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一則小米員工打砸榮耀店面的新聞引起不少關注,讓業(yè)內不由感嘆,曾經獨占鰲頭的互聯網手機老大小米今天的窘境:小弟逆襲,地盤失去過半,打罵還要被業(yè)內聲討。
可競爭就是這樣,靠實力說話,不講舊情。
榮耀纏身,小米老大之位不保
小米員工的激憤,源自于榮耀的猛進。
去年,就在小米銷售額下滑使得雷軍被迫實行“降速調整”時,榮耀銷量卻在一路逆勢猛進。在今年,榮耀連續(xù)拿下三個季度的互聯網手機第一,在互聯網渠道上也獨占鰲頭,一舉斬獲京東618全民年中購物節(jié)6月1日至18日中國手機品牌累計銷售額冠軍,雙11天貓+京東平臺手機銷售額超40.2億,拿下中國手機品牌三冠王。
短暫的銷售火爆雖讓人羨慕,但口碑這一長久動力才是更讓競爭對手們仇視的。據第三方市場研究機構賽諾在2017年第一季度的凈推薦值調查中,榮耀品牌凈推薦值達37.4%,首次躋身行業(yè)TOP 3,竟然將老牌大哥OPPO、三星、小米、vivo等都甩在后面。
巧妙的是,與小米的自建小米之家不同,榮耀以開放的合作模式,不費一兵一卒卻讓榮耀線下銷售網點遍布全國。2015,榮耀和蘇寧達成千家門店戰(zhàn)略合作計劃,當年,榮耀進駐蘇寧1000家門店,今年年中,合作門店已超過3500家。此外,在今年雙11,迪信通3000+門店榮耀總銷量增長600%。
盤點起來,榮耀自誕生以來,對小米步步緊逼,曾經輕視榮耀的業(yè)內大哥再也按不住性子了,這才是線下店員紛爭的行業(yè)內因。
當然,小米也不會坐以待斃,很快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在印度獲得不俗銷量之后,最近又收購韓國總代,殺入三星的地盤。
小米一路跑,榮耀一路追。小米亞洲各處開花,榮耀就在歐美市場上放鞭炮,榮耀V10就是在倫敦首發(fā),要知道這可是小米mipad難獲認可的歐洲市場,榮耀又一次走到了前面。
AI破局,互聯網手機即將告別肉搏
曠日持久的貼身肉搏,難免讓戰(zhàn)士與看客都倍感疲憊,但2017年底有一個現象讓人眼前一亮。AI已來,顛覆式的交互方式將重新洗牌競爭規(guī)則,曾經難分伯仲的貼身肉搏即將成為過去。
為何這么說?
就像蘋果帶來的智能手機時代一樣,看似只是從點擊鍵盤變?yōu)橛|擊,從少量應用到全球開發(fā)者可加入的APP應用中心,但它背后改變的是手機與我們的互動方式,顛覆手機入口下的產業(yè)邏輯,重新建立了一個生態(tài)。這與攝像頭從幾百萬升級到千萬不同,它觸動了一個邏輯內核。
而AI可能就是下一個邏輯改變者。不同于各家應用靜靜躺在手機里等你調取,AI使得手機變成了替代人類思考的外協(xié),某種程度上成為人腦的代理者。
基于大數據與深度學習,AI的研發(fā)難度極高,并非小而美的企業(yè)可以涉足的;更不用說AI想達到普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用戶體驗,而AI運算的高要求對硬件數據處理能力與處理邏輯都提出極高的要求,再次提升了入場門檻;但最為重要的是,就像果粉難棄蘋果是難棄蘋果的應用生態(tài)一樣,通過AI用戶究竟可以獲得多少?開發(fā)伙伴的共同支持,才是AI得以長遠的根本。
以上種種,都使得AI成為未來最具看點的角逐場,在這里,曾經勢均力敵的廠商很快將拉開差距。
