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來自Canva可畫
這些年,人們買房熱度不減。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中國房地產市場未來每年交易規(guī)模將達20萬億,其中新房13-14萬億。而在這20萬億大市場背后,經紀人服務滲透率不斷提高。據空白研究院數據,包括北上廣深的20個一二線城市房產經紀人滲透率超過40%。
這對在線房產交易平臺房多多來說是個機會。
?
眾所周知,房多多有個響亮的名號“中國產業(yè)互聯網SaaS第一股”,原因在于其基于SaaS搭建房地產交易服務平臺,為房產經紀商戶、購房者和賣房者、開發(fā)商及居住領域的其他服務提供商提供服務。
不過,認可房多多這個名號的人不多。因為房多多主要營收來源是傭金收入,而不是創(chuàng)新計劃和其他增值服務收入(包含SaaS工具以及解決方案所產生的收入)。并且,房多多最新財報不盡如人意,資本對房產SaaS平臺房多多的期許也就淡了。
近日,房多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fā)布2020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業(yè)績報告。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房多多的營業(yè)收入為8.19億人民幣,同比降13.6%,凈利潤為2190萬元人民幣,同比降72.7%。
在房地產市場全面復蘇的大好時刻,房多多遞交的第三季度財報差強人意。
市場回暖,房多多入春
疫情期間可以說是房地產行業(yè)至暗時刻?,F在黑天鵝事件走遠,房地產行業(yè)的春天再次來臨,從房多多第三季度業(yè)績可以窺視這一趨勢的到來。
在營收方面,2020年第二季度,房多多營業(yè)收入為7.4億人民幣(約合1.0億美元);而第三季度,房多多營業(yè)收入為8.19億人民幣(約1.2億美元);第二季度,房多多Non-GAAP凈利潤為1,190萬人民幣(約170萬美元);第三季度,房多多Non-GAAP凈利潤為4800萬人民幣(約合710萬美元)。
在用戶方面,2020年第二季度,房多多平臺的累計活躍經紀商戶數超26.5萬,相較于2019年同期增長26.9%。第三季度,房多多平臺的累計活躍經紀商戶數為27.66萬,相較于2019年同期的22.68萬同比增長22%。
值得注意的是,最能體現房地產行業(yè)復蘇的指標——房產交易總額,在第三季度也實現了增長。第二季度房多多平臺閉環(huán)GMV為500億人民幣(約 71億美元),而第三季度房多多平臺閉環(huán)GMV為559億人民幣(約 82億美元)。
相比上一季度,房多多用戶量、GMV乃至營收數額均小幅上漲。既有房地產行業(yè)復蘇帶來的利好影響,也是房多多升級賣房APP、推出經紀人養(yǎng)成體系,進一步提升對經紀商戶滲透率的結果。
不過,相比房多多的小步慢走又或者倒退,貝殼、安居客、天貓好房、好房京選等老對手和新全面入局的互聯網巨頭成長速度更快。市場競爭升級,房多多只有一個“SaaS護身符”,顯然不夠牢靠和安穩(wěn)。
巨頭入場,戰(zhàn)亂升級
突發(fā)疫情加速了房地產數字化轉型,安居客、貝殼、房多多之間的戰(zhàn)爭硝煙彌漫。
背靠58同城的安居客有其他平臺無可比擬的流量優(yōu)勢,對房產經紀人、新房營銷等各類商家有十足的吸引力。根據極光大數據發(fā)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6月安居客App的滲透率為3.42%,比安居客、房多多滲透率高。
另外,早在2019年初安居客發(fā)布“N+,全開放服務平臺”房產發(fā)展戰(zhàn)略,旨在為房產經紀人、各類商家數字化賦能,而后不斷研發(fā)先進數據產品,持續(xù)整合相關信息服務資源,逐漸完成對線上房地產行業(yè)的布局。
