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庫克在微博上說:“很開心iPhoneXR在中國大受歡迎?!?/p>
iPhone新品每次從發(fā)布到上市,有一件事始終不會變,那就是iPhone手機的話題熱度居高不下。不得不讓人承認,一直走在創(chuàng)新前沿的iPhone手機依然是個不老的神話。
從無比流暢的IOS系統(tǒng)到智能助手siri,消費者愿意買單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蘋果手機的科技感十足,并給消費者帶來了不錯的體驗。談到蘋果手機的科技感,就離不開其人機交互的產品設計思維,以及眾多智能化的產品功能。
關于人機交互,siri是蘋果培育出來的一個“網紅語音助手”,其抖機靈式的回答時不時會刷個屏;關于智能科技,A12處理器、3D結構光等都將蘋果包裝成了一位“黑科技大佬”。
所以,蘋果造手機的思維可以總結為:通過各種技術把手機變得更智能化,從而更好地服務于人。
如今被大量資本跟進的互聯網汽車也有著如出一轍的思維。其實,互聯網汽車與傳統(tǒng)汽車的最大區(qū)別,便是在于智能系統(tǒng),或者說系統(tǒng)是否足夠智能。而搭載了智能系統(tǒng)的互聯網汽車,才能真正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駕車體驗。
比如最近上市的高能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其搭載了顏值、動力、互聯、空間、安全五大高能特性,顯然是為了追求更好的智能化行車體驗。
不過,互聯網汽車在這么些年的摸索下來,雖然有所進步,但在消費者體驗方面做得并不夠好。
互聯網汽車的消費者之痛
前兩年資本和企業(yè)都在磨刀,但是最近我們看到很多互聯網汽車開始量產交付了。這意味著,互聯網汽車已經初步走過了探索前期,正式迎來規(guī)?;纳虡I(yè)變現了。但不得不提的是,直到現在,互聯網汽車這個魚龍混雜的市場中,因為各種復雜的因素而依然存在不少讓消費者不滿的問題。
第一,標榜智能,但卻不夠智能,往往讓消費者體驗不增反降。很多互聯網汽車的確在智能系統(tǒng)上花了很多功夫,但是因為技術、對需求了解不足等原因,系統(tǒng)反倒存在一些“反智能”的功能,讓消費者大喊:并不好用。
這個問題背后還存在一些急于求成的功利性心理,這反倒容易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所以在智能化上絆倒過的企業(yè),應當集中火力去提高技術能力,而不是掐著上市時間的表。
第二,犯了傳統(tǒng)汽車的性能毛病。在性能問題上,互聯網汽車應當有所突破,否則就對不起自己拼死也要塞進車里的各種技術了。但是縱觀很多互聯網汽車產品,科技感是做足了,但開起來還是讓人感覺有很濃的傳統(tǒng)汽車影子,因為油耗、加速這些能力都沒上去,或者說提升得太少。
根本原因還是過于專注汽車的“互聯網化”了,導致精力沒太在汽車本身的性能上。這其實不太應該,畢竟互聯網汽車從概念上來說,就是凌駕于傳統(tǒng)汽車之上的。性能沒上去,叫“互聯網+傳統(tǒng)汽車”可能更合適。
第三,大家做的東西都差不多,甚至雷同,消費者買哪個都好像差不多。之所以出現同質化這個問題,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大家前期定位沒差多少,導致做出來的車除了外觀有區(qū)別外,用起來沒多大區(qū)別。
但也無需苛責,畢竟現在還在探索期,要是到了成熟期,互聯網汽車百花齊放的盛況相信不會太遠,到時候不僅消費者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或許互聯網汽車也走向了高自由度的定制化時代。
值得慶幸的是,有一些布局互聯網汽車領域的車企一直走在解決問題的路上,比如榮威。我們不妨從剛剛上市的高能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來看,榮威到底有哪些創(chuàng)新,又為消費者體驗帶來了什么改變。
高能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的三大體驗蛻變
談起榮威,相信很多人對其之前發(fā)布的榮威360、榮威950、榮威i6并不會感到陌生,這是一個立足中高端市場布局互聯網汽車領域的車企品牌。而且在今年車市低迷的情況下,榮威的表現還頗有種“鶴立雞群”的感覺。據相關數據,上汽榮威1-9月銷量突破33萬輛,同比增長近25%,領跑中國車市。單從增勢可觀這一點來看,市場和消費者對于榮威是認可的。
那么,高能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這個新產品又有哪些亮點呢?對于前面提到的三大問題,高能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又是如何努力去解決的?
