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對于雷軍來說,是觸底反彈、揚眉吐氣的一年。年終已至,很多人都在關注他和董明珠之間的10億豪賭。
時間拉回到5年前,小米的雷軍和格力的董明珠在那年共同入選2013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在頒獎現場,他們延續(xù)了2012年該獎項獲得者——馬云和王健林對賭一億的套路,也立下了一個豪賭,而籌碼則被董明珠加到了10億。
賭什么呢?賭五年內,小米的營業(yè)額能否超過格力!如今2018年臨近,5年之約即將到期,人們的目光再一次匯聚到了這場賭約上……
如果這場賭約是去年到期,那么結局毫無懸念——雷軍完敗。2015年—2016年是小米的低谷期,其他進入低谷期的手機品牌現在大多一蹶不振,有的甚至已經從戰(zhàn)場上消失了,但2017年的小米,居然實現了“觸底反彈”。
一開年,小米就拿出了讓國人瞠目結舌的亮眼成績——小米自研芯片首代產品“澎湃S1”,進入半導體行業(yè)的基礎技術領域,成為除了蘋果、三星、華為之外,全球第四家擁有自主芯片技術的智能手機品牌。
在雷軍的期望中,小米不應該止步于一家卓越的“硬件制造商”,小米從娘胎里帶出來的供應鏈問題,促使雷軍思考,芯片是未來手機技術行業(yè)的制高點。因此,盡管做芯片耗時久、成本高、風險高,但他還是決定橫下心來涉足芯片領域。
2014年,小米成立了松果電子,甚至沒有舉行任何開業(yè)慶典,因為沒人知道是否做得成。松果芯片第一次點亮手機屏幕時,雷軍說:“那天晚上,我心澎湃?!迸炫萐1因此得名,并在2017年開年,為雷軍的本命年打響了頭一炮。
業(yè)內認為:“小米的這一舉措無疑是在提高自己掌控供應鏈的能力,這一步走得對,但卻走得慢了些?!钡迷谑沁~出了第一步,這也被看做是小米轉型的開始。
對于過去兩年,小米所經歷的困難,雷軍總結了三點原因:第一,線上市場遭遇惡性競爭;第二,錯失縣鄉(xiāng)市場的線下換機潮;第三,高速成長帶來的管理挑戰(zhàn)。而第二個問題“最要命?!?/p>
如何解決這三個問題?雷軍認為:“補課”,首先以創(chuàng)新、質量和交付三個命題為龍頭來解決問題,而銷量并不在計劃之中。從現在來看,2017年,小米交出了不錯的答卷。
小米去年發(fā)布的全面屏手機小米Mix驚艷了世界,今年9月11日,在iPhone8發(fā)布的前幾日,小米迎來了今年最受期待的一場發(fā)布會,發(fā)布了3款新品,小米筆記本Pro,小米MIX2以及小米Note3。面對與iPhone發(fā)布會撞車博眼球的質疑,雷軍說:“純屬巧合,但MIX2確實有無畏的勇氣?!?/p>
去年中,雷軍親自接手了小米的供應鏈管理部門。今年年初,雷軍又親自牽頭質量委員會,經過十多次專項會議的討論,制定了翔實的質量行動綱要,并組建質量辦公室專門督辦。12月23日,經過投票,雷軍榮獲2017年度質量人物。
年初,雷軍宣布了小米要年入千億的小目標,第二季度過后,小米出貨量重返世界第五,到今年10月份,小米提前完成了千億小目標。也正是因為這一目標的提前實現,才為雷軍和董明珠的賭約蒙上了一絲不確定性,格力電器財報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實現銷售額約1100億元。
