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流媒體音樂似乎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音樂行業(yè)和科技公司始終令人沮喪地落在了后面。因此,從很多方面來看,2018年是這兩個行業(yè)在音樂流媒體領域以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的第一年。在消費者方面有了實質性的進展,但今年對藝術家們的影響更大,他們中的許多人依賴流媒體平臺作為他們的生計。
隨著SoundCloud和Spotify等服務進入自我盈利等新領域,一些變化可以歸因于平臺本身。但最大的變化來自音樂行業(yè)內部的宣傳,這導致了《音樂現代化法案》(music modern Act)的出臺。這是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立法,旨在通過簡化支付流程,幫助藝人從流媒體服務中獲得更多報酬。
流媒體音樂的消費每年都在增長。美國唱片業(yè)協(xié)會(RIAA)表示,2017年上半年,流媒體服務占音樂行業(yè)收入的62%。美國唱片工業(yè)協(xié)會(RIAA) 2018年的同一份報告顯示,流媒體目前占音樂行業(yè)收入的75%。流媒體是音樂觀眾和金錢的現場直播,這種形式帶來的收入超過了實體cd、數字下載和授權交易的總和。
流媒體現在占音樂產業(yè)收入的75%
今年,流媒體服務被整合到更多的日常產品中,比如可穿戴設備和虛擬助手。潘多拉、潮汐和蘋果音樂都出現在亞馬遜Echo和Alexa設備上;蘋果音樂進入了安卓汽車和安卓平板電腦;潘多拉Premium來到谷歌Home;Spotify在Apple Watch上推出;亞馬遜音樂現在可以在安卓電視上播放;SoundCloud的歌曲現在可以分享到Instagram的故事中。
2018年也標志著谷歌新推出的YouTube音樂流媒體服務的到來,這一服務整體上獲得了相當不錯的評價,但音質較差,用戶界面選擇古怪。谷歌認為YouTube音樂比它的流媒體服務競爭對手有優(yōu)勢,因為它不僅包括官方版本的歌曲,還包括混音、現場版本和翻唱。這不僅僅是嘴上說說而已——人們確實會蜂擁至YouTube觀看基于音樂的直播。去年11月,愛莉安娜·格蘭德(Ariana Grande)的《謝謝你,下一個》(thank u, next) mv在YouTube上的首播吸引了近100萬人收看。YouTube仍是互聯(lián)網上最大的音樂流媒體平臺,但大部分流量來自免費賬戶。展望未來,YouTube必須設法將更多的音樂愛好者轉變?yōu)楦顿M用戶。
讓更多人為流媒體音樂付費,并不是亞馬遜音樂無限(Amazon music Unlimited)等其他服務的難題。亞馬遜(Amazon)在2017年4月推出了音樂無限(Music Unlimited),主要通過Echo智能音箱與主流流媒體播放器競爭。今年3月,該公司告訴《邊緣》(the Verge),亞馬遜音樂(Amazon Music)擁有數千萬用戶,亞馬遜音樂無限(Amazon Music Unlimited)的用戶數量在過去6個月里增長了逾100%。蘋果還在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期間增加了1000萬用戶,并收購了音樂識別應用Shazam。Spotify的訂戶數量也大幅增加,在今年7月至11月期間增加了500萬個付費賬戶。
在許多服務中,用戶個性化也是一個重要的主題。潮汐介紹了我的混合播放列表由人類和算法策劃。SoundCloud發(fā)布了一個新的每周定制播放列表,它基于用戶的收聽習慣,但在提供帶有可疑版權問題的內容時遇到了一些錯誤。潘多拉利用其音樂基因組計劃推出了每周更新的個性化播放列表。潘多拉還推出了一個非常依賴個性化推薦的播客部門。潘多拉聲稱,它足夠復雜,能夠在每集的水平上識別播客的主題。Spotify測試了將個性化歌曲組合到播放列表中的功能,并對其高級服務進行了全面改革,其中包括一個新的基于藝人的、為你量身定制的無盡播放列表選項,該選項還可以離線保存。
MMA甚至通過了,這是一個突破性的事實