倚靠鏈家的貝殼自營房源資源不言而喻,而且上市后在騰訊流量、技術的加持下,變得越來越強大。
據網絡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貝殼找房的新經紀品牌達188個,簽約門店數量為2.78萬家,經紀人數量超過25萬,同時鏈家也已經入駐全國32個城市,門店數量達到8000家以及經紀人數量近乎達11萬人。
有意思的是,今年下半年市場出現了貝殼進、58同城退的戲劇性局面,也預示了房產交易行業(yè)乾坤未定。
8月13日,貝殼找房在美紐交所敲鐘,成為中國居住服務平臺第一股,開盤當天市值達到422億美元。9月7日,58同城宣布,公司股東以超過75%的投票審議通過先前宣布的私有化提案,退市了。
與貝殼、安居客等“神仙同行”對比,房多多顯得單薄了許多。
上市一年,房多多約11億美元的市值已攔腰斬斷,僅剩5.79億美元(美東時間2020-11-23)。而且,盡管房多多推出了多多賣房、多多云銷、微信賣房等SaaS管理軟件攬客、留客,但品牌知名度以及市場規(guī)模上,與“神仙同行”相比仍有差距。
況且,阿里以18.6億元增持易居,又成立房產部門推出“天貓好房”,推出不動產交易協作機制(ETC)平臺,正式沖擊房產交易領域;京東房產則正式落地線下品牌——好房京選,線上線下全面布局房產交易領域。
巨頭親自下場,房地產交易市場競爭更激烈,畢竟巨頭擁有強大的流量優(yōu)勢、生態(tài)優(yōu)勢,可以輕而易舉的通過價格戰(zhàn)搶占市場份額。而在此市場競爭下,房多多安內攘外的難度更大了。
拉盟友,能否安內攘外?
房產交易市場戰(zhàn)況激烈,房多多選擇和中原集團達成戰(zhàn)略合作計劃,為線下發(fā)展注入新能量。11月19日,中原集團與房多多共同宣布,房多多以控股股東的身份,入股中原集團旗下原萃。
一個是,房地產代理行業(yè)及相關服務領域的先行者和市場引領者,擁有40多年深厚的線下運營經驗與管理體系。另一個是,中國產業(yè)互聯網SaaS第一股,持續(xù)聚焦SaaS迭代,從創(chuàng)業(yè)孵化、房源供給、新流量、科技新加盟等層面對經紀商戶展開深度賦能。
房多多、中原集團兩者強強聯合,是“資源力”與“技術力”之間的碰撞,必然會激發(fā)市場新動力。
房多多董事長段毅也樂觀表示:“這次雙方合作會把房多多的科技和系統,與中原的線下服務經驗相結合,房多多致力從線上的全面賦能到線下的經營服務賦能一體化,打造全新的科技經紀服務力量。”
另外,房多多通過拓展線下簽約服務中心的網點和服務深度,以期加強線下運營服務能力。
第三季度財報披露,房多多在上海區(qū)域落地自營簽約服務中心10家,通過聯營實現覆蓋11個城市,41個網點。每個網點嵌入多多交易CRM,實現交易管控的全面在線化、移動化,以此加強線下簽約服務中心對平臺經紀商戶交易后服務的深度賦能。
總而言之,本季度房多多的平臺活躍商戶規(guī)模及整體運營保持穩(wěn)健,自身實現了小小的突破。不過,隨著阿里、京東入局市場競爭加劇,對比各有優(yōu)勢的同行,房多多當前的體量依舊顯得單薄。
文/新零售外參記者符麟丹,公眾號ID:xlswaican
]]>黑天鵝事件來臨,讓房地產行業(yè)的冬天再次延長。為了度過寒冬,各大房地產企業(yè)也是蠢蠢欲動。緊跟恒大網上75折售房賺足了眼球之后,綠地、碧桂園等房企也開始了網上銷售模式。
然而樓市的春天依舊無法到來,中指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3月-2020年3月,全國商品房以及TOP100房企銷售,在2020年的一季度出現斷崖式的下跌,TOP100的房企銷售已經下降到20000億元的關口,和去年最低水平相比仍然有所下滑。
