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巢網7月20日消息,“共享單車戰(zhàn)爭結束”的flag立了快兩年,如今終于有了成為現實的征兆。至少就海外市場而言是的。
狂飆突進、入駐20國的壯舉還歷歷在目,ofo就開始從海外火速撤退。
以色列、美國、澳大利亞、英國……ofo一路高歌猛進,又迅速接連退出,有的市場從試運營到宣布退出只有不到半年的時間。
共享單車的海外戰(zhàn)爭,還沒正面交鋒,似乎就要潦草收場了。

告別印度
1月開始在印度上線,6月傳出大裁員的消息, 7月11日,ofo就確認關閉其在印度的業(yè)務,解雇了大量當地員工。
據報道,六月初ofo的一位高管還曾表示,要前往印度考察當地業(yè)務。他還說,ofo在印度要開始收費了,結束此前幾個月的免費試運行。但高管沒來,來的是解散的消息。
ofo印度公共傳播部門經理Rajarshi Sahai說:“我們正在關閉我們在地區(qū)的業(yè)務。這是縮小布局全球戰(zhàn)略的一部分?!?/p>
“我們想以一個積極的姿態(tài)告別印度。在10周的運營中,我們已經在7個城市,完成了一百萬次騎行。我希望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其他參與者能夠抓住機會成長?!彼a充道。
之前,ofo在印度主要在校園和封閉式社區(qū)開展業(yè)務。

ofo在印度有一個漂亮的開始。
它與印度市場滲透率最高的支付工具Paytm合作,還與浦那市政公司和哥印拜陀市政公司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隨后在7個城市——金奈、哥印拜陀、印多爾、艾哈邁達巴德、班加羅爾、德里和浦那開展了一系列試運營。
它們比摩拜進入印度市場早了半年,但就在摩拜入印當月,ofo就傳出了裁員的消息。最先退出的是哥印拜陀。之后,ofo計劃在60天內從其他城市陸續(xù)退出。
“此舉并不意味著印度在這一領域沒有潛力。盡管這是一個相對艱難的市場,但這種商業(yè)模式仍然具有巨大的潛力。”Sahai說。
高調入場,黯然出局
與印度軌跡類似的市場還有以色列。
今年2月,ofo進入以色列市場,在當地有樁共享自行車Tel-O-Fun的地盤上橫插一腳,它還是主要布局在高校。但僅僅過了4個月,ofo就停止了運營。7月,它宣布關閉以色列和其他中東國家的業(yè)務,將單車捐給了慈善機構。
在芝加哥,也因為政策不允許無樁共享單車,于7月9日宣布退出。
此外,在去年布局的澳大利亞,ofo也在上周宣布停止運營。據報道,退出的原因是當地的單車使用率太低,同時停止運營的,還有本地玩家Reddy Go。
ofo表示,它已做出“關注國際優(yōu)先市場的戰(zhàn)略決策”,并將在未來兩個月內“減少”其在悉尼和阿德萊德的業(yè)務。

顯然,不僅僅是中國出海的共享單車公司遇到了麻煩,單車使用率低的現狀是所有的玩家都在面對的。
不到一個月前,新加坡共享單車公司OBikes就宣布退出墨爾本。除了地廣人稀、公共交通覆蓋廣導致的使用率之外,共享單車也面臨著政策不確定性的危險,單車停放問題就引起了當地議會的擔憂。
7月12日,ofo英國團隊表示,投放1000輛單車的計劃擱淺。
ofo的優(yōu)先市場,其中一個就是新加坡。
新加坡是ofo出海的第一站,也是ofo表現比較好的一個海外市場。5月,ofo公開數據顯示,新加坡訂單量已突破2500萬單,用戶約占總人口五分之一,平均周訂單約100萬。
但新加坡最近出臺新政,管理趨嚴,運營成本又被推高,未來走向也仍然未知。
單車海外戰(zhàn)是個偽命題嗎?
種種跡象表明,ofo的海外回撤與它在國內市場上的財務危機直接相關。
一年前,ofo獲得7億美元融資,開始了海外市場“大躍進”的步伐。但今年年初,關于ofo資金鏈出現問題的消息就不絕于耳,海外擴張的步伐也明顯放緩。
直到今年3月,阿里巴巴集團牽頭為ofo輸血,它拿到了8.66億美元的融資。
今年4月,Sahai曾聲稱,“我們已經在某些城市實現了收支平衡,因此,就商業(yè)模式的可行性而言,在印度肯定還有發(fā)展空間?!迸c此同時,他透露,ofo計劃將8.66億美元的一部分用于印度。
印度市場的困難是顯而易見的,最大的問題就在于交通狀況差,路上幾乎沒有自行車的容身之地,普及難度大。

其他海外市場,也并不具備像中國那樣的天時地利:手機支付滲透度高,“最后一公里”交通待解決,基礎設施建設完備。但什么都阻擋不了共享單車出海的腳步,它們喊出的口號,都是做一站式出行平臺。
在征服了中國的170個城市之后,ofo從新加坡開始,開始了自己的海外征程。美國、奧地利、泰國、英國、俄羅斯、意大利、澳大利亞、哈薩克斯坦,ofo的全球“打卡”速度也一直很快。
但現在,它回家的速度也一樣快。
此時,它的競爭對手摩拜還在海外擴張。5月,它進入了印度。目前,摩拜在16個國家的200多個城市運營,計劃在印度的那格浦爾、德里、班加羅爾、浦那和艾哈邁達巴德等城市開展業(yè)務。
【烽巢辣評】共享經濟的發(fā)展是一種基于共享概念的商品理念,不管是人們共享的單車還是之前紅極一時的共享充電寶等等,都是人們把商品功能和利用價值最大化的體現,但一陣火熱之后,更多的是回歸理智,共享經濟的發(fā)展和走向正軌,只有真正的利用好其理念和價值,才能真正發(fā)展下去。
請登錄以參與評論
現在登錄