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作為“One more thing”的
iPhone X來了,這才是整場發(fā)布會真正的主角,或者說原本大家在等的
iPhone 8。
先給大家科普下,iPhone X不念“愛瘋艾克思“,也不念”愛瘋叉“(當然,這個有能成為主要叫法),官方的念法是”愛瘋Ten“,對,和Mac OS X(Ten)的念法一致,意指“iPhone 10”或者“iPhone十周年”(iPhone 9:我呢???)
從產品來講,全面屏、Face ID、Apple A11 Bionic仿生處理器、無線充電、還有手機AR技術,這幾個關鍵詞,是iPhone X的核心亮點。不過,僅從表面來看,這些技術似乎哪一個都不是iPhone X的首發(fā),比如:
全面屏首創(chuàng)于夏普AQUOS 305SH手機;
Face ID之前有三星Note 7的虹膜識別;
華為率先推出神經網絡處理器麒麟970;
谷歌與聯(lián)想幾年前就已啟動Tango AR項目;
無線充電更是早在2009年就出現在Palm Pre上。
不過,
蘋果之所以是
蘋果,就在于它非常善于把每一個產品特色打磨到業(yè)界頂尖水準,再利用到自家產品中。就像同樣的食材,好廚師能做出大餐,普通人只能做出家常菜。而iPhone X既然是10周年紀念產品,那么它的處處細節(jié)都值得揣摩。
這塊全面屏,并不簡單
先從外觀說起,”全面屏“這一詞匯被
蘋果引入后,它的趨勢已經不言而喻。雖然夏普,小米等廠商開創(chuàng)并加強了這個品類的用戶認知,但這兩家廠商的全面屏都來自長信集團旗下的德普特電子承制,屏幕都采用LCD面板。
且這兩款產品雖然額頭處均為無模塊設計,但受限于機身設計,只能將鏡頭模塊、充電模塊、麥克風、揚聲器放置在機身“下巴”處,相比起來,三星Galaxy Note 8這樣的全面屏產品則更像是擁有超高屏占比的傳統(tǒng)設計。
iPhone X的”全面屏“的特別之處在于,它幾乎把所有手機的前置組件都隱藏在了2.5D蓋板玻璃下面,包括麥克風、揚聲器、充電模塊、3D深度傳感器及其它傳感器組件,通過對元器件進行更加集成化的縮小處理,使得它們占用的面積明顯小于市面其他手機。
而從此前曝光的信息來看,iPhone X擁有獨特的雙主板+雙電池設計,分體式模塊化組合的內部架構能夠體現更靈活、合理的結構設計,雖然良品率以及組裝的成本和維修成本方面可能與所提升,但這也是
蘋果為了實現iPhone X設計所作出的權衡。
結合其采用的來自三星SDI的名為“Infinity Display”O(jiān)LED面板,以及蘋果基于傳感器、可根據環(huán)境改變溫度的“真色調”(True Tone)技術,從而誕生了iPhone X這樣史上最高屏占比與出色畫質的全面屏手機,而這充分體現了蘋果在硬件結構設計上的超高技術實力。
“劉?!崩镫[藏著蘋果的黑科技
說完了全面屏,iPhone X上額頭上這款礙眼的“劉?!辈攀撬聊簧狭硪淮蠛诳萍嫉捏w現,它擁有的“Face ID”肩負著因無法使用屏內指紋而取消的Touch ID的重任。
這塊“劉?!敝袚碛懈哌_八個傳感器,包括?5個其他手機中常見的:700?萬像素攝像頭、距離感應器、環(huán)境光傳感器、揚聲器、麥克風,以及?3?個獨特的傳感器:紅外鏡頭、泛光感應元件、點陣投影器。
這三個獨特的傳感器,主要為可迅速識別人臉的Face ID服務,它們的功能如下:
點陣投影器(Dot Projector):?通過將 30,000 多個肉眼不可見的光點投影在用戶臉部,繪制出獨一無二的面部特征。