對于音樂家來說,多虧了《音樂現代化法案》(Music modern Act),他們有理由慶祝2018年的流媒體時代。音樂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在抱怨他們與流媒體服務的關系,無論是超出了他們的收入,流媒體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獲得報酬,還是依賴于播放列表的可見度(一項估計稱,精心策劃的播放列表占流媒體平臺播放的30%)。因此,MMA今年被一致簽署為法律,并得到音樂家和唱片公司的支持,這對音樂界的未來是一筆巨大的交易。
MMA結合了三項立法,使版權法跟上流媒體時代的步伐。雖然音樂產業(yè)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感受到它的影響,但MMA的通過是一個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事實,并受到唱片公司、音樂家和流媒體服務公司的歡迎。是一個巨大的改革音樂許可的詭計多端,流媒體,和支付,但主旨是MMA應該成為改善詞曲作者,生產商,攪拌機,和工程師們支付的流媒體服務,提供一個音樂家接收的流程,無人認領的版稅,并創(chuàng)建一個單一的機械許可數據庫由音樂出版商和作曲家,以及解決其他問題。
對音樂人來說,還有一個有趣的轉折——2018年,包括SoundCloud、Spotify和Mixcloud在內的幾個平臺決定為獨立音樂人提供自盈利服務。到目前為止,一些銀行的表現要好于其他銀行。The Verge網站報道了SoundCloud的自盈利合同,指出了該文件的不公平條款、限制性語言和含糊的付款日期。作為回應,SoundCloud重寫了合同,解決了Verge最初報告中提出的所有主要爭議點。
Spotify也在嘗試自我上傳和盈利,盡管他們的程序還在測試階段。當Spotify決定將這一功能公布于眾時,將會發(fā)生什么事情,這將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尤其是在它目前持有音樂發(fā)行商DistroKid少數股權的情況下。從理論上講,這意味著音樂人不僅可以在這個平臺上上傳自己的音樂并將其貨幣化,還可以將其發(fā)布到其他平臺上,這些平臺都在Spotify的藝術家儀表盤上。
2018年是獨立藝術家自我貨幣化的一年
另外,音頻流媒體平臺Mixcloud最近推出了名為Mixcloud Select的“粉絲到創(chuàng)造者”訂閱服務,該服務使用一種類似于patron的模式,用戶付費解鎖離線收聽和獨家內容等功能。所有這一切都意味著藝術家對他們的音樂如何發(fā)行,誰擁有版權,以及如何從他們的內容中賺錢有更多的個人控制。但這些新的自由也帶來了新的問題:這些新工具會在多大程度上削弱主要品牌的影響力?此外,平臺的自我盈利真的會讓音樂民主化嗎?還是會讓藝術家們依賴于一種新系統(tǒng),而公司的算法則充當下一代看門人?
DJ們還看到了流媒體服務在處理傳統(tǒng)上是版權噩夢的材料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即未經授權的混音/混疊和完整的DJ集。這要歸功于版權清理初創(chuàng)公司Dubset,該公司在過去幾年里堅持不懈地努力,將這類內容合法化,并向原始版權所有者支付費用。Dubset今年又增加了合作伙伴,將SoundCloud和Tidal加入了它的合作伙伴名單。它還與蘋果合作,推出了一個專門針對DJ混音和現場音樂的蘋果音樂部分。
在未簽約獨立音樂人的勢力范圍的另一端,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今年與共和唱片(Republic Records)和環(huán)球音樂集團(Universal Music Group)簽署了一份新協(xié)議,她也代表藝術家演出了一些劇目。作為交易的一部分,斯威夫特現在擁有她的碩士學位,UMG在Spotify(今年通過非傳統(tǒng)的直接上市方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任何股份,都將轉換為UMG藝人的股權。
流媒體音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觸手可及。而且,權力正在慢慢向有利于藝術家的方向傾斜,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盡管如此,這是一段時間以來的第一次,感覺一切都在好轉,無論是對那些做音樂的人來說,還是對那些喜歡聽音樂的人來說。
最終成績:B +
請登錄以參與評論
現在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