國內的時機已然錯過,海外的市場必須加快耕耘。印度是雷軍海外版圖最重要的一個,因此雷軍在印度的投資也可謂不計成本。他表示,小米將在未來5年向印度100家初創(chuàng)公司投資10億美元,在印度復制一個小米生態(tài)鏈。
此外,內容、金融技術、超本地化服務(包括手機維修)、制造業(yè)等,是小米及順為在印度投資的重點關注領域,目前,順為資本已經收購了包括Hungama和KrazyBee在內的六家印度互聯網公司的股份。
2017年第三季度,小米成功擠掉三星,問鼎印度手機市場。印度媒體近日報道,2017年1月推出的紅米Note 4成為“印度銷量最高的智能手機”,而紅米4則是印度銷量第二的智能手機。
除了印度,小米今年還進軍了俄羅斯、烏克蘭、印尼市場,雷軍也頻頻向外國米粉比心示愛。據IDC,小米進入俄羅斯市場僅僅一年,市場份額已經上升到第三位!在驍龍845發(fā)布會上,雷軍還表示即將進入北美市場。
從小米國際化今年的戰(zhàn)績看,全球刮起小米颶風,或指日可待。
大家都以為“新零售”是馬云提出來的概念,但雷軍說,他比馬云早半天提出這個概念,只是馬云音量比較高而已。而2017年,也是雷軍布局新零售的一年?!靶∶资鞘謾C公司,也是移動互聯網公司,更是新零售公司。”雷軍想靠新零售打響翻身仗。
2017年,線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小米之家”,截至12月11日,小米之家在全國開店258家。第一家小米旗艦店11月5日在深圳開業(yè),小米在線下的布局已逐漸呈現多梯隊布局:一線城市將落地旗艦店,二線城市通過自營的小米之家覆蓋,縣級城市的策略是每個縣只開一家,他建他營、小米管理。
智能手機、空氣凈化器、平衡車、智能手環(huán)、小米電視、掃地機器人等,小米之家的產品五花八門,雷軍也因此飽受外界質疑:“小米太不專注了”。而且這些產品或出自小米自己生產,或為小米生態(tài)合作伙伴提供,有些產品掛著小米的品牌,質量良莠不齊,市面上假貨泛濫。這些讓想做科技界“無印良品”的雷軍倍感痛苦。
2017年是雷軍和小米在兩年的低谷期內蟄伏補課的收獲之年,驕人的成果得益于前兩年的臥薪嘗膽,連雷軍自己都很自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在銷量下滑后能夠成功逆襲的,除了小米?!?/p>
2018年轉眼即到,雷軍與董明珠的10億賭約也就快揭曉,究竟誰能以微弱的優(yōu)勢小勝一籌呢?
艾問每日人物想說:無論誰輸誰贏,對小米這家年輕公司來說,能夠在2017年,逆襲做到與老牌格力的銷售額旗鼓相當,已經相當不易且了不起。從中,我們大抵也能看到站在小米背后,那個痛苦、糾結、無奈的雷軍、那個“不得不”“順勢而為”的雷軍。
對2018年,雷軍又有了新的“小目標”——“出貨1億臺,做到世界500強”。明年的小米還能延續(xù)今年的奇跡嗎?
2017年,雷軍對國內市場的完善、國際市場的拓展以及小米生態(tài)鏈的布局或許給這個“小目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要實現這一目標,小米需要做的恐怕還有不少,松果芯片能否助力解決供應鏈問題?進軍國際頻遇的專利問題會不會掣肘小米進入北美?
還有一個八卦問題:如果在2018年手握贏來的10億元現金,雷軍將怎么花這個錢呢?