首先,在系統(tǒng)方面,高能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搭載的是互聯網汽車智能系統(tǒng)2.0-基于AliOS的斑馬智行解決方案,據悉這一系統(tǒng)能實現沉浸式人工智能語音、個性化大數據導航IoT手機遠程車控等多項智能互聯功能(包括停車場、美食智能推薦、主副駕智能定向、情景式智能語言、遠程開啟后備箱)。
從這些功能可以看出,這一系統(tǒng)的智能化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可以高能應對行程中的各種情況,比如美食智能推薦和停車場等可以提前滿足車主的餐飲需求,個性化大數據導航可以讓行車過程更輕松;二是通過沉浸式的人工智能語音,可以實現良好的人機交互體驗。
不難看出,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消費者體驗,提高汽車的“智商”,高能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搭載的這個智能系統(tǒng)瞄準了兩個方向,一個是對很多細節(jié)功能作出完善,一個是對原有的功能進行升級??梢哉f,搭載了全新智能系統(tǒng)的高能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在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后,已經在“智能化”上取得了一定優(yōu)勢。
其次,在性能方面,高能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也有不小的突破,其1.5T車型搭載的是上汽藍芯SGE 20T全鋁中置缸內直噴高效動力,最大功率124千瓦,峰值扭矩250牛米,媒體實測7.8秒破百、35米剎停。而在油耗方面,高能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的百公里油耗低至5.5升,有效降低了用車成本。此外,在安全方面,高能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采用了65%高強度鋼結構和車身激光焊接工藝打造出高強度籠式車身。
由此看出,無論是動力、油耗,還是安全,高能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的配置都比較出色。從整個市場的角度出發(fā),這樣的性能配置一方面已經與不少同類車的性能拉開了差距,另一方面,這樣的性能也會給消費者帶來非常極致的駕駛體驗。
最后,在產品特性方面,高能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全系標配了16項豪華實用性配置,比如無鑰匙進入、倒車影像ESC車身電子穩(wěn)定系統(tǒng)等功能;此外,在品控標準上,高能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采用的是高能的德系品質工藝,在很多細節(jié)上并不亞于豪車。
這么看來,從外觀到內飾,高能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奉行的都是“高端”的理念,原因也不難理解,只有充分向消費者展示產品的性價比和獨到之處,才能在同質化的市場中打開局面。而有一點毋庸置疑,這些產品特性會為消費者帶來極具個性化的新奇體驗。
不過,高能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的確也做到了這一點,通過在工藝和配置上走中高檔路線,高能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已經為自己打上了個性化的標簽,而這正是消費者希望看到的。
總的來說,要在一款產品上同時打破市場的多個桎梏,并不容易,但現在高能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的出現讓這一難題迎刃而解了。原因在于,高能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在系統(tǒng)、性能和個性化方面實現的突破已經非常清晰,這正是互聯網汽車市場所需要的。
高能互聯網汽車,必須有“智能”內核
回到互聯網汽車行業(yè),如今雖然整個行業(yè)都處在蓬勃發(fā)展的階段,但各個品牌都在尋求突破。這意味著,行業(yè)需要有勇于改變、勇于創(chuàng)新的企業(yè)來推動進化。
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互聯網汽車領域所存在新興造車思維。以智能系統(tǒng)為核心,搭載各種豪華實用型功能,并兼具嚴謹的工藝,其實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就是一臺有著“智能”核心的互聯網汽車,如同搭載智能語音助手siri的iPhone手機一樣。
顯然,榮威是用造手機的思維來造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的。一方面,兩者都有“智能”內核;另一方面,兩者都在為消費者的體驗而努力。
因此,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著實不負“高能”這一標簽,更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帶著各種“高能”上市的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也必將會掀起一股競相追逐“高能”的市場潮流,對消費者來說,良好體驗的門檻將被拉低,而對行業(yè)來說,集體追求高“智能”可推動行業(yè)向前進化,可謂兩全其美。
總的來看,未來要去打破行業(yè)的桎梏,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行車和駕車體驗,互聯網汽車絕不能停留在淺層,用傳統(tǒng)的方法去造車,去服務消費者。
要做出驚艷市場的高能車,就必須要學習智能手機,將“智能”和“交互”的思維融入其中,像互聯網中級車榮威i5以“智能”技術來盤活汽車一樣,讓車內有一個聰明的“siri”。
如此,懂人的車才能真正服務好人。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本文首發(fā)杉車網
]]>?