紅外鏡頭(Infrared Camera):讀取點陣圖案并捕捉它的紅外圖像,然后將數據發(fā)送至 A11 仿生芯片中的安全隔離區(qū),確認是否匹配。
泛光感應元件(Flood Illuminator):借助不可見的紅外光線,可以在黑暗中識別用戶的臉。
這堆傳感器構造的Face ID有多強?Touch ID的識別準確度是五萬分之一,而Face ID解鎖iPhone的準確度可以達到100萬分之一。
另外依靠蘋果全新的TrueDepth相機系統(tǒng),Face ID擁有非常準確的識別能力,結合采用神經元引擎的A11仿生芯片,通過機器學習技術不斷識別你的面部變化——也就是說,即使你化妝、留胡子、戴眼鏡,Face ID也同樣可以認出來你是誰。
雖然,蘋果發(fā)布會時演示砸了一次,但是我們可以相信利用機器學習技術,Face ID有能力更準確。
另外一個可怕的事實是,用Face ID支付更快捷了,真·花錢不眨眼的時代到來。甚至它可以聰明到,你看它一眼,它就知道響起的鈴聲該靜音了。
不說是否為革命性,Face ID至少是市面上最強的面部識別方案,沒有之一,而且其結合多種傳感器與神經網絡處理器的設計,將在很長時間內成為廠商們追趕的目標,但是,又有幾家廠商有能力自主設計CPU與相關的硬件呢?
A11仿生處理器,再度橫掃業(yè)界
蘋果自主研發(fā)的A系列處理器,其強大之處,一是在它強大的單線程處理能力,二是業(yè)界頂尖的圖形處理技術,而這次的Apple A11 Bionic仿生處理器,在這兩項之外,還多了一項強大的新特性——為增強現實(AR)與人工智能(AI)而設計的神經網絡引擎。
從性能上來說,蘋果A11仿生處理器的進步可以用巨大來形容,擁有六個核心(四個能效核心+兩個性能核心)和43億個晶體管,與A10 Fusion芯片相比,四個能效核心的速度提升最高可達70%,兩個性能核心的速度提升最高可達25%,圖形處理器速度提升30%。
什么概念呢?從GeekBench跑分來看,A11仿生處理器達到了單線程4274分,多線程10248分;對比目前市面上最強的兩款Android平臺處理器驍龍835(2000分/6400分),以及三星Exynos 8895(2000分/6800分),A11仿生處理器的性能是它們的兩倍!
這還不夠,A11仿生處理器可以在性能核心與能效核心之間合理分配任務,當需要提升處理速度時,中央處理器有能力同時發(fā)揮全部六個核心的性能。
在上面筆者也提到,A11仿生處理器針對增強現實體驗進行了針對性優(yōu)化,并能充分保障Face ID的準確運行,內置的機器學習能力可以讓Face ID越用越快。而開發(fā)者可以利用蘋果設計的Metal 2圖形處理器軟件,開發(fā)出沉浸式AR游戲。
寫在最后
iPhone X無疑是蘋果推出的一款具備業(yè)界最強技術實力的旗艦手機,除了筆者上述提到的核心的幾點外,其全新的高素質雙鏡頭、七層染色工藝的玻璃面板、出色的防水能力、精工不銹鋼邊框等特性,都是它能屹立于手機行業(yè)之巔的諸多因素。
盡管iPhone 8也有著一些遺憾,如仍然不支持雙SIM卡,未能實現屏內指紋等,但蘋果顯然已經為了這款十周年產品傾盡了目前所能做到的一切。雖然它的外觀設計仍有爭議,價格提升讓人望而卻步,但這款產品仍然可以稱得上是喬布斯去世后,庫克充分證明自己領導地位并延續(xù)蘋果創(chuàng)新精神的劃時代作品,hello,未來,未來已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