在房地產行業(yè)的寒冬之中,一貫被視為房產界難兄難弟的房天下和房多多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房天下依舊難行,而上市之后的房多多在2020年開春不僅交出了漂亮的財報,而且股價和市值在動蕩的大盤中表現也較為平穩(wěn)。
在房多多選擇踏上“SaaS”的道路之后,似乎步入了正軌。歷經過了互聯網房產O2O泡沫破裂的房多多,想在黑天鵝帶來的冬天中等到春天。
大多數人在提到房產界的難兄難弟時,都會聯想到房天下與房多多。這兩個作為“中介”的互聯網房產交易平臺,都不約而同在互聯網房產行業(yè)這條道上越走越黑。
房天下向左
房天下創(chuàng)立至今已二十一年有余,回顧其在2010年成功登陸紐交所時,備受資本熱捧,上市當天開盤就達到67美元,相較發(fā)行價42.5美元,暴漲57.6%。
在2014年前后國內互聯網房產行業(yè)興起O2O浪潮,房天下的股價和市值更是分別達到過94.98美元、67.39億美元的巔峰。短短一年時間,房天下的PC端以及移動端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就到8200萬,注冊用戶達到4200萬,搜房卡會員將近2000萬。
但隨著互聯網房產O2O泡沫破裂,從中吃到甜頭的房天下,也嘗到了不可挽回的苦楚。
從2015年起,房天下就陷入虧損泥潭難以自拔。房天下在2015年-2018年間,除了2017年勉強實現2000多萬美元的盈利之外,均處于虧損的狀態(tài)。2020年4月7日,房天下股價僅為1.13美元,市值在1.01億美元左右徘徊,股價與市值雙雙一去不復返。
互聯網房產行業(yè)中,除了從神壇跌落的房天下之外,還有最為眾多網友所調侃的就是“一家活在上市傳聞中的公司”——房多多。
房多多向右
2011年誕生的房多多號稱“互聯網房產界的淘寶”,定位為全國第一家移動互聯網房產交易平臺。不過房多多卻是靠著新房分銷代理的方式起家的,即從開發(fā)商處獲取房源,再通過分給中介公司銷售。房多多也依靠著這種方式發(fā)展壯大,2012年獲得600萬元天使輪融資,一年之后又拿到6000萬元A輪融資。
在2014年互聯網房產O2O的浪潮里,房多多推出了“直買直賣”去中介化的舉動,更是讓其在當年就達成平臺交易額突破2000億元,和萬科、鏈家相近。同年,擅長資本運作的前萬科副總肖莉加入房多多,公開表示其就是去助力房多多上市的。
然而互聯網房產O2O泡沫破裂的艱難日子里,房天下隕落,房多多“淘寶夢”破碎。
2016年,房多多的虧損達到3.321億元;2017年勉強實現60萬元的盈利;2018年盈利達到1.04億元。在2018年房多多再一次提出調整,從“去中介化”變成“為經紀商戶提供服務”。
房多多的創(chuàng)始人兼CEO段毅,曾經這樣形容房多多所走過的路,“用3年時間,花3億買來的教訓?!?/p>
但房多多還是慢慢緩過來了,2019年上半年,房多多實現營收16億元,凈利潤達到1.00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5.4%、166.6%。同年10月9日,房多多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書,計劃將在納斯達克上市。
盡管房多多的融資額度,從傳聞的融資8億美元一再縮水到1.5億美元,房多多終于在2019年11月1日成功上岸。
房地產SaaS第一股
這一次房多多打的是“中國產業(yè)互聯網SaaS第一股”的口號,即在房多多的平臺上,構建起圍繞著經紀商戶的生態(tài),助力經紀商戶實現線上交易。通過房多多相對應的SaaS(軟件服務化)提供解決方案以及房源賦能,使在房地產交易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能夠在平臺中得到完成,形成創(chuàng)新性的在線房地產交易閉環(huán)商業(yè)模式。
