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熹 來源| 藍媒匯
今年的娛樂圈,女明星都忙著在資本市場和片場賺錢;男明星則紅杏出墻,一波未平,秀波又起。
中秋佳節(jié),月圓之夜,女演員陳昱霖自爆猛料,稱自己和吳秀波有七年地下婚外情,拍戲期間,入住酒店,隨行伺候;她還爆出了吳秀波私下生活混亂,另有幾名女子與他秘密交往。
對此,吳秀波本人并未作出回應。
當天晚間,網(wǎng)上流傳出一份疑似吳秀波經(jīng)紀公司喜天影視的回應告知函,不過該函并未回應陳昱霖的爆料內容,而是把矛頭對準了部分轉發(fā)網(wǎng)友和媒體。
網(wǎng)友戲言“如果這事是真的,那就是有老婆兒子還養(yǎng)小三,小三指控小四和小五,娛樂圈千萬別賣好男人人設,容易反彈?!?/strong>
出演《黎明之前》走紅后,“大器晚成”的吳秀波一直塑造的都是暖心大叔人設,精致的西裝搭配標志性的絡腮胡,妥妥的成熟雅痞范兒。
波叔在女性觀眾群中極受歡迎,以至于此消息一出,微博上甚至出現(xiàn)了“媽媽們集體失戀,不想做飯刷碗”的盛況。
俗話說,財養(yǎng)命,色修身。
歷盡滄桑的成功男人標配是金錢和女人交互纏繞的一生,吳大叔也不例外。比起爆料中提及的復雜絢爛情史,商人吳秀波的投資版圖更值得關注!
1
吳秀波的祖籍是蘇州,爺爺是當?shù)睾苡忻偷匚坏馁Y本家,蠶絲生意做得非常大,解放后舉家遷徙到了北京。他的父親是學法律的外交官,母親是藥店管財務的職員。然而父母忙于工作,家境殷實的吳秀波童年過得孤獨而敏感,早早就背會了整首唐詩《琵琶行》。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仿佛早就昭示了宿命。
15歲那年,吳秀波進入了鐵路文工團,后來由中央戲劇學院代培,他就有了中戲的文憑,還跟一幫戲骨成了好友。就在同齡人下部隊演出每月掙70塊錢的時候,吳秀波就已經(jīng)靠每晚在歌廳酒吧駐唱拿到月薪6000元的工資,那在當時,絕對是筆巨款。
掙得多的人出手也是闊綽,喜歡叫上朋友,一起聊天吃飯,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吳秀波當年有個綽號叫“吳半本”,拿到菜譜一定會把上面的一半菜都點上桌,他買單。
一起唱過歌的沙寶亮稱吳秀波是“縱橫和平house、臺灣飯店的京城夜場一哥”。歌手黃格選也說過,“那時的吳秀波不是歌手里唱得最專業(yè)的,但絕對是最討女孩喜歡的?!?/strong>
在高曉松主持的訪談節(jié)目中,吳秀波坦言自己十五歲知道男女有別,十六歲初戀,二十以后“一撲一個準”,對待感情是一個不會說不的人——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
20歲到30歲的十年酒吧駐場生涯,吳秀波過得風花雪月,年少輕狂,甚至他都記不清自己交過多少任女朋友,并表示跑去見一個姑娘的沖動,遠大于見一家唱片公司的老板。
對于唱歌,吳秀波是認真的,即使是告別舞廳多年后,還是會選擇參加歌唱類綜藝《跨界歌王》,有一期節(jié)目他邀請了李健作為幫唱嘉賓,有媒體采訪問為什么會選《愛江山更愛美人》,李健給出的回答是秀波喜歡這首歌。
現(xiàn)在看來,頗有深意,藝術的靈感來源于生活,現(xiàn)實也比歌詞描繪得更加豐富多彩。
2
除了唱歌,做生意也是吳秀波的愛好。用他自己的話說,什么賺錢他干什么,什么流行干什么。
開飯館,兩年內開了 7 個餐館,幾乎都是自己人吃喝;為了開美容院,吳秀波還自學過美甲;在望京開酒吧,據(jù)說王菲還是常客;倒騰服裝批發(fā),去石獅倒騰皮鞋,批發(fā) 7 塊一雙,在北京賣 30 塊一雙。直到下雨天,有買主回來,才發(fā)現(xiàn)皮鞋是紙做的。
不過這些生意都有個共同點,就是無論經(jīng)營什么都不賺錢,反而把店賣掉能賺個差價錢。
朋友說,這就是吳秀波最擅長的——賣店。他似乎天生就是一個演員,演什么像什么,所以上天干脆就叫他做演員。
2002年,在好友張健和劉蓓的幫助下,已經(jīng)34歲的吳秀波正式開始了演戲生涯。
此后的8年時間里,他演了20多部電視劇,可就是不火,直到 2010 年的《黎明之前》終于讓他一炮而紅。