8月份的互聯網無比絢爛,各類互聯網領域企業(yè)正在上演一出好戲。
先是各類互聯網P2P網貸平臺遭遇監(jiān)管風波,平臺爆雷頻頻,在短短一個月內,國內互聯網P2P領域就減少200多家企業(yè)。再是不知悔改的發(fā)幣者和炒幣者試圖鉆市場監(jiān)管的空子,通過公眾號、貼吧等途徑而被封禁。與前兩者截然不同的是,新能源汽車領域卻迎來了狂歡。8月14日,蔚來汽車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文件,計劃最多融資18億美元;同期,小鵬汽車在完成B+輪融資讓市值達到250億元之后,又傳出將計劃在2019年底實現累計300億元的融資。
小賭怡情,蔚來汽車有個用戶叫何小鵬
關于小鵬和蔚來這兩家新勢力造車企業(yè)的新聞遠不止這些,早在8月初,小鵬汽車懂市場曾公開“宣戰(zhàn)”所有的同行:“在新勢力造車企業(yè)中,今年沒有人可以交付一萬輛?!倍鎸@樣的公然“挑釁”,已經生產了1300輛ES8的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則與何小鵬達成賭約,今年蔚來汽車交不到一萬臺車,會賠給何小鵬一臺ES8。在這場新造車的賭局中,小鵬汽車的勝算幾何?
贏面一,狂奔的融資與嚴謹的產品測試。小鵬汽車作為國內造車新勢力企業(yè)典型代表之一,在2017年后便迅速提升了融資速度。市場公開數據顯示,截止目前,小鵬汽車已經完成7次融資,并且在2017年年底之后融資速度明顯加快。資本市場的青睞更是能讓小鵬汽車造車事業(yè)上信心倍增,按照這樣的融資速率,剛剛結束B輪融資的何小鵬或許已經在和新的資本方商討C輪融資事宜。
在獲得資本融資之后,最為重要的事情當然是造車。而與蔚來汽車不同的是,何小鵬在“All in”造車之后,并不急于將量產的G3車型面世交付于消費者,而是分配給員工和親友使用,用于積累機械系統(tǒng)、智能網聯、自動駕駛以及人機交互等數據,同時還在多個高溫、高寒等特殊場景進行性能測試,用以優(yōu)化G3的車體性能。小鵬汽車數據顯示,截止G3亮相前,G3車型1.0版本已經交付超過200位員工,累計測試里程接近500萬公里。
贏面二,蔚來汽車的饑餓營銷模式。蔚來汽車在美提交的招股書中的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7月31日,蔚來共獲得17000個已交付定金的ES8訂單,并且在今年的上半年實現總營收695.1萬美元,其中汽車銷售收入達到671萬美元。
看似營收效果不錯的數據,背后依靠的其實是饑餓營銷模式,因為招股書的另一項數據顯示,未來汽車ES8在目前雖然已經生產了1300臺以上,但實際交付的只有481臺。蔚來汽車交付慢也成為了何小鵬有信心能贏得賭局的關鍵所在。
單純從賭局的贏面上看,何小鵬似乎已經穩(wěn)操勝券,因為蔚來汽車在半年內實現不足1300臺向10000臺汽車的量產,需要的不只是技術支持,同時還需要資本市場的資金支持和后市場運營。但此次賭約帶來的影響,給蔚來汽車帶來不少的市場流量,而在引來關注度之后,蔚來汽車在美國的招股計劃或許會大獲成功,幫助蔚來解決資金的后顧之憂。
在此看來,這場看似激烈的賭局,或許就是李斌和何小鵬聯合上演的一出好戲。
普及難,小鵬汽車還需要更多落地
好戲上演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市場關注度與日俱增的前提下,小鵬汽車“華而不實”的外表也慢慢被揭露出來,何小鵬也逐漸在這場賭約中丟失籌碼。
其一,定位不明確。從定位上看,小鵬汽車G3定位為高端的智能互聯網SUV,智能系統(tǒng)成為最大的賣點。作為一家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yè),在產品上市前進行測試和大數據采集雖然是為了將產品以最優(yōu)狀態(tài)呈現給消費者,但產品從生產到面世,再到目前,G3車型大半年時間仍未進入消費者市場,這不但會影響產品在上市時因產品的外觀設計過時而被消費者冷落,同時還會失去入場先機,讓競爭對手獲得更多霸占市場的時間。讓商業(yè)模式看不懂。小鵬汽車定位高端智能互聯網SUV,智能和互聯是其提出的最大賣點。而在大數據積累上,小鵬汽車的優(yōu)勢遠不足于百度和阿里的智能汽車系統(tǒng)。因此,沒有明確定位的小鵬汽車花費太多時間在大數據采集上,到頭來只能是在做過多的無用功。