而房多多之所以將自己標榜為SaaS公司,是因為SaaS概念在近幾年備受美股市場的追捧,在美股市場中出現眾多的SaaS獨角獸公司。僅在2019年上半年就產生CrowdStrike、Zoom以及Slack等SaaS公司,而且上市之后股價走勢都非常可觀。
和江河日下的房天下相比,幾經波折上市之后房多多嘗到了“SaaS”帶來的益處。目前房多多股價為10美元,市值穩(wěn)定在7億美元左右。在2020年房多多給出的首份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年度其實現營收為5.170億美元,和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長57.7%;在Non-GAAP下,凈利潤為3380萬美元,和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長高達126.4%。
而基于S2b2c的商業(yè)模式,房多多在報告期內累計的活躍經紀商戶數量為44.33萬,和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長39.7%;完成閉環(huán)交易的經紀商戶數量達到6.06萬人,和上一年同期相比增加52.9%。
這些數據都在驗證了房多多選擇的SaaS之路,要比之前的“淘寶夢”、“直買直賣”更加有故事可以講。曾經被戲稱為房產界難兄難弟的房天下與房多多,在房多多成功上市的那一刻似乎要分道揚鑣了。
“SaaS”是個筐,什么都往里裝
房多多沾了SaaS的光,終于結束了“被上市”的日子,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房多多就是一家地地道道的產業(yè)互聯網SaaS公司。
房多多的主要營收來自于兩個部分:基本傭金收入以及創(chuàng)新計劃和其他增值服務收入,而SaaS工具以及解決方案所產生的收入則包括在后者當中。
但是在房多多截止2019年6月30日的半年報當中,創(chuàng)新計劃和其他增值服務的收入卻同比驟減42.7%,僅為6720萬元。而基本傭金收入為15億元,同比增長67.9%,在總營收的占比中超過九成,創(chuàng)新計劃和其他增值服務的收入卻僅占比4.2%。
對比同類型企業(yè),美國的房產科技公司ZILLOW2018年Q4的營收中,其給經紀商戶所提供的SaaS工具以及解決方案所產生的收入占比達到67%。這樣的比較之下,很難說房多多是一家真正的產業(yè)互聯網SaaS公司。
而且房多多想要通過SaaS概念走得更加長久,還需要面對構建SaaS所出現的難題以及市場大環(huán)境狀態(tài)。
一是,開發(fā)SaaS需要諸多資源的投入。房多多的SaaS之路仍然處于起步階段,但在這方面的支出已經是飆升。
2019年第四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房多多在第四季度的運營費用為8.99億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長672%。
當中,房多多2019年第四季度的銷售和市場費用同比減少34.2%至1710萬元;管理費用達到3.76億元;產品與研發(fā)費用和上年同期的5350萬元相比,大幅上升至5.06億元。但是在產品與研發(fā)費用此項的支出中,股票薪酬支出就達到4.351億元,在技術本身的投入仍然有所不足。
二是,用戶一直較為關注的應用SaaS軟件數據安全問題。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發(fā)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電信服務質量通告里,出現“違規(guī)收集以及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未公示用戶個人信息收集使用規(guī)則”等等問題的APP里,房多多赫然在列。如果房多多不能保證用戶的數據安全,那么將要面臨的不僅僅是用戶信任度的流失,甚至還會出現法律糾紛的問題。