娛樂圈有個詞叫“假戲真做”,指在影視劇中扮演情侶的兩位演員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互生情愫,不知道是巧合還是炒作,和姚晨拍《離婚律師》,和湯唯拍《北京遇上西雅圖》,吳秀波也先后都傳出過緋聞。
甭管緋聞是真是假,反正吳秀波是真的爆紅了。
紅了演員不能再被叫做演員,要叫明星,爆紅的標準就是片酬大幅上漲,出名前,他拍一部戲片酬是10萬,而之前所有戲片酬總和,還沒有現(xiàn)在一部戲的一半多。
3
除了拍戲,吳秀波近年來也接了不少廣告代言,例如,神州租車、平安、英菲尼迪、寧夏紅、領醬國酒等品牌,據(jù)說,戴爾筆記本代言費兩年是800萬。
不參與資本運作的演員不是好演員,沒有明星參與的公司不是好公司。吳秀波與資本市場和影視公司之間的融合關系,比情人之間更加親密。
在陳昱霖的爆料信息中,提到了兩個高頻詞和《軍師聯(lián)盟》和徐佳暄。
前者是吳秀波擔任主演兼戲劇總監(jiān)的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這部電視劇的出品方分別是東陽盟將威影視文化有限公司、霍爾果斯不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DMG印紀娛樂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華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其中,不二文化由吳秀波100%控股,也是本劇的制作公司,盟將威影視則是A股上市公司當代東方的全資子公司。
而后者徐佳暄是東陽盟將威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曾擔任過多部電視劇出品人。
2015年6月,當代東方收購盟將威影視時,吳秀波以1500萬元認購了當代東方超138萬股,持股成本為1490.4萬元。
據(jù)報道稱,優(yōu)酷以單集800萬元的價格買下了《軍師聯(lián)盟》,按800萬×42集(上半部)來算,該劇出品方能在網(wǎng)絡端拿到3.36億元。此外,兩家衛(wèi)視聯(lián)播該劇的單集價格達到了280萬元。
由此推算,《軍師聯(lián)盟》上半部收入基本與總投資持平,若下半部按照上半部的版權收入推算,《軍師聯(lián)盟》整個劇集大概有9億元左右的營收。據(jù)說投資金額是4個億,單這筆買賣,吳秀波賺得盆滿缽滿。
4
早在走紅后的轉年,吳秀波就將目光投向了資本市場。2011年,吳秀波以9.67元/股、總價4503.84萬元,認購466萬股,以2%的持股比例成為幸福藍海公司第六大股東。
彼時,吳秀波僅出資了503.84萬元,而剩下的4000萬元,是他將其所持有的幸福藍海股權質押給南京業(yè)圖商貿有限公司,“借”來入股的,因為這4000萬元的借貸,吳秀波要靠演戲每年支付320萬元利息。
2016年幸福藍海掛牌上市,當初吳秀波的4500萬如今已是一筆不菲的財產(chǎn)。這種投資做法,可謂以小博大,相當激進。
還有開頭提到的吳秀波經(jīng)紀公司喜天影視,他也在2016年還出資7.5萬元,持有公司2%股權。
據(jù)啟信寶查詢可知,吳秀波還在上海信持望影視文化工作室擔任法人,北京牛角村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健一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新沂暖洋影視文化工作室等公司擔任股東,范圍包含餐飲、住宿、商務服務、文化藝術等行業(yè)。
看來吳秀波不僅是一位“情場老手”,同時也是“投資高手”。
這也是吳秀波多年來苦心塑造的經(jīng)典人設——中年男性、穩(wěn)健、輕奢、成功、高配、高持有率。
這些標簽構成并曲解了“大叔”這一形象。本質上大叔從憨厚、和藹、老套、老實巴交變成曖昧、拜金、玩世不恭甚至油嘴滑舌。
只是,如果最后出軌丑聞真的落成了實錘,“暖叔”和“好男人”的吳秀波標準象必然會崩塌。
跌落神壇后,波叔以及他的“大叔型”人設,也許又回歸到那個掩藏在光鮮背后努力賺錢,拿著錢騙女人,并以此為樂的油膩的中年危機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