而至于誰能取勝,很容易推斷。先從AI手機的芯片來看,國內大部分手機廠商均依賴高通移植,水土不服同時還要繳納數額龐大的高通稅,而榮耀則是華為自己親生的孩子,勢必悉心培植,全力以赴。此外,標準制定與芯片開發(fā)一直作為國家的心頭大事,華為系AI與芯片也將得到國家維度的支持。
正如所料,榮耀正在華為的賦能下,獲得這張快速馳騁的AI王牌。
去年年底,在榮耀三周年慶上,榮耀發(fā)布了全球首款具備AI功能的手機Magic,成為業(yè)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這不止是噱頭,一切的研發(fā)實際上都源于2012年華為就建立的AI研發(fā)中心。
不久之后,華為全球發(fā)布首個AI芯麒麟970,徹底將業(yè)界甩在身后至少半年。11月,搭載麒麟970的榮耀V10也如約而至。IDC歐洲移動設備研究總監(jiān)弗朗西斯科·羅尼莫(Francisco Jeronimo)曾表示,華為公司最快將于今年在智能機市場超越蘋果公司。他認為,華為近期發(fā)布的自主人工智能(AI)芯片麒麟970,是華為能夠挑戰(zhàn)世界前兩大智能機廠商的原因之一。而這種技術賦能也給予榮耀最大的支持,使得榮耀成為破局AI的集大成者。
雖說國內廠商都鼓吹AI但實力不足,但著實為榮耀AI的破局造足了勢。AI成為目前國內消費者最期待的產品變革之一,消費蓄力已足,一旦榮耀AI手機再發(fā)力,消費力將像泄洪一樣迅速地倒向這方。
四年苦心,戰(zhàn)果即將揭曉
回往這四年之間,榮耀也經歷了不少血戰(zhàn)。
四年前,小米借互聯網新模式風頭正勁,連華為也無法不正視這個年輕的對手,于是下定決心將榮耀品牌獨立出來作為一只專門狙擊小米的奇兵。彼時,小米年銷逾六千萬位列國內市場第一,而榮耀才剛剛誕生不及小米銷量的一半。實力的懸殊讓業(yè)界難以相信余承東“榮耀將超小米”的豪言,只有榮耀把這個信念記在了心里。
隨后,2015年成為互聯網手機的大戰(zhàn)之年。本已利潤微薄的互聯網手機圈,因為太多品牌加入,掀起了又一場近乎殘忍的價格戰(zhàn)、配置戰(zhàn)。業(yè)內每個月都有幾款互聯網手機發(fā)布,只有榮耀十一個月才出一款產品。業(yè)界對榮耀質疑聲中,榮耀卻以“笨鳥精神”抵擋住了浮躁的速度與數值比拼,建立了根本,產品品質,竟然提前兩個月完成了業(yè)績目標。
2016年,國內手機增長進入停滯,小米也呈現斷崖式下跌,業(yè)內對互聯網手機一片唱衰之聲。小米、樂視、魅族均開始轉向線下體驗店,只有榮耀堅持輕模式,把線下交給伙伴,以自己的線上口碑溢價給線下伙伴共享。最終榮耀打破了行業(yè)各家銷量下滑的魔咒,成為了唯一一個“無懼風?!钡幕ヂ摼W手機品牌。
2017年,榮耀終于收割了蓄勢已久的成功,連續(xù)三個季度拿下互聯網手機第一排名之后,榮耀更讓業(yè)界震驚地在AI、海外探索上走在了前頭。
從互聯網手機魚龍混雜的大爆發(fā)中誕生,到獨樹一幟以笨鳥與品質為標簽,再到以品牌拼殺渠道與口碑,榮耀經歷了一個個關鍵決策與生死競速。期間,既有榮耀自己的笨鳥努力,也有華為實力的堅實支持。
終于,四年之后,華為的孩子,也成為江湖老大,更有機會成為讓互聯網手機更朝換代的這個“破局者”。
未來一年,榮耀如何繼續(xù)破局猛上?小米還能否再現昔日輝煌?
看來,幾天后雷軍會和我們大家一起關注榮耀四周年慶的直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