其二,運營噱頭,缺乏制造的必修課。新造車賭局雖然為小鵬汽車帶來了不少的市場關注度,但帶來市場關注度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的質疑聲。8月15日,小鵬汽車在廣州舉辦了一場四周年品牌日,小鵬汽車在發(fā)布會上認為“智能汽車的核心在于運營,而不是制造?!贝嗽捯徽f,頓時在“互聯網+”的新能源汽車行業(yè)中引起軒然大波。
在一片聲討聲中,有觀點認為,“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雖然讓互聯網+汽車行業(yè)獲得極大的發(fā)展空間,但從實際上看,與汽車相關的行業(yè)仍屬于實體行業(yè)。而在互聯網+汽車領域中,汽車才是行業(yè)根基,只有把車做好了,消費者才會為你的產品買單。無論是傳統(tǒng)汽車行業(yè),還是由互聯網+汽車衍生的智能汽車造車新勢力,都應該以汽車制造為中心,在汽車制造的工業(yè)流程中對產品質量進行嚴控把關,通過優(yōu)質的產品抓住用戶才能讓企業(yè)得以長存。
而反觀小鵬汽車,雖然累計融資已經超過百億,但在年初就出現在2018消費電子展的小鵬G3車型,截止目前仍未實現首單交付。換而言之,小鵬汽車此舉就是在說,我還沒有造出車,但我需要300億元。這不禁讓眾多網友調侃,“運營為王”的何小鵬成了憑借PPT就想要實現造車的第二人。
其三,先行者們在市場上或將成為了巨頭過河的石頭。從整個行業(yè)趨勢上看,在智能造車的噱頭之后,巨頭會在技術成熟時切入市場并完成收割,而像小鵬汽車和蔚來汽車這樣的先行者成造勢者。換言之,這些造勢者也就是巨頭在趟過智能新能源汽車這條湍流時的試水石。
首先從蔚來汽車的股份架構上看,李斌持股為17.2%,而騰訊持股為15.2%緊隨創(chuàng)始人其后;在押注蔚來汽車的同時,騰訊還押注了威馬,更是昭示了巨頭只是在“未來汽車”市場試水的態(tài)度。而在小鵬汽車股份結構上,經過B輪融資后,阿里成功在小鵬汽車身上留下自己的烙印,其股份占比也達到14.15%。而且在與阿里的合作過程,小鵬汽車甚至在公司章程中出現“不得向阿里競爭者轉讓股權或者阿里有優(yōu)先購買權”的類似約定。巨頭擁有的資金、流量等市場資源優(yōu)勢,會讓智能汽車市場的馬太效應愈發(fā)明顯,摸石過河的造車新勢力所付出的努力最終也只能成為墊腳石。
AI雖好,造車者和資本都不要貪杯
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fā)展得益于AI技術的成功落地,無人駕駛汽車在公路上測試獲得成功,讓眾多創(chuàng)業(yè)者像是打了雞血一樣迅速投入到新造車領域,加上近幾年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接納程度在不斷上升,AI+新能源的造車結構更是成為了市場的大勢所趨,然而從“只講運營”的小鵬汽車上我們可以得出,AI雖好,造車者們仍需要認清市場需求,才能避免成為巨頭過河的試水石。
一方面。特斯拉私有化的啟示。同樣是在8月,新能源汽車標桿企業(yè)特斯拉創(chuàng)始人馬克斯對外宣稱將對特斯拉進行私有化。這家被譽為“鋼鐵俠”的新能源汽車企業(yè),在市場上摸爬滾打已經十余年,交付到消費市場上的車型也已經有四種,其市值更是達到了600多億美元。然后正是這家能讓蘋果公司開始著手造車業(yè)務的新能源汽車企業(yè),正在陷入財務危機、量產存疑、高管離職的“至暗時刻”。
首先是在車體質量問題上,日前瑞士銀行對一輛特斯拉Model 3進行拆解時發(fā)現,整個車體的間隙和齊平存在差異,車輛還存在缺失螺栓和裝配寬松等問題。而在人事變動上,特斯拉核心高管在2018年頻頻出走,管理層的不穩(wěn)定性讓其未來發(fā)展成為隱患,并且在這樣頻繁變動的人事危機中,特斯拉董事會更是在討論馬克斯的私有化建議后,讓馬克斯主動離職。最后是在財務危機上,新能源汽車在早期的消費市場中投入的補貼政策過于嚴重,導致企業(yè)在市場中無法實現盈利。據瑞士銀行分析師Colin Langan分析認為,定價為3.5萬美元的入門款Model 3永遠無法實現盈利,而這款車的首家需要超過4萬美元才能實現盈虧平衡。