]]>12月29日消息,距離2018年還有兩天,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時光匆匆流去,一年就這么過完了的感覺,似乎自己好像什么都沒做呢,但當我們回首這300多天的日子里,不知道有多少的歡樂與憂愁。
電商圈也是如此,有笑聲也有淚水,有新晉黑馬的異軍突起,也有傳統電商的沒落。在這一年里,有人進來,有人離開,我們依舊不能阻擋歷史前進的車輪,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今年的電商圈里的八大事件。
1.小程序打造新電商
2015年和2016年是公眾號的紅利期,10個人里面7個都有自己的公眾號。在就2017年1月9日,一個神奇的程序出現了,它就是微信小程序,它沒有入口,它是存在于二維碼之中;它不會有訂閱關系,它只有訪問數量。它跟公眾號從本質上來說是截然不同的,是一個新的形態(tài)。
對于這種新鮮事物,用戶和商家都處于迷茫狀態(tài),這個微信小程序能為我們帶來什么?用戶群體是不是能接受,后來微信事業(yè)群總裁張小龍出面做出詳細的講解并優(yōu)化產品。開始只有大眾點評、東方航空、京東等入住,到后來的今日頭條、滴滴、摩拜、ofo等等均推出了微信小程序,讓自家的APP關聯上小程序,讓用戶逐漸學會使用到熟悉。
2.阿里聯合百聯打造新零售
新零售這個詞在今年可是從年初火到了年尾,今年2月20日阿里巴巴集團和百聯集團在上海宣布達成戰(zhàn)略合作,兩大商業(yè)領軍企業(yè)將基于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在全業(yè)態(tài)融合創(chuàng)新、新零售技術開發(fā)、高效供應鏈整合、會員體系互通、支付金融互聯和物流體系協同等六大方面全方位合作,為消費者提供隨時隨地多場景的新消費體驗本次合作,這次雙方的合作,為2017年的新零售打響了第一炮。
從此次合作我們可以看出阿里未來的思路是用互聯網技術改造實體商業(yè)的效率,將分散的品牌零售店改造為發(fā)貨渠道,背后結合消費者大數據去統籌會員管理、物流配送、權益共享等。阿里巴巴CEO張勇表示,未來商業(yè)中,消費者不應該被人為區(qū)分是來自線上還是線下,實際上這是同一批人,商業(yè)環(huán)境應該讓消費者無論身處線上還是線下,都能獲得順暢的購物體驗。
3.順豐上市
2月24日順豐控股在深交所舉行重組更名暨上市儀式,正式登陸A股。24日上午10點50分左右,順豐控股成功封一字板,報55.21元/股,總市值達2310億元,超越萬科A和美的集團,成為深市第一大市值公司。
順豐控股在上市后給35萬順豐員工發(fā)放了約14億的紅包,并且順豐上市以后,連續(xù)五天漲停板,很多人想買都買不進去,幾乎是一開盤就漲停板。根據工商資料顯示,王衛(wèi)為明德控股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99.90%。按照今日收盤時市值計算,順豐創(chuàng)始人王衛(wèi)身價超過1490億元,近三個交易日身價漲超200億元。
4.京東物流宣布獨立運營
4月25日,京東集團宣布,京東物流獨立運營,組件京東物流子集團。根據官網介紹,京東物流子集團將提供倉儲、運輸、配送、客服、售后的正逆向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物流云和物流科技服務(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無人配送站等)、商家數據服務(銷售預測、庫存管理等)、跨境物流服務、快遞與快運服務等全方位的產品和服務。
多數用戶選擇京東購物,除了大型產品有質量保障以外,就是他的配送物流較快,當日達和次日達是他們現在的主要模式。
根據京東官方公布的數據,京東在全國范圍內擁有256個大型倉庫,6906個配送站和自提點,已經運營了7個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亞洲一號”,自營配送覆蓋了全國98%的人口。
5.順豐菜鳥互撕
6月1日,因“物流數據接口”問題,順豐和菜鳥陷入糾紛的漩渦當中。我們來回顧一下此事件。
6月1日凌晨,順豐突然宣布關閉對菜鳥的數據接口。截至中午,順豐已經停止給所有淘寶平臺上的包裹回傳物流信息。14:30左右,菜鳥網絡在起官方微博上發(fā)表聲明稱,“這導致了部分商家和消費者的信息混亂,可能會造成商家和消費者的重大損失。事情發(fā)生得很突然,我們正在跟順豐進行更進一步溝通。”
