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文平臺誰對作者更厚道,其實“全靠同行襯托”。
2019年7月29日晚,晉江簽約作者言朝暮發(fā)微博稱,晉江新推出一項新規(guī)定—為了降低文章反復修改保存、提高審核效率,作者對章節(jié)進行修改,第一次需扣除100月石,第二次200月石,第三次及以后10點晉江幣。
簡單點說,就是作者想要修改自己的文章還要付費給晉江。此舉一出,用戶在網(wǎng)站上一片罵聲,不到兩天時間,晉江又灰溜溜地把修改文章的限制取消了。
但這件事跟近來沸沸揚揚的閱文新合同一比,簡直小巫見大巫。即使現(xiàn)在,對于運營成本不透明是否會影響作家收益、甲方的宣傳是否會計入成本,攤薄作家收入等細節(jié),閱文仍尚未給出明確答案。唯一確定的是,這次網(wǎng)文江湖的大動蕩透露出閱文及騰訊堅持做大整個IP泛娛樂生態(tài)鏈的野心,這也意味著未來版權買賣將成為起點大神們獲得收益的重中之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整條IP產業(yè)鏈上,晉江的地位越來越凸顯,盡管起點是閱文的“親兒子”,也架不住“干兒子”更受用戶歡迎。市場或將決定一切。
起點正在喪失IP源頭供給的主陣地
2003年伊始,剛剛成立不到一年的起點中文網(wǎng)正式推出閱讀付費的模式,吳文輝的這一試,直接奠定了網(wǎng)絡文學往后長達近二十年的商業(yè)邏輯。
同一年,晉江被網(wǎng)友拯救,“死而復生”,但這種狀態(tài)最終持續(xù)到2008年就難以為繼。不得已,晉江被迫走上了商業(yè)化道路,一面學著起點搞起了付費,一面又把50%的股權讓渡給當時如日中天的盛大文學。
晉江是典型的夫妻店模式,當起點頻繁上演巨頭相爭、公司內斗的戲碼時,它一直悶不作聲、小心翼翼。2015年,吳文輝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重掌起點,也成了被巨頭選中的一統(tǒng)網(wǎng)文江湖的真正“教父”。這時,盛大文學所擁有的晉江股份延續(xù)到閱文手中,但地位遠不能和起點這一“嫡系”相提并論。
如果吳文輝沒有“榮退”,起點和晉江兩不相爭的狀態(tài)大概會一直持續(xù)下去,這也是由兩者迥然不同的發(fā)展道路所決定的。但江湖在變、市場也在變。
2018年閱文集團授權130余部網(wǎng)絡文學作品改編為影視、游戲、動畫、漫畫等娛樂形式,聯(lián)合投資的數(shù)部網(wǎng)絡劇和電視劇也相繼推出。據(jù)統(tǒng)計,2018年共上線了15部閱文IP改編的重量級影視作品,包括《扶搖》、《你和我的傾城時光》、《武動乾坤》、《斗破蒼穹》和《將夜》等。
很明顯,這時候騰訊和閱文重點投資和制作的大IP,大多數(shù)都來自起點男頻。如《斗破蒼穹》,為了長線開發(fā)這一IP,閱文首次與萬達、騰訊合伙組建公司、專注深耕。
但再看今年的網(wǎng)文IP影視化改編的行業(yè)動向,根據(jù)新劇觀察整理出的已官宣出售IP改編權的網(wǎng)文作品,騰訊或企鵝接管的版權中,來自晉江的比重大大增加,和閱文基本持平。而且放眼其它視頻平臺或影視公司購買的版權,來自晉江的IP數(shù)量已經大大超過了閱文。如優(yōu)酷,榜上優(yōu)酷共持有7個IP改編劇,只有兩個來自閱文,其余均是晉江上的知名IP。
這種IP源頭的變化,起因之一是耽改劇的盛行。據(jù)統(tǒng)計,今年的耽美小說改編電視劇足足有56部,其中不乏priest的《默讀》《殺破狼》、墨香銅臭的《天官賜?!?,還有紅透原耽界半邊天的《二哈和他的白貓師尊》、《偽裝學渣》、《死亡萬花筒》等晉江經典。
相較于頻頻改編失敗的起點經典IP,IP影視化的市場選擇開始傾向于晉江,而對于這種趨勢,騰訊和閱文會忽視嗎?恐怕不會,去年一部《陳情令》已經讓他們嘗到了甜頭。
更致命的是,起點的“關鍵先生”吳文輝離開了,晉江此時的勢頭無疑給起點不安的未來增添了新的變量。
用戶群體錯位,讓晉江“壓倒”起點?
IP改編劇中,男頻撲街、女頻爆火成了近兩年來的一個趨勢。
從《青云志》、《擇天記》到《斗破蒼穹》、《武動乾坤》,還有《莽荒紀》,流量明星加持、資金雄厚,結果一個比一個撲得厲害。反觀女頻,《甄嬛傳》《步步驚心》《瑯琊榜》《何以笙簫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及后來《鎮(zhèn)魂》《陳情令》兩部耽改劇,要么成了經典,要么捧出了頂級流量,而這些IP均來自晉江。
起點經典IP改編失敗有很多原因,劇情變動惹惱原著粉、內容還原不了原著恢弘的世界觀以及流量小鮮肉擔當主演。不過仔細看晉江的改編劇,其實大多也有這些“通病”,但為什么還是后者更容易獲得觀眾喜愛呢?
