀眾批評。
就這樣,無論是電視節(jié)目還是電子游戲,一切曾經原本是為了幫助人類對抗無聊而被發(fā)明的產物,最終卻帶領人類重新領略到了無聊本身所具有的的魅力。
唯一能夠對抗無聊就是無聊本身……這確實很諷刺。
主筆 | 阿虛
編輯 | 四少
請登錄以參與評論
現(xiàn)在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