順豐暫停數據接口后,商家無法確定買家是否已經收貨,買家也不能跟蹤商品的實時信息。菜鳥建議,在此期間,商家暫時改用其他快遞公司發(fā)貨。但是,下午6點多,順豐對這一事件給出了另一個版本的解釋:不是順豐關閉菜鳥數據接口,而是阿里系平臺封殺了順豐。
六一兒童節(jié)本事歡樂得日子,卻因這件事情搞得戰(zhàn)火紛飛,截止到6月2日開始引發(fā)了站隊。京東、網易、騰訊云、美團等紛紛力挺順豐,通達系在集體噤聲后表示支持菜鳥。眼看事情愈演愈烈,最后國家郵政局不得不出面調停,這事才算圓滿解決。
6.無人零售乘風漲勢
無人零售可以說是今年的熱門話題,7月初阿里發(fā)布了淘咖啡,由此引爆了無人零售的概念,隨后在10月25日上海落地首家無人零售店——繽果盒子,因高溫考驗和涉嫌違建正式關閉。但是誰都想在風口上撈塊肉吃,7-11推出7-11signature;沃爾瑪設立自助雜貨售賣亭;居然之家開設無人便利店EAT BOX等等。
不論是線上電商,還是現在的零售商走進無人零售領域主要有三個原因:運營成本降低、大勢所趨、當下熱點。引流線下升級實體店是未來的走向,
據中商產業(yè)研究院發(fā)布的《2017年中國無人貨架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顯示,截止到9月末,已經有至少16家無人貨架獲得投資,最高達到3.3億元,融資總額超過25億元??磥?,該來的總歸要來。
7.亞馬遜收購全食涉水生鮮
6月16日,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宣布將以137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深耕生鮮電商領域。收購完成后,全食超市將繼續(xù)以全食超市品牌獨立運營,保留供應商,CEO約翰·麥基將繼續(xù)擔任CEO,這筆交易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完成。
此次交易宣布后,當日亞馬遜股票大漲2.44%,全食超市股票上漲29.1%,但是其他的大型零售股票幾乎全線大跌。此前亞馬遜開啟了線下書店,這次收購全食超市,將會對全球電商和實體零售業(yè)相互跨界與融合產生深遠影響。
8.唯品會能否起死回生
今年的雙十一再次突破往年記錄,京東從11月1日到11月11日為期11天的銷售額為1271億元,天貓銷售額為1682億元,蘇寧雙十一線上銷售額近110.22億元。而曾經的特賣電商唯品會卻低調并未公布詳細數據。
早在5月15日,唯品會發(fā)布Q1財報,并宣布正式分拆互聯網金融和重組物流業(yè)務,形成電商、金融和物流“三駕馬車”格局。以為唯品會像煙花一般的隕落,卻沒想到騰訊控股有限公司、京東集團和唯品會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宣布達成最終協議,騰訊和京東將在交易交割時以現金形式向唯品會投資總計約8.63億美元。不知這次的注資能否改變唯品會的僵局。
總結
無論是好是壞,2017年就這樣過去了,2018年即將來年,這一年又會發(fā)生怎么樣的事情,我們無人得知。有位零售圈說過,零售業(yè)萬變不離其宗,核心還是把貨賣出去,無論何種業(yè)態(tài),無論何種競爭,都離不開商品交換這一本質。未來,線上線下融合將持續(xù)加快,電商與實體的界限會更加模糊。到底發(fā)展如何,讓我們共同期待。
文章來源TechWeb
]]>烽巢網17日消息,幾近歲末,又是時候回顧今年的好時機。美國時代雜志在今日早上便發(fā)布了一個新名單,是他們評選 2017 年度 25 項最佳發(fā)明。而 蘋果本年旗艦機王?iPhone X?亦成為當中之一,這款在本月 3 日才推出的智能手機,代表著 Apple iPhone 的十年紀,更帶來很多突破的設計如首次舍棄實體 Home 鍵,更以 Face ID 形式引入了下一代生物認證。
Apple 的設計總監(jiān) Jony Ive 曾表示公司正展望出手機的未來;另外 Apple 硬件工程高級副總裁 Dan Riccio 亦表示 iPhone X 是自從第一天起他們就想做出來的事情。雖然定價著實會令消費者稍稍卻步,但無可否認它的誕生是十分成功。有關其他也有入選的,則包括 Jibo 機械人,Ember Mug,Tesla Model 3,Molekule,Nintendo Switch 等,大家可以點擊查看或是入手一本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