還有,目前房多多推出了多多賣房、多多云銷、微信賣房等SaaS管理軟件,但是就其軟件較為重要的樓盤數據來看,也并不是獨有的優(yōu)勢。而且其推出的這一系列軟件,更像是依托SaaS服務的營銷工具,讓經紀商戶能夠快速完成交易,平臺從而獲得大量傭金,在這方面而言房多多更像是房產精準營銷平臺,而不是產業(yè)互聯網SaaS公司。
再者,除了自身技術需要合格之外,房多多還要考慮市場的大環(huán)境問題。當前數據顯示,國內的SaaS市場生態(tài)并沒有國外成熟。在2019年,國內企業(yè)級的SaaS市場規(guī)模同去年的增長率相比下滑7.8%,艾瑞咨詢預測在近兩年之內增長幅度依舊會持續(xù)走低。而且,當前國內還沒有出現市值超過200億美元的SaaS公司,而BAT仍然占據SaaS的消費級服務市場的半壁江山。
依靠著“中國產業(yè)互聯網SaaS第一股”名頭上市的房多多,無論是在營收結構方面的不平衡還是技術上的問題,都是其隱憂。國內SaaS市場生態(tài)仍然處于開墾期的狀態(tài)下,如何撬動用戶消費問題也是房多多亟需考慮的。而在房多多成功上市還沒有迎來高光時刻,2020年疫情黑天鵝事件又是迎頭一棒。
2020:寒冬再次來襲
房多多上市之后,和房天下漸行漸遠。但是2020年的黑天鵝事件,又讓房多多歷史重演。
根據《華夏時報》報道,房多多在上海公司的十余名軟件開發(fā)與測試人員突然接到被裁員的消息,而官方給出的回應是,“結構性優(yōu)化”。
這不是房多多近期“優(yōu)化”的第一次,早在2月9日,疫情打擊之下,房多多的內部公開信就宣稱,“全體合伙人從自身做起,本月開始不領薪水”、“堅決執(zhí)行降本增效的各項措施,用短期的犧牲換取長期的健康成長。死磕到底、不養(yǎng)閑人?!?/p>
房多多的“降本增效”舉措再次出現,隱隱暗示著目前其狀況并沒有表面上那么樂觀,仿佛又回到了未上市之前的困境。在互聯網房產O2O泡沫破裂時,諸多在線房產中介傳出裁員的消息,但被官方否認。
然而時至今日房多多招股書的數據也說明,房多多2017年能夠實現盈利的原因,與成本降低有著緊密的關系。招股書顯示,房多多2016年-2019年上半年的員工數量分別為:2754人、1402人、1353人、1655人。在2017年房多多裁員將近50%,直到2019年情況才有所好轉。
在疫情黑天鵝之下,高成本成為房多多的阿克琉斯之踵。房多多的財報數據顯示,房多多2019年第四季度的管理費用,從2018年同期3700萬激增至3.76億元。
在被高成本問題困擾之時,還有更加嚴峻的現實等待著房多多。
首先是房多多B端服務的房企情況不樂觀。根據中指研究院發(fā)布的《中國主要城市房地產市場交易情報(2020年1季度)》中的數據來看,在一季度監(jiān)測的重點城市中,樓市成交有所下滑,各城市之間的下滑程度有所差異。CREIS中指數據表明,2020年一季度22個主要城市,19個城市成交面積同比下降,泉州與西安的降幅程度均超過50%;僅在蘇州、杭州以及深圳成交同比實現增長,增長幅度分別為36.32%、14.65%、1.52%。
同時房多多最為倚靠的經紀商戶也陷入難行中,由于疫情的影響中介門店、售樓處紛紛被叫停,而沒有了線下服務的支撐,經紀人只能轉戰(zhàn)線上,但是仍然無法挽救下滑的成交量。
中指研究院的調查顯示,超過八成的經紀人在疫情爆發(fā)以來無成交。并且由于現金流儲備的不充裕的原因,將近7成的經紀公司認為并沒有可以達到半年的資金。困境中,出現考慮關門的經紀公司。
房多多深諳唇亡齒寒,為了應對疫情其與恒大集團展開合作,推出線上賣房的“小訂寶”。根據房多多的介紹,“小訂寶”是其聯合全國百強品牌開發(fā)商,上線特惠熱銷樓盤,連聚全國百萬經紀人支付小訂鎖定房源,帶來高意愿的購房客戶,進一步推動線上售樓實現的新玩法。