歸根結底,是用戶群體的錯位:起點雖強,但以男性居多,男性卻不是影視作品的核心受眾群體,晉江雖小,可它迎合的女性用戶,恰恰掌握著影視市場的話語權。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在人群畫像方面,網(wǎng)絡文學的受眾中男女比例已經基本平衡,男性占據(jù)52%,女性占據(jù)48%。比如最近崛起的免費閱讀平臺—書旗小說與番茄小說,他們的男女比例都接近1:1。但起點與晉江截然相反,起點的男女用戶比例長期接近8:2,而晉江則是3:7。
雙方用戶群體的差距,讓他(她)們對IP改編劇從演員到編劇、從感情主線到改編情節(jié)的接受度都有所不同。以演員為例,近些年來隨著粉絲經濟產業(yè)鏈形成,啟用流量明星成了幾乎所有影視制作的共同選擇,而這些流量明星大多是靠著女性用戶的狂熱而冒頭??梢坏┺D為主演男性粉絲居多的起點改編劇,原著粉自然感覺非常不適。
如楊洋,他依靠《旋風少女》、《微微一笑而傾城》等女頻改編劇而爆火,繼而轉型主演《武動乾坤》。結果不僅引得原著粉心態(tài)炸裂、罵聲一片,而且劇中的“油膩感”也讓不少女性粉絲不忍直視、漸趨流失。
起點經典IP相繼撲街,是與影視劇市場主流群體錯位的直接結果,再加上起點爽文本就不為女性用戶所喜,因此,投資方一味地用流量明星、感情戲去迎合女性,其實往往適得其反。
市場的反應對起點來說是不利的,起碼在從IP影視改編到收割粉絲經濟這條產業(yè)鏈上,起點的核心價值正在被晉江所威脅。而且可以預見的是,起點的風格不變,作品受眾與影視主流用戶割裂的狀態(tài)不變,這些經典IP改編的價值只會隨時間愈加縮水。
當然,去年《慶余年》的爆紅給了起點和閱文一些啟發(fā),其取巧之處在于“一個晉江女生了起點男”的故事設定,似乎讓女性的接受度提高了不少。
起點面前的“兩條路”
2020年無疑是起點的“新起點”,吳文輝退出、程武接棒,高層的劇烈動蕩還沒有給作者們一個緩沖的時間,緊接著新合同又引發(fā)出對著作權、對免費付費之爭的質疑。所有這些動作都意味著,持續(xù)穩(wěn)定了18年之久的起點,即將面臨一次比當年盛大內斗更關鍵的變革。
從這個角度看,起點似乎作出什么樣的改變都不足為奇。
據(jù)悉,一些起點男頻的作者們已經開始考慮跳槽其它平臺的問題,甚至也把目光放在了晉江文學城,但引起了某些糾紛。
其實他們大可不必如此。一則,說實話,除非把自己“掰彎”,不然寫慣了爽文的男作者必然適應不了晉江的氛圍和文風;二則,這些年網(wǎng)文平臺的合同修改一直是以起點為模版,再稍加修改,套用到自家作者身上。換句話說,盡管起點新合同引得“人神共憤”,但仍不排除其它站跟風學習。
所以,作者們的權益該爭還得盡量爭,但當胳膊擰不過大腿時,正如縱橫中文網(wǎng)總編邪月所說,“對大部分以訂閱為生的作家來說,我的建議就是擁抱免費,積極求生”。
除此之外,如何維持住起點在IP改編劇中的商業(yè)價值,也同等重要。
受限于用戶群體和爽文改編難度的問題,起點和閱文可能會面臨兩個選擇:其一,放棄掉迎合女性的想法,只把受眾集中在原著粉身上。當然,這里所指的是騰訊或閱文投資、主導的影視劇改編,其它被買過去的版權他們也無權過問。
根據(jù)閱文的財報顯示,2018年,閱文在線閱讀月度活躍用戶突破2.14億戶,再加上起點大神們動輒百萬甚至千萬的粉絲,如果IP改編劇能夠在這些用戶中確立好作品的口碑,繼而通過口碑發(fā)酵擴大影響力,未嘗不是一個更穩(wěn)妥的思路。畢竟影視市場中,好作品仍然稀缺。
其二,盡可能縮減男頻爽文改編影視劇的比例,重點傾斜于游戲、動畫、漫畫等娛樂形式的轉化。
因為相較于改編影視劇的失敗,《全職高手》、《斗破蒼穹》、《全職法師》等IP的動畫制作顯然更加成功。重點是,這也大大穩(wěn)固了騰訊在動畫、漫畫、游戲等產業(yè)的核心地位,幫助閱文內容生態(tài)和騰訊文娛體系進一步打通。
不過,不管哪一種選擇,騰訊、閱文和起點必然要割舍掉一部分可能獲得的利益,否則難以祛除起點的積弊。
起點和晉江,猶如網(wǎng)文江湖的兩個極端,一個廝殺為樂,一個安靜怡然,一個“炫酷吊炸天”,一個“有情飲水飽”。然而故事發(fā)展到現(xiàn)在,起點是時候向晉江學學了。
歪道道,互聯(lián)網(wǎng)與科技圈新媒體。同名微信公眾號:歪道道(wddtalk)。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請登錄以參與評論
現(xiàn)在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