而馬克斯選擇私有化則是為了讓特斯拉實現盈利,但在8月24日,馬克斯宣布放棄特斯拉私有化計劃。從特斯拉私有化失敗中可以預見,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yè)在未來市場中將會面臨盈利難等問題,而面對這些問題,資本市場能否陪伴這些新能源汽車企業(yè)到幾時就無從得知,而創(chuàng)始人若擔心最后會像賈躍亭一樣背負老賴之名而選擇提前離場,缺乏掌舵人的造車企業(yè)也將面臨唇亡齒寒的危機。
另一方面,AI雖好,但也不是萬能,造車者們仍應警惕市場風險。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運用讓傳統(tǒng)汽車企業(yè)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由AI技術催生的造車新勢力也在不斷壯大。對于造車企業(yè)而言,不斷入場的玩家勢必會增加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而面堆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小鵬、蔚來和威馬等先行者們應該加快修煉內功,不斷完善大數據系統(tǒng)與人的交互功能,并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對汽車制造的工藝流程進行優(yōu)化,以達到降本盈利的目標。
而對于投資者而言,在面對不斷入場的融資造車者時,需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才能不讓自己的錢為“偽造車者”們的夢想買單。而在識別新能源汽車的根本核心時,需要牢記的是,在與汽車相關的實體產業(yè)中,汽車制造永遠是1,互聯網和AI等技術是后面的0,如果沒有了1,后面有多少個0都沒用。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本文首發(fā)杉車網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敢于突破創(chuàng)新,秀出自己,需要十足的勇氣。近期威馬官方透露已完成新一輪的融資,并將于12月11日品牌發(fā)布會上,公布第一款量產車型。
威馬可能并不為大眾所熟知,我給大家科普一下。威馬汽車(WM Motor)成立于2015年12月( 前身為聯合創(chuàng)始人杜立剛的三電系統(tǒng)研發(fā)企業(yè),成立于2012年),是國內新興的新能源汽車企業(yè)及出行方案提供商,創(chuàng)始人為前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沃爾沃全球高級副總裁兼沃爾沃中國區(qū)董事長沈暉。2016年底公司總規(guī)模人數已超過600人,其中70%來自于傳統(tǒng)車企,30%來自互聯網行業(yè),累計融資總額已超過120億人民幣。目標是制造一臺高品質、高可靠性、有良好用戶體驗的“世界冠軍”級別主流智能汽車。
威馬第一款量產車定位于智能化純電動型SUV,外觀方面將采用封閉式進氣格柵,搭配LED日間行車燈,車身方面線條性比較流暢,整體為運動風格。
根據威馬公布的消息來看,新車將為每位威馬用戶打造“Super ID系統(tǒng)”,實現從人到車的高效率數據綁定,自動同步手機信息,提示電量、行程等等。同時,威馬汽車與360合作開發(fā)了網絡安全防護系統(tǒng),提供包括車載安全中央網關、車載網絡安全基礎防護、“汽車衛(wèi)士”等多個安全防護模塊。
動力方面官方未公布更多信息,只透露這款新車最大續(xù)航里程數可達600公里。售價區(qū)間為20萬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