同時房多多旗下的APP“多多賣房”在2月份推出新版本,上線“多多學院”,以多元化知識服務體系的來為房產經紀行業(yè)賦能,為經紀行業(yè)的從業(yè)者帶來諸多免費課程。目前房多多聯合諸多的品牌房企,通過旗下SaaS平臺多多賣房的直播功能,已經推出上千場線上熱盤直播。
為了應對疫情期間的購房者需求,線上看房已經成為熱潮。不過線下看房、簽約等購房重要環(huán)節(jié)仍然是線上無法代替的,VR并不能完完全全實現線下真正的體驗,購房者大多會產生觀望情緒,進而成交量會大打折扣。
在疫情黑天鵝面前,房多多存在的管理成本過高問題再一次成為其軟肋。而疫情影響范圍之大,為了爬出泥潭房地產相關企業(yè)紛紛展開合作,而房多多作為“中介的中介”受到沖擊更加劇烈。線上看房或許能解決房多多的燃眉之急,但是在其面對由來已久的競爭問題面前,仍然不能救房多多。
安居客、貝殼找房:房多多未來依然難以逾越的大山
一個拼多多攪得電商行業(yè)風起云涌,而同為“多多”的房多多,卻沒有在競爭對手前面站穩(wěn)的底氣。
號稱是“中國產業(yè)互聯網SaaS第一股”的房多多,在新浪樂居2019年5月份統計的2019年好用房產中介管理軟件排行榜中,房多多并沒有出現在12款軟件里面。而且,在市場經濟網2019年8月份發(fā)布的“2019年房產SaaS軟件排行”中,房多多旗下的多多賣房、多多云銷并未出現在前十名軟件排行榜里。
當前國內的SaaS軟件中,我愛我家以及鏈家等體量較大的中介公司都有自身的管理系統,很難再去額外購買類似的軟件。同時,諸如好房通、巧房、房友等較早推出SaaS軟件的供應商已經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額,房多多想要滲入其中,就要突破這些銅墻鐵壁。
而且在互聯網房產信息服務范圍中,房多多繞不開58同城的安居客和鏈家的貝殼找房。
根據58同城財報披露的信息,2019年58同城、安居客已經為房產經紀公司、經紀人提供超過2億元的流量賦能,新房業(yè)務已經覆蓋640個城市,占據多個城市市場份額超過50%,與全國百強房地產商建立了合作關系。
而推出貝殼找房的鏈家更既是“運動員”,又稱為“裁判員”。截止至2019年7月份,貝殼找房的新經紀品牌達188個,簽約門店數量為2.78萬家,經紀人數量超過25萬,同時鏈家也已經入駐全國32個城市,門店數量達到8000家以及經紀人數量近乎達11萬人。
面對諸多的巨頭,無論是在產品知名度還是規(guī)模上,房多多并沒有很大的優(yōu)勢。而面對競爭者的擠壓,房多多重要的品牌形象牌并沒有打好。
在黑貓投訴平臺之上出現經紀人對房多多的投訴,投訴內容是房多多莫名延遲結傭,8萬代結傭金不翼而飛。而房多多方面多次推脫,第一次是由于上市,其財務關賬;第二次是因為疫情原因延遲;第三次是等銀行放款才能給經紀人結傭。
基本傭金作為房多多目前重要的營收來源,而經紀商戶更是其不能離開的護城河。根據房多多招股書中的數據,其注冊經紀商戶已經達到107萬名,但是在最新財報中,活躍經紀商戶數量僅有44.33萬,占比僅有41%。如果房多多不能維護好自身形象,那么底氣并不足的房多多能夠留存經紀人的可能性將會減小。
房多多創(chuàng)始人兼CEO段毅曾感嘆過,“上市就像一個孩子的成人禮”。而剛剛成人的房多多,步入龍盤虎踞的江湖中,沒有了護城河將會寸步難行。
總結
曾與房天下一起被戲謔難兄難弟的房多多,幾經波折終于實現了上市夢。上市之后,房多多的命運也要比房天下更加幸運,受到美股市場追捧的“SaaS”概念成為房多多的避風港。但是沒有硬實力,房多多面對競爭者廝殺,能夠講多長時間的故事不得而知。
在黑天鵝事件里又一次經歷“降本增效”的房多多,今后要如何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產業(yè)互聯網SaaS第一股”。是房多多吸引資本,為其增加砝碼突破重圍的